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興操演  驗證三軍聯戰能力

【李耀杉、邱志強/青年日報94818日第1、第3

驗證陸、海、空軍聯合作戰能力的「聯興94-1號」操演,日前在臺北縣林口鄉寶斗厝海灘採兩棲登陸作戰正規登陸方式進行實兵演練,除大幅提升陸戰隊海上快速反應的實戰經驗外,同時也磨練官兵海上操舟及救難的技能。

一、聯興系列操演

為國軍最標準、最完整的三軍聯合作戰形態,主要是針對陸戰隊進訓兩棲基地進行結訓測考,並結合國軍防衛作戰構想與指導,與空軍、陸軍實施聯合作戰操演,視進訓兩棲基地訓練流路,每年實施12次。該項操演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在於聯合作戰計畫制度是採同時、詳細、平行的計畫作為,用以驗證三軍聯合作戰計畫指揮機制、教則的適切性。

二、兩棲登陸作戰、聯合泊地攻擊

此次「聯興94-1號」操演,區分聯合兩棲登陸作戰及防衛軍聯合泊地攻擊等階段。由陸戰66旅步一營、登陸戰車大隊、砲兵等配屬單位扮演攻擊軍角色,模擬共軍攻臺戰術戰法構想,並依國軍演習想定,在第三作戰區遂行兩棲作戰。

演習首先由F-16戰機對海灘進行制壓攻擊,同時間登陸部隊在登陸船團泊地進行換乘,分別以LVT(履帶式運輸車)、LCM(機械登陸艇)、LCU(通用登陸艇)泛水後,依序通過海上攻擊發起線,實施兩棲登陸演練。

第一舟波由LVTH6砲車及LVTE1工兵車組成。在海上運動階段,砲車以105榴砲先期對岸上防禦工事進行砲轟,提供登陸部隊初期的火力支援,至於工兵車車前的除雷鏟和除雷索則是清雷的利器,兩者堪稱為登陸部隊的開路先鋒。

第一舟波順利攻佔灘頭後,在火力掩護下,第二、三舟波依續搶灘登陸,在LVT閘門開啟的瞬間,只見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衝出,氣勢銳不可當;隨後,在灘頭上展開戰術運動,依既定計畫向敵軍發起攻擊。

三、首都防衛的鐵拳部隊

本次操演兩棲部隊是以假想敵姿態,模擬共軍攻臺的戰術戰法,換個角度思考,這種陸戰隊與海軍結合的「海上投射兵力」與「快速反應」部署能力,更能凸顯陸戰隊在現代戰爭中用兵的彈性。

(一)快速投射打擊兵力是未來致勝關鍵:面對共軍不斷增強的「猝然攻擊」能力,以及可能採取「不對稱」作戰模式,能否將具有強力打擊能力的陸戰隊快速投射至決勝點,是未來臺澎防衛作戰成敗的重要關鍵。因應此趨勢發展,國防部除將陸戰66旅北遷林口,佔地利之便作為首都防衛的鐵拳部隊,也計畫依序更新陸戰隊裝備,使其更具快速應變能力。

(二)換裝AAV7,建置C4ISR系統能力:為達快速反應部署目的,陸戰隊已開始陸續換裝美軍現役使用的AAV7兩棲突擊車輛,將來並配合國防部政策指導,籌購掃雷運兵直升機,以及建立指、管、通、資、情、監、偵(C4ISR)系統能力,使陸戰隊更能適應未來作戰型態,達成立即作戰的目的。

                    AAV7兩棲突擊車輛比陸戰隊現役使用的LVT更輕、更靈活,除可有效提升訓練安全,也讓執行「有效嚇阻」的陸戰健兒,有了更為可靠的硬體支持。此外,AAV7的水上浮游和陸面行駛機動性,不但較現役LVTP5的最高浮游時速和最高道路時速優異,更有操作和維護成本較低的優點。尤其以臺灣的地理環境評估,戰時易因橋樑遭破壞,地面部隊無法南北支援,若運用海上投射陸戰隊兵力進行快速反應部署,則可在關鍵時間突破地形限制,快速將兵力投射在關鍵的決勝點上,對敵人產生一定程度的嚇阻作用,成為國軍用兵最具彈性的快速反應部隊。

        「經過聯興演習的洗練,才能成為合格的陸戰隊員」。陸戰隊員所經歷的兩棲登陸突擊教練、直升機搭載及艦上生活等科目,均是嚴格踏實的專業訓練,而透過聯興操演,也再次證明陸戰隊是一支戰志高昂、戰技強的鋼鐵勁旅。

★本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