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制度改革與全民國防教育的發展(上)

陳慶霖  教官

壹、前言

  「全民國防」是政府多年來一直大力提倡的國防理念,尤其在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之後,更受各界重視;近幾年來,在政府不遺餘力的推動之下,「全民國防」四個字已深植人心。

我們知道,國家的目的,簡單的說,是「管、教、養、衛」四個字,其中「衛」字,攸關每一個人的身家性命和財產安全;而「防衛以求安全」才是我們個人生存發展的保障。國家何以衛民?端賴國防或軍事。故國防最主要而基本的任務,就是保衛安全,完成國家目的。自古(傳統)以來,為政者對於國防或軍事的重視,簡單徵引三則足以為例證:「國之大事,在祀(祭祀)與戎(兵事)」(左傳);「子之所慎:齋(祭祀)、戰(兵事)、疾(生死之事)」(論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

由於現代的國防,已經不是單一的軍事事務,它的領域已由軍事延伸到政治、經濟、心理、科技、社會、環保和文化等各個相關層面,因此,國防建設必須有賴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才能克竟全功。所以,積極推動全民國防,實為現代國家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

貳、全民國防的歷史意涵

所謂「全民國防」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全國民眾一起來捍衛我們的國土,維護國家安全,免受侵略。總括來說,全民國防就是運用國家整體資源,結合有形和無形的力量,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憑藉。

一、中國歷代觀點

人類歷史上的政治集團,無論大小,不為刀俎,必為魚肉;若要兩種都不做,是辦不到的。從歷史的觀點觀察,中國二千年來以漢族為中心的歷史,既不能做刀俎,當然也不願做魚肉,但實際上大半時候總是任人宰割,總是一部或全部受外族統治;或茍且自主而須忍受深厚的外侮。尤其近代以來二百餘年間,幾乎時時刻刻在勉強支撐外侮的侵襲;而完全自立又能抵抗外族,甚至能克服外族者,乃是極少見的例外。這種長期積弱局面的原因,或者很複雜,但至少表面上看來,是兵制的破裂(從「寓兵於農」到「好男不當兵」)與整個文化的不健全(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致。不過,大家一向都安於這種墮落的局面,並不覺得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王安石曾認清這個問題,並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1058年,王安石上宋仁宗皇帝言事書(俗稱萬言書)中認為,只有叫良民當兵,尤其是一般所謂士大夫都人人知兵,人人當兵,才能自立自強。只就這一點來看,王安石是二千年間特出的奇才。可惜,王安石一類的積極人才,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絕無成功的機會,其生前必定失敗,死後必留罵名。

二、法國開全民戰爭之先河

進入世界史的觀察,近代以來有兩件事與「全民國防」的觀念有關。一是17938月,法國頒布謂為「全國皆兵」(「從此時起,一直到我們敵人被趕出共和國領土時為止,所有法國人都永遠有服兵役的義務」)的「徵兵法」。緣於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各國保守勢力唯恐法國之自由思潮向外擴張,英、荷、西、普、奧、薩丁尼亞等國乃於17932月組成「第一聯盟(First Coalition)」圍攻法國,法國國民大會為應付這種危難局面,採行「全國皆兵」方式,曾下令徵調50萬兵入伍。同年8月,國民大會又制定「徵兵法」,規定18歲到25歲的青年男子均須服役。不久(到當年年底),便重整一支為數近八十萬的大軍,數量上已超過聯軍。這支「刀尖上帶著主義」的新軍,不僅轉移攻勢,擊敗半封建式的歐洲聯軍,轉危為安,收復失地;並不斷向國外擴張。法國此舉造成劃時代的「國民戰爭」的戰爭型態,為後世各國總動員之濫觴,開全民戰爭之先河。

三、魯登道夫倡總體戰爭

另一事是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後,魯登道夫(Eric Friedrich W.Ludendorff 所主張並提出的「總體戰爭」型態。魯登道夫認為德國失敗的原因是未實施「總體戰爭」的緣故;進而強調五項總體戰原則:(一)戰爭是總體性的,全體人民都應為參戰而努力;(二)國家經濟體系必須完全適應戰爭的需求;(三)必須運用宣傳手段,以鼓舞本國軍民的士氣,並分化敵國的團結;(四)必須在平時不斷充實戰爭之準備;(五)必須由一個最高機構(最高統率)來指導戰爭,以發揮統合戰力。

