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總體國力  建構可恃防衛戰力

【黃進福/青年日報95127日第6

全民國防首先必須建立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有了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全國民眾才會產生禍福與共,利益共生的連帶關係,才會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參與國防。既言國防,必須力足以禦敵,確保安全,而要嚇阻敵人,必須展現國民整體的戰鬥意志與戰鬥能力。當數量居於劣勢,更要集結全國民氣民力,形成不可輕侮的戰鬥體;如若不然,雖有國防戰線,卻未能彰顯全民意志,雖有國防戰備,卻非全民投入,則非但不足以禦侮卻敵,反而可能更增敵人挑釁之心,國防不安勢必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證諸戰史與兩岸現實,國人當可深刻體察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推動全民國防已是世界主流的共識,特別是近年來,中共積極擴充軍備,發展高科技武器裝備,其蘇愷戰機活動範圍更逐漸向臺灣海峽及東海海域擴張,海軍艦船繞越通過我東部海域,並多次派遣海測船侵入蘭嶼附近海域,除對我國防安全形成威脅外,同時也影響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穩定。因此,全民國防的憂患意識不但是全體國人所必須體認,更必須落實全民防衛動員,以運用全國人力、物力、財力與其他各種力量,同心協力保障國家安全。

一、因應科技戰爭,國軍致力現代化

(一)提升三軍聯合作戰整體戰力:長期以來,國軍面對中共「文攻武嚇」的威脅,使建軍備戰的工作充滿挑戰,尤其近年來共軍在「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軍事戰略指導下積極轉型,更嚴重威脅我國的生存與發展。為反制中共在軍事衛星、導彈技術、信息戰方面逐年升高的威脅,未來國軍除基於「預防戰爭」、「維持臺海穩定」、「保衛國土安全」的基本理念,建構「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軍事武力外,更將掌握「資電先導、扼制超限、聯合制空、制海,確保地面安全」的建軍指導原則,以「提升三軍聯合作戰整體戰力」為兵力整建重點,持續強化資電優勢及整合三軍武器系統,使國軍成為「量小、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勁旅。

(二)精實國軍,廣儲後備:由於現代科技快速發展,戰爭型態已由「兵力」密集,轉為「技術」、「知識」密集,因此人員素質及精密武器效能的提升,成為發揮戰力的必要條件,面對此一趨勢,掌握時代脈動,破除陳規,開創新局,是國軍未來必經之路。而為因應國家財力結構變化及持續推動國防現代化,國軍將由「高司組織調整」、「兵力結構精實」兩方面進行編組精進工作,期藉合理調降人員維持負擔,彈性調整軍事投資、作業維持預算,以提升實質戰力。相對的,在精簡常備兵力的同時,更要「廣儲後備」,未來將在「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基礎上,推動「國防與民生合一」,藉由凝聚全民向心,貫徹全民國防理念,以建構全民參與的總體防衛戰力。惟有在「有形戰力」與「無形心防」維持優勢,方能使敵不敢輕啟戰端,進而達到「預防戰爭」目的。

(三)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國防與科技息息相關,儘管各國觀念和發展不同,但在國防和科技上都有相同願景,我國也不例外,從槍砲彈藥等方面就可以看出;同時在經費緊縮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民間資源,成為重要課題,特別是將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的理念加以具體化。

二、中共積極擴軍,著眼填補亞太權力真空

(一)軍事威嚇:近年來中共積極以「科技強軍、人才興軍、質量建軍」為主軸推展「軍事現代化」工作,不但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更戮力加強海、空戰力及發展洲際彈道飛彈等先進武器,已對亞太安全形成隱憂,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此外,共軍在東南沿海不斷舉行兩棲登陸演習及三軍聯合軍演,以軍事演習之名遂行對臺威懾之實,展現不惜對臺用武意圖。

(二)軍費高昂:由於前蘇聯的解體與經濟凋敝,使中共以低成本獲取武器、技術的企圖,有機會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尤其自1992年起,中共大量購買前蘇聯的先進軍備,並自西方國家引進各種新型戰機、戰車與飛彈,投入驚人的軍事經費。為了打贏未來「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共針對高科技局部戰爭的特點與中共軍隊的情況,在武器裝備、軍隊體制編製、訓練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都花費心思進行改革。

         1.武器裝備方面:中共先後向俄羅斯購買72架蘇愷27戰機,及取得200架生產權後,又訂購40架蘇愷30戰機與5A50空中預警機,包括百枚R77空對空飛彈,增強中共的遠程及空對地攻擊能力。

         2.海、空作戰能力:中共海軍為了由「近岸防禦」走向「近海防禦」,進而構築遠洋海軍能力,也向俄羅斯購買2艘「現代級」驅逐艦與4艘「基洛級」潛艦,同時自行研製新一代核子動力攻擊潛艦,目前已有12艘開始服役。此外,中共軍方更積極發展地對地飛彈與巡弋飛彈,並投入大量資源建設與飛彈配套的航空及太空科技,尤其將部分M-9M-11短程飛彈部署於臺灣對岸,目標瞄準臺灣,數量將增至600枚以上。

