首頁 / 推薦好書
線上試閱
1
2
3
 
書 名 艾伊卡的塔(Dievčatko z veže) 
作 者
雅娜‧博德娜洛娃(Jana Bodnárová) 書系名稱 小說館  
繪 圖 南君 
書 號 987251 
I S B N
9789864491797  CIP 882.659 
條 碼 9789864491797 
開 本
14.8 x21 cm  定 價 300 元
頁 數
160 會員價 300 元
類 別 心靈成長
適讀索引 國小高年級, 國、高中, 一般大眾, 生命教育,  
出版日期 2019-12-01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好書推薦,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  
【本書的啟示】
 

ê斯洛伐克1999-2000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寬容獎」提名

ê臺灣首次斯洛伐克語直譯繁體中文的少年小說

ê斯洛伐克作家與臺灣金鼎獎插畫家首次合作

 

熱情推薦:

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

李明足(兒童文學作家)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雅娜‧博德娜洛娃(Jana Bodnárová

  斯洛伐克著名作家、編劇,話劇家,生於西元19506月,誇美紐斯大學畢業,主要專業是藝術理論。目前作為作家、戲劇家、藝術史學家在斯洛伐克東部的城市科希策生活。

1995年她出版了自己的首部兒童文學作品《掙斷的項鏈》,後來陸續出版短篇故事集《艾伊卡的塔》(1999)、《巴爾波爾卡的影院》(2001)、《13》(2012)、《蒂塔》22014)等九本兒童讀物。其中《艾伊卡的塔》在2000年獲得兒童國際圖書評議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寬容獎」提名,並在2015年被譯成斯洛文尼亞語。《13》在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BIB)上被授予2012年度「最美的兒童圖書」獎,並在2017年譯為斯洛文尼亞語。《蒂塔》同樣於2015年在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上被評為2014年度「最美的兒童圖書」。

 

【譯者簡介】

梁晨Chen Liang Podstavek

出生、成長在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系、斯洛伐克語暨外交學雙學士學位。之後前往斯洛伐克誇美紐斯大學哲學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主攻跨文化交際,對兒童文學情有獨鍾。

目前與先生一起在臺灣的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工作。工作之餘翻譯臺灣與斯洛伐克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臺灣介紹斯洛伐克的優秀兒童讀物,並向斯洛伐克出版社推薦臺灣的原創兒童文學作品。

 

【繪者簡介】

南君

出生於屏東長治,小學時期被一頁頁精緻的插畫繪本啟發,也看見了未來志向。

喜歡創作前喝杯黑咖啡,喚起靈魂後,在一個只有自己的小房間拿起畫筆開始紙上造夢。堅持手繪的方式,因為喜歡水彩在畫紙上跳舞的感覺;有時它還會不受控制,但想保有只有一張「原稿」的堅持。

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nanjunwhite/

 

 

【內容簡介】
 

小女孩艾伊卡和媽媽住在一座古塔中,相依為命。

即將進入青春期的艾伊卡,受到紫達阿姨的影響,對世界的另一個自己充滿好奇;但同時也有很多苦惱和祕密,包括初戀的離別、遭受閨蜜的哥哥言語嘲弄,以及內心彆扭的抗拒著媽媽的新男友……她是否能走出心裡的塔呢?

本書採「意識流」結構,以詩意般的文字描述艾伊卡的內心獨白,故事中的艾伊卡艾伊卡一直在尋找世界上和她一模一樣的另外一個自己(尋找自我認同),書中她要面對「初戀」的離別(控制情緒),學會面對同學對她家古塔的嘲弄(反擊言語霸凌),和好友嘗試吸烟(青春期叛逆),最重要最艱難的任務是接受媽媽的新男友(分享媽媽的愛)……各種想法和念頭在艾伊卡的腦海中流動,也在讀者的意識中各自紛呈,令讀者體會到多元的文學風景。

 

【序】
 

【導讀】

你也在你的塔裡嗎?/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

我們為何要讀小說?首先,小說是人生最好的預備,小說各種情境,讓我們感同身受、同悲同樂。若讀到美好結局,會心滿意足,期許自己也如此,於是無形中認同書中正面積極的行為與心態;讀到悲慘或令人憤怒的情節,則會生出同情與理解,有助於將來面對真實生活類似狀況。

這本小說有沒有這項功能呢?當然有。這個十歲的女孩艾伊卡,帶領我們感受她的五味雜陳生活:住在古蹟塔裡,太奇妙了!有個知己好友,太開心了!有個懂得神祕學的開朗阿姨,加上與阿姨反差很大的老爺爺(注重科學),這對可愛父女,讓日子增添趣味,太幸運了!

