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軾「教戰守策」對當代全民國防之寓意

 

 

  「策」是古時大臣向皇帝陳述建議、進獻謀略的一種文體,回應皇帝詔命的稱「對策」,主動向皇帝獻說的為「進策」。「教戰守策」的作者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於北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1037年),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西元1101年),年64歲,是歷史上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全才大家之一,計有3千多首詩、詞及大量散文傳世。

  仁宗嘉祐六年(西元1061年),蘇軾在參加制科考試時提出「時務策」25篇,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國家大計,「教戰守」則是其中一篇,以北宋面臨的國家安全情勢及前朝覆亡教訓為背景,提倡國家於承平時期,政府及民間社會應保持憂患意識,並使民眾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攻防戰守等技能,才能應對突發戰事,處變不驚,臨危制亂。

一、「教戰守策」的主要論點

(一)居安思危:「教戰守策」開頭明言:「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點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並引出「教戰守」的重要性。蘇軾完成「教戰守策」時,宋朝已有百年歷史,雖然北方外患始終虎視眈眈,但社會習於承平安樂已久,蘇軾明白這種逸樂心態的危害更甚於強敵威脅。

(二)國防教育:基於上述憂患意識,蘇軾引證古時君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運用農閒之餘教導人民戰技及戰術,讓人民平時習慣戰鬥,如此才能在面臨危難時應付自如而不致驚恐、崩潰;反之,如果「畏兵太過」,則不堪一擊,反映「教戰守」的必要性。

(三)忘戰必危:蘇軾再以宋朝當時面臨西夏、契丹強敵壓境的國際情勢,洞察戰事終將爆發,提出「天下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所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是以蘇軾希望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對人民「教以行陣之節」、「授以擊刺之術」,並在歲末聚於郡府,如古時都試(漢代的閱兵制度)的方式,分出勝負並給予賞罰。雖然可能造成民眾短暫不便,但卻能度過危局,顯見「教戰守」的急迫性。

  綜合蘇軾所述,其盱衡時勢,反駁戰事遙遠與國防擾民等迂腐之見,逐層論述「教戰守」的重要性、必要性與急迫性,對當時北宋朝政而言,不僅振聾發聵,對後世國防教育論述更具深遠意義。

二、全民國防的發展

(一)全民國防思維溯源:以往學界探討各國全民國防政策時,常以瑞士、以色列等國為例,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實行相關作法卓有成效,可為成功典範。但事實上,全民國防理念並非現代專利,我國全民國防政策也不僅汲取自先進國家;追本溯源,全民國防乃是我國固有軍事傳統的一部分,從許多全民國防論述著作引言可知,蘇軾「教戰守策」的論述精髓即為其中代表。

(二)傳統全民國防背景:我國自古以農立國,面對遊牧民族長久以來的侵擾,自然形成「寓兵於民」傳統。由「教戰守策」的論述可知,「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常使民眾習武團練,則可保國祚綿長、社稷穩定,凡開國盛世皆源於此;「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終使民心委靡不振,一遇危機即獸奔鳥竄,太平不復,凡亡國衰敗皆因此故。

(三)我國當前的全民國防:我國國防法第3條:「中華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務」。據此,我國訂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及施行細則、全民國防教育法及相關辦法等規範,以推展全民國防理念、教育與實務工作,各項法規已臻完善,和各國相較毫不遜色。

三、全民國防為「教戰守策」的實踐

  「教戰守策」作為我國全民國防軍事傳統的代表論述,對現今全民國防政策延伸以下啟發:

(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當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舉凡恐怖攻擊、疫病、重大公安事件、地震、因氣候變異導致的天災等,其難以預測的突發性已成為人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潛在危機。就當代而言,「教戰守」並不僅限於軍事層面,更包括應對非傳統安全有關事務,如緊急避難、各類突發狀況處置等;我國已訂定「結合民防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體系執行災害整備及應變實施辦法」,彰顯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

(二)全民國防教育價廉效高:全民國防的具體意義在於鼓勵全民參與,共同厚植國防潛力、支持軍事建設、凝聚防衛意志,讓人民的力量成為最強大的安全防衛體系。尤其在面對多重威脅衝擊時,透過全民國防教育將軍事專長、災害防救與心理素質等訓練投注於社會大眾,即能「儲戰力於平時、寓兵力於民間」,於危急時發揮關鍵成效。

(三)兵凶戰危的國際情勢:當前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尤以我國所處的西太平洋存在多處衝突熱點,包括朝鮮半島核武危機、東海與南海主權爭議,加上中國大陸不斷進行軍事實力擴張,均有可能一夕間引發意外衝突。由眾多國際實例可知,唯有平時做好萬全的國防準備,才能從容應對不測之災,這也是「教戰守」方能安民的道理。

  歷史上北宋並未採納蘇軾建言,結果在「教戰守策」提出65年之後遭逢「靖康之難」,不僅導致宋室南遷,徽宗、欽宗二帝更為金人所擄,國亡家破,印證蘇軾所言「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

  早在西周時期的「易經」已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至戰國時期成書的「司馬法」也提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且「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教戰守策」的觀點與這些名言,不僅一脈相傳,形成我國軍事傳統文化的特色之一,也說明我國推動全民國防自有其根源與價值,且為確保國家安全的必然途徑。

 

鄒文豐/青年日報 105年7月23日 第7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