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戰力於民間 軍機商維體現全民國防意涵

 

 

淡江大學戰研所所長 王高成教授

        現代國防就是「全民國防」。全民國防所涵括的不僅是軍事武力,同時還包含了經濟、科技、產業與文化等各種面向的實力均衡發展,才能產生國家整體競爭力,因此,現代國防的定義就是「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呈現。

 927月,行政院通過「航空產業發展方案」,計畫在93年至94年度,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等將編列新臺幣156億元投入航空產業,預計10年後航空產業總值將從193億元增加到3530億元,並可增加176百個工作機會,可見此方案對國防安全及經濟發展是必要的措施,且是振興經濟、提升就業率最有效的方法。

 航空工業是高科技工業,其周邊產業與基礎工業皆有密切關係。「航空產業發展方案」實施的目的在於統籌規畫推動航空工業、軍用航空工業、航空服務業與航空運動休閒產業等,不僅是振興經濟的重要方向,更是落實「國防工業與民生工業結合」的時代趨勢。「軍機商維」是目前國防部為振興國內經濟與提升基礎工業最有效的措施,而此政策已經逐步推展且收到應有的經濟效果。

 另一方面,我國在國際上受到中共處處打壓,以致成為全世界國防安全負擔最沈重國家之一,尤其在軍武採購方面,往往受限於國際情勢而難以買到所需的武器,或是在軍武維修方面,受限於賣方技術未能轉移而感到困擾,因此,「軍機商維」是目前國防部既定政策,不但能釋出維修預算,帶給相關產業廠商無限商機,並且能有效改善國內失業情形,是國防與民生合一的良好示範,更能透過此一機制,建立新一代戰機自主維修能量;未來10年,「軍機商維」由民間業者承接,預估年產值可高達100億元!此政策不但能「寓戰力於民間」,同時可帶動民間高科技工業發展能量;此外,藉由「軍機商維」之推動對國軍戰力提升、減少外購依賴、提升航空工業發展實力,以及增強國內高科技競爭力等,都是極有意義且能與世界潮流發展相結合。

 在國民所得躋身於已開發國家、在航空運輸成為溝通國際的重要工具的國際情勢發展現況下,我國應以臺灣位居東亞航空樞紐地位之優勢,發展航空工業與相關產業為重心,一方面以我國高素質的航空產業維修人才,爭取亞太地區航空器維修的商機;另一方面更應妥善運用我國優質的航空發展環境,建立航空服務業和航空休閒運動業基地,結合全球供應鏈,以帶動高附加價值產業,使我國成為航空產業運籌重鎮。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