20世紀前半期,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尤其航空器與核子武器的發明,澈底改變了傳統認知的戰爭型態。整體而言,心理上的打擊更大;時間上的集中分散更為迅速;空間上的分佈更為廣闊;戰爭一啟動,控制與約束上更為困難;物質上的破壞性更大;道義上更為淪喪;所以,理性上變得更為重要。直至二次大戰結束,或總體戰爭,或全民國防的理念,其實已為從事軍事研究者所重視;既為「全」義,便再也很難用聊聊無幾的幾個文字加以論述或定義了。中國在二次大戰期間對抗日本侵略,曾提出「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其實是對「全民國防」概念,做一個很好的註解。

四、經濟力影響戰爭勝負

另一方面,在二次大戰中,德、義、日等「軸心國家」(The Axis),不但是名將如雲,軍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終究免不了戰敗投降。其相關因素除戰爭指導外,經濟生產力是勝負的關鍵,尤其後來美國參戰乃是同盟國致勝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現代化的生產管理、高科技武器乃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Arsenal of Democracy),美國的工業城底特律人更自豪的表示:「二次大戰是底特律人打的!」。拿破崙時代所強調財富是打仗最首需要的因素,在高科技戰爭的時代,意義更為突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取代過去的「勞力密集」。大社會中繁榮的生產基礎、健康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體質,優越的生產技術,甚至民心士氣皆是支持戰爭致勝的關鍵。

由此,19世紀西方社會的諺語:「上帝是站在具有重砲的一方」(God was on the side of the heaviest artillery),20世紀中期後就不再適用,而變成「對戰爭的勝利而言,大工廠比大部隊更加重要。」。「國力」(national power)的研究在戰後已成為戰力的代名詞,國力評估也成為國際關係或兵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其中以美國學者克萊恩(Ray S. Cline)在1977年《世界各國國力評估》(Evaluation of National Power)一書所創之公式:

Pp==(C+E+M)×(S+W)

         Pp==    PERCEIVED  POWER

             ==         (CRITICAL  MASS

             ==         ECONOMIC  CAPABILITY

             ==         MILITARY  CAPABILITY

             S==         (STRATEGIC  PURPOSE

             W==貫澈國家策略意志 WILL TO PURSUE NATIONAL        
                        STRATEGY

最為後人援引。而此一形勢之轉變,或如法國當代的思想家阿宏(Ramond Aron)所言:「一個國家兵力的優越性與其文明的優越性齊頭並進」(Superiority of arms was equivalent to the superiority of a civilization.)。換言之,社會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或所謂的一顆「小螺絲釘」,都對國防事務付出貢獻。值此80年代,全民國防之意涵更為清晰。

五、知識即戰力

進入90年代以後,以「波灣戰爭」被視為當代戰爭的典型(有謂之為「美國式戰爭(American way of war)」)。大規模裝甲部隊的廝殺場面已成為過去,代之而起的是長程火砲與飛彈射擊所取代;兵力集中的概念轉變成火力的集中,藉由電腦網路的聯結,小規模的部隊將可發揮15,000名與師級單位同等的戰力,未來戰爭將成為「技術密集」、「腦力密集」以及戰場數位化。在高科技的主導下,美國在波灣戰爭中,迅速精準的對伊拉克施行「外科手術」(surgical);在此種現代戰爭中,知識與知識工作者其角色扮演十分特殊;電腦等高科技在戰場上的運用,及高素質的戰鬥人員,充分展現「知識即是戰力」。知識分子在現代戰爭中也不再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相反的化身為「知識戰士」,並在當前的「知識戰爭」中,透過高科技縱橫沙場,決戰於千里外。參加波斯灣戰爭的美國50萬大軍中,其中有2030萬屬於後勤的支援任務,有3,000部電腦與美國本土連線,許多程式設計是工作者,包括程式設計師、業餘工作者,甚至電腦玩家在美國本土完成,甚至是自己家中的個人電腦上作業的,此一戰爭型態學者亦稱之為「電腦控制的戰爭」(cyberwar)。而在此一戰爭型態中,能掌握資訊科技的國家,即能主宰戰場,20世紀所謂「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時代均已過去,當前或可稱之為「地緣資訊」(Geoinformation)的時代。