                    中共的目的,除企圖填補冷戰之後美、俄勢力逐漸撤出亞太地區的權力真空,另就是亟欲提升對臺作戰能力,為未來兩岸軍事衝突預作準備,而且軍購數額不斷追加,遠超過外界已知的訊息。美國國防情報署指出,中共軍備擴張已對臺灣形成可信的威脅,尤其中共在沿岸大規模部署飛彈更嚴重破壞臺海穩定;美國國防部的臺海安全情勢評估也認為,中共海、空軍的質量有可能於2005年追上我國。

三、凝聚全民國防共識,籌建可恃戰力

(一)現代戰爭是全民參與的作戰:面對中共持續擴軍的威脅,國人無須懷憂喪志,應以「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積極態度面對,共同戮力國防建設的推展。尤其重要的是,針對中共各種統戰攻勢,國人應提高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切勿陷入「中共辦奧運,臺海不打仗」的迷思,鬆弛心防,喪失敵情警覺。現代戰爭已非單純的軍事作戰,而是整個國家政、軍、經、心等各方面的總體戰,亦即「全民參與」的作戰。因此,在全民國防的理念下,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的整備絕不能視為國軍單方面的工作,而是全體國人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二)建軍備戰,貫徹「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戰備與訓練是國防力量維持常新與精壯的必要條件,如何以精實堅強的國防整體戰力,保障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是國軍官兵共同的責任。國軍官兵乃至全體國民,必須正確認知,建軍備戰為常態性、本務性與持續性的工作,目的在貫徹「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構想與指導,針對敵情威脅,積極建立可恃戰力,因此絲毫不可鬆懈,同時應建構優勢國防科技及反制武器研發能力,置重點於前瞻性國防科技關鍵技術的開發與系統整合,俾能以優勢科技能力與國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尤其在中共不放棄對臺使用武力、不承認我主權地位,並不斷以威逼利誘方式強迫我接受「一國兩制」主張的情況下,中共任何作法均是意圖模糊我方的敵我意識,鬆懈我戰備心理,以遂行「不戰而屈人之兵」及加速對臺兼併的目標。國人必須正確認知中共統戰攻勢的本質,建立憂患意識,加強敵情警覺,從而共同致力籌建可恃的國防戰力,以確保臺海和平。

四、國防建設結合民生發展,價廉效高

(一)缺乏憂患意識,足以亡國:臺灣近二、三十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國人追求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因而逐漸喪失對敵的憂患意識;科威特就是一個不重視國防安全,終導致國家面臨覆亡的案例。

(二)以科威特為鑑:科威特是中東富裕的產油國,自認掌握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重要經濟命脈,以致無視強鄰伊拉克的虎視眈眈,而將國防安全交付美國等西方國家,全國上下缺乏國防安全的共識。因此,19908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只用了17個小時,就佔領科威特全境。

                    此後,科威特雖在美國等國協助下,擊敗伊拉克得以復國;但是復國後的科威特已經飽受戰火摧殘,生靈塗炭。伊軍佔領科威特期間,燒殺擄掠,肆意施暴,甚至科威特賴以致富的油田也遭縱火破壞。戰後科威特政府估計,至少有上千軍民死傷,數百人生死未卜,財產損失更達天文數字。

                    事實上,美國等國出兵協助科威特復國,除了伸張國際正義外,也是基於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不讓伊拉克總統海珊獨自掌握科威特豐沛的油源而操控世界經濟發展,所以有人說,波灣戰爭是一場能源的戰爭。

(三)價廉效高的國防投資:從科威特的例子來看,縱使有西方強國作為保護傘,若政府和人民都不願投入自身國防建設,國家的領土主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終將無法獲得保障。面對中共強大的軍事威脅,我國更應加強國防建設。國防建設是一項昂貴的投資,我國的整體資源有限,國防建設必須兼顧民生問題,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因此,未來的兵役制度將逐步朝向「常備募兵為主,後備徵兵為輔」的方向發展,使戰力廣儲於民間,戰時則適時動員,遂行保鄉保土的戰鬥;同時納動員於平時的施政之中,寓戰備於經濟建設,使國防建設和民生發展合而為一;所以推動全民國防,是價廉效高的國防投資。

五、穩定國防投資政策,助益經濟繁榮

(一)國防支出與經濟發展雙贏:國防產業的投資極為龐大,如果將國防產業的投資窄化於軍事用途,國防支出勢必造成國家財政重大負擔,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從總體經濟及系統觀點而言,固定投資、整體科技能力與勞動力的數量及品質是提升國家總體產出的三種主要手段;因此,國防支出與經濟發展實際上可以是雙贏局面,理由有二,其一是以長期而穩定的研發投資及國內自製來吸引民間企業參與國防建設,並推展軍民通用科技協助整體科技能力提升。其二是長期而穩定的國內自製,可以配合政府擴大內需的政策,增加國內固定投資及擴大政府支出,推動國內經濟發展並有效協助解決國內失業問題。

(二)營造全民國防、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有利環境:長期而穩定的國防產業政策可以作為推動經濟繁榮的火車頭,並逐步營造全民國防的環境,國防與民間資源共享,技術相互支援,人才自然交流,軍事裝備的研發投資與採購,成為國內固定投資與工業產值,直接貢獻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增加,促進經濟繁榮;GDP增加可進一步增加國防投資,穩定的國防投資政策又可進一步提升整體科技能力帶動經濟繁榮,如此循環不已,營造出全民國防、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有利環境。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