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常、後分立因應作戰需要

【張原萱/青年日報954143版】

國軍「常、後分立」實施迄今已近2年。未來臺澎防衛作戰預警時間短,我方可用於平、戰轉換的時間極為有限,因此後備部隊動員整備將持續朝「動員整備精、部隊編成速、戰力恢復快」等方向精進,使人、裝、訓三者緊密結合,以因應作戰需要。

一、何謂常、後分立

「常、後分立」是將國軍地面部隊明確區分為常備與後備兩個系統,以改正既往各地面部隊須在動員後,始具備全戰力的「常中有後」兵力結構,以因應未來戰爭型態戰鬥節奏快、無固定戰線、無前後方之分的特質。自93年起,國軍本「常備機動打擊、後備城鄉守備」理念,以「常、後分立」為導向,結合「精進案」第一階段施行,調整常、後備部隊兵力結構,使三軍常備部隊平、戰時編裝均一致,以去除動員整備負荷,專注快反制變、機動打擊的戰力整備。三軍地面後備部隊則移編後備司令部,統由其負責後備部隊「編、管、選、召、訓、裝」等戰力整備事宜。

二、常後分立的建構機制

在「常、後分立」機制建構方面,目前國軍地面常備部隊以調整編裝為平戰一致的機步旅、裝甲旅及空騎旅,地面後備部隊則移編至後備司令部,平時除負責動員戰備整備工作外,並肩負地面部隊新訓任務。另為落實「戰訓合一」要求,北、南、中部地區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兼任第345作戰區副指揮官,戰時動員編實後,指揮權轉移至所在作戰區,由作戰區指揮官統一指揮轄區內的常、後備部隊,共同遂行國土防衛作戰。

三、地面後備部隊的規模與形態

國軍地面後備部隊規模,由各作戰區依據敵情、任務、作戰地區幅員、兵力容量及部署等因素,並結合常備部隊數量,提出兵力需求申請,經國防部綜合考量整備能力後審查核定,再交由後備司令部據以完成編組。各後備司令部編裝則以輕裝步兵形態為主,並增設適量的常設基幹,以利整補與編成,目前已編組戰鬥、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等後備部隊,納編青壯後備軍人約41萬餘人。

在後備戰鬥部隊形態方面,則依任務區分「守備」與「打擊」兩種形態,打擊形態的後備旅有陸軍裝校後備戰鬥群、南北測考中心後備旅及海軍陸戰隊三軍聯訓中心後備旅等;其餘後備部隊均為守備形態,包括海岸守備旅、縣(市)後備旅、後備總(大)隊等。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