六、後軍事行為防衛時代來臨

進入21世紀,人類對戰爭的概念不斷翻新。所謂「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乃是由較弱或科技較落後之對手,藉由不預期之手段或創新之方式,向較強敵人脆弱處發動攻擊,而能避開強鋒之敵;所謂「超限戰」,即指超越一切界線和限度的戰爭;這種戰爭意味著手段無所不備,信息無所不至,戰場無所不在;意味著一切武器和技術都可以任意疊加;也意味著橫亙在戰爭與非戰爭、軍事與非軍事兩個世界間的全部界限全都要被打破。又所謂夏普(Gene Sharp)的「公民防衛」(Civilian-Based Defense)觀念指陳,「雖然在此時此刻不可能有效的處理某些意外事件;群眾性防衛卻至少可以替代軍事手段,在威懾與防衛方面作出巨大的貢獻以及最低限度,它能夠在未來的防務政策中發揮一種重大作用。人民的力量能夠最後證明是最強大和最安全的防衛體系──一種後軍事行為的防務」(李方譯,民83212)。總之,全民國防的意涵不僅清晰,而且廣泛。

參、全民國防理念

全民國防的理念略述如下:

一、全民國防是寓兵於民的嚇阻戰力

大家都知道,瑞士是聞名於世的中立國(已加入歐盟),就地緣戰略言,它的地理位置在歐洲的核心,周圍的強權國家無不覬覦;但是從19世紀以來,歐洲發生的數次大戰,它都能夠避開戰禍,使人民免受戰火的塗炭。分析它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宣示中立,而是因為它採取了「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防衛政策,形成了強大的自衛力量,使得侵略者考慮到入侵需要付出的代價,而不敢輕舉妄動。

瑞士的役男只服役4個月,退伍時,個人的武器裝備並不繳回而帶回家中,並納入民兵編組;戰時則先在家動員,完成了作戰準備,到部隊報到,就可以立即參加作戰。另外瑞士也有完整的民防體系,全國遍構防禦工事,15歲以上青年未入伍者都要接受軍訓,人人都納入防衛編組。可見瑞士能避免捲入歷次戰爭,確保中立,並非僥倖;而是這種「兵民合一、寓兵於民」的全民國防所形成的堅強戰力,產生了嚇阻的效果,深值我們借鏡。

二、全民國防是以小博大的生存利器

1948年以色列在眾多充滿敵意的阿拉伯國家環伺下建國,隨即遭受埃及、敘利亞、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等五國聯軍的攻擊,以色列以6,000名士兵陣亡的代價,擊潰強敵,奠定了立國的基礎。近60年來,以色列經歷了6次攸關國家存亡的戰爭,它的人民可說是一直生活在安全受威脅的陰影中。

面對人口、自然資源有絕對優勢的眾多阿拉伯國家,以色列除了和瑞士一樣,採取了「兵民合一」的制度以儲備充裕的兵員,更有徹底迅速的動員制度;平時,人員、物資分佈各地;一旦戰爭爆發,所有的人員、車輛、補給品都自動前往指定地點報到;特別是它的人民,因生死存亡所激發出的愛國情操,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無形戰力,使得以色列能夠以小博大,屢敗強敵。

以色列和臺灣一樣,地小人少,但是全國人民都有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憂患意識,因此能彙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及其他的各種力量,形成強固的戰鬥體,扭轉了領土小、國力和軍力都較敵人弱的劣勢,以色列面對阿拉伯國家以小博大的經驗,正值得我們借鏡。

三、全民國防是價廉效高的國防投資

臺灣近二、三十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國人追求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因而逐漸喪失了對敵的憂患意識;因此必須引一個不重視國防安全,而導致國家面臨覆亡的案例──科威特。

科威特是中東的一個富裕的產油國家,自認為掌握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重要經濟命脈,以致無視強鄰伊拉克的虎視眈眈,而將國防安全交付給美國等西方國家,全國上下都缺乏國防安全的共識,因此,當19908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只用了17個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造成它的亡國。科威特雖然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協助下,擊敗了伊拉克復國。但是復國後的科威特已經是飽受戰火摧殘生靈塗炭。回頭看看我們自己,面對中共強大的軍事威脅,我們能不加強國防建設嗎?