然而,媽媽竟然交起男朋友,難道,媽媽對自己的愛,就要被奪走?太生氣了!好友哥哥老是喜歡嘲弄自己,動不動就話裡藏針,簡直是語言霸凌,太可惡了!最讓人掛在心上的,是偷偷喜歡的馬戲團男孩,他,輕輕的初吻;這就是戀愛嗎?碰碰的心跳中,既美好又有一點不安。

這些,全都是準備邁入青春期少年少女的人生鏡面。本書作者收集了完整的少女心思,將它們投射照映在書裡,讀者在這些鏡面中,看到曾有的、或此刻的、或未來的年輕思緒。我們在小說裡預習或溫習它們,像被作家溫暖的擁抱祝福著。

然而這本書更成功之處,是為讀者展示高明的創作技巧。讀小說的第二個功能,便是賞析它、讀通它,進而增強自己的文學功力。本書有兩處創作亮點,建議你一定要注意:「結構」與「象徵」。

你覺得這本小說跟從前讀過的,是不是有點不同?比如:一開始,你可能有點困惑:這一章講的是從前,還是現在?

這就是本書的最大亮點:採「意識流」結構,它是現代小說中很重要的一種形態。意識流的簡要定義是:呈現角色的心中想法,包含所有的意識、無意識等。比如我們可以在腦中同時想著「上學遲到了、那部電影真好看、昨天的炸雞好香、天氣變冷了」等紛亂、流動的想法,人的內心世界其實十分跳躍。

小說史上最著名的意識流例子,是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大一點的讀者不妨找來讀讀。

少年小說採用意識流寫法的並不多,因此,本書作者願意挑戰,不採傳統順敘寫法,讓讀者能讀到多元的文學風景,值得讚許。讀者不妨想想,這本書採取意識流,其必要性或優點是什麼?

情竇初開、又加上對媽媽新戀情的疑慮,當然容易引發準青春期女孩的胡思亂想。所以,意識流結構,反而成功營造出艾伊卡東想西想的忐忑。初讀時,我認為先不必在意每段情節的先後,因為我們腦海中,整天也是這樣亂糟糟的胡想呀。

讀到最後一章,看到「今天這一天可真是特別啊!」,你可能才想起,原來書中從頭到尾,只有一天。此點跟《尤利西斯》一樣,整整十八章只講了一天中十八小時發生的事。首次讀完可先暫停,回味書中氛圍濃厚的片段:在艾伊卡初吻中,體會女孩的感傷與歡喜:在森林與精靈相遇中,體驗超脫現實的靈性時刻。等到讀第二遍,再試著梳理書中那些事件的時間順序,這是很好的邏輯練習。

除了帶來新意的結構,第二個亮點是書中大量的「象徵」。

象徵也可說是「隱喻」。優秀作家寫的書中人、事、物,通常不是隨意的,必定是想藉著它們,告訴讀者真正的涵義。在此列舉本書幾個重要象徵:

一、塔。為什麼主角與媽媽要住在塔裡,甚至列為書名?

提到塔,我們最容易想到被拘禁的公主,或相反的,「象牙塔」是形容脫離現實的想像。有意思的是,這兩種意象,共存在艾伊卡身上。她的人生小苦惱(例如對媽媽男友的敵意抗拒),意味著她將自己禁錮在塔裡;但她也喜歡在堅固的塔中,安全的盡情想像。最後一幕,媽媽與新男友為艾伊卡在塔頂開窗,裝設望遠鏡,讓她從塔中了解外頭浩瀚世界,更是充滿象徵意義。

我們每個人,是否也會不自覺的為自己築起高塔,拒絕什麼、或害怕什麼,因而躲在塔裡,不輕易出門,或迎進新的可能?塔,象徵心裡的高聳障礙,或自我設限。

二、角色的背景設定。

比如:馬戲團男孩,象徵戀情給人的繽紛感覺,像馬戲團令人眼花撩亂的演出。媽媽是建築師,會給艾伊卡蓋堅牢的屋宇;媽媽男友是天文學家,會引領艾伊卡飛向自由廣闊;一個向天、一個落地,天地之間,象徵艾伊卡其實是被守護與引領著。紫達阿姨與父親的「神祕v.s.科學」,也暗喻既然艾伊卡對這兩類截然不同的人都喜愛,也該包容其他人(指媽媽的男友)。

三、尋找另一個我。

這是貫穿全書(開始與結束)最重要的主軸。象徵意義或許可以連結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人的性格中,都可能存在著想要「揮別、超越」本來的欲望,提升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書中的尋找,象徵的是成長。充滿成長期煩惱的「本我」,終於在家人好友與自己的努力下,與理想中的「超我」,合而為一。

想想看,書中還能找到哪些有意思的象徵?例如森林精靈,或老爺爺的石頭,有沒有特殊涵意呢?

 

閱讀,起先讀到的是樂趣,繼而讀到成長。藉著本書,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目前是不是也住在某一座塔裡?

 
 
 
 
地址:10045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6-1號3樓  電話: (02)23112832  傳真: (02)23115368  E-mail:customer@youth.com.tw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 1024X768    版權所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