近年來,中共國力大幅提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根據美國國防部委託其智庫蘭德公司(RAND),以及英國倫敦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IISS)先後對兩岸軍力所作的評估報告,兩岸軍力將於2005年或2010年失衡;其次,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造成臺灣大量產業西移與資金流失,相對地,臺灣國內政治、經濟發展卻日益窘困,早年的經濟優勢逐漸喪失;加上中共對臺灣不斷的文攻武嚇所造成的心理威懾,使我國國家安全遭受空前嚴峻的挑戰。在此兩岸國力此消彼長的情勢下,亟需全民共體時艱,建構全民國防的意識。

國防建設確實是一項昂貴的投資,我們必須瞭解:臺灣的整體資源有限,國防建設必須兼顧民生問題,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因此,未來的兵役制度將逐步朝向「常備募兵為主、後備徵兵為輔」的方向發展,使戰力廣儲於民間,戰時則適時動員,遂行保鄉保土的戰鬥;同時納動員於平時的施政之中,寓戰備於經濟建設,使國防建設和民生發展合而為一;所以推動全民國防,是價廉效高的國防投資,殆無疑義。

 

我個人的聯想是,《反分裂國家法》的醞釀階段,其內容或立法趨向,若透過情報系統蒐集,本地並非全然無知。在感受兩岸關係愈來愈嚴峻的時刻,或感受來自以「戰爭」或「非和平手段」以解決兩岸問題的機會大為提高之際,通過比《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位階較高的《全民國防教育法》(這是以《國防法》的觀點看的),其實是有現實需要的。

「全民國防教育法」5條:「本法所稱全民國防教育,以經常方式實施為原則,其範圍包括:一、 學校教育。二、 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三、 社會教育。四、 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

7條則更進一步規定,各級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並視實際需要,納入教學課程,實施多元教學活動。其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應由教育部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國防部)定之。

準此《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定,教育部對未來全民國防教育之推動與落實,乃責無旁貸。盱衡現實及未來發展,教育部仍是未來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之主要力量。

教育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可以從本土教育或鄉土教育著手規畫具體內容,藉以達到下列兩項目標:

一、建立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

        全民國防首先必須建立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使全國民眾體認到我們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來源,有了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臺灣民眾才會有禍福與共、利益共生的連帶關係,才會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參與國防。透過學校教育,使在學的青年學子認知:我們國家目前恆有外力威脅的境況,以臺灣彈丸之地,「退此一步即無死所」。

二、確立全民防衛的安全概念

        全民防衛是政府本著綜合性安全的概念,在遭受外力侵犯、天然災害、重大災難或恐怖攻擊時,為維護國家安全、保衛人民、維繫政府關鍵職能、確保法律和秩序、以及在防衛作戰中提供持續支援,所展現的綜合國力和運用國家整體資源的相關作為。透過學校教育,使在學的青年學子認知:我們每一位國民根本無法置身於國家整體安全防衛之外。

        古人有謂:「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西人有謂:「你不要戰爭,戰爭卻找上你」。面對21世紀的戰爭型態,以及當前國家處境,我們每個人委實無法置身事外。面對當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社會、文化全方位的國家安全威脅,如何強化我全民國防共識、建立憂患意識,無疑是當前國家安全最為迫切的課題。常言道:「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我們各級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貫澈國家政策,支持全民國防應無爭議;而如何透過學校教育,強化全民國防的共識與民間防衛力量,則仍需要多方思考,共同打拼。 

(上)

本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