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化亞太飛彈防禦部署

 

 

美國近期積極調整並強化亞太地區飛彈防禦部署,並試圖建構一套包含太空、陸、海、空等不同層面,完整、立體的飛彈情資蒐集與預警系統。

一、太空層面

1960年以來,美國開始研發飛彈預警衛星,目前由「國防支援計畫」(DSP)預警衛星系統負責,此系統目前擁有3顆衛星,分布位置與任務如下:

(一)位於印度洋上空,監視俄羅斯和中共的洲際飛彈發射場。

(二)位於巴西上空,探測有無核潛艇從美國東海岸以東海域發射導彈。

(三)位於太平洋上空,探測有無核潛艇從美國西海岸以西海域發射導彈。

透過預警衛星系統監控飛彈,並透過衛星傳輸相關資訊,擴大美國與其他國家情資分享範圍,增進雙邊情資合作。

二、空中層面

美國自2006年便提出擴大「全球鷹」等高性能偵察機部署範圍,以提高美軍對關鍵地區的情報控制能力,其中亞太地區、波斯灣地區成為「鷹巢計畫」首批建設的重點。2007年3月,美國開始遊說韓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加入「鷹巢計畫」,未來更希望能擴大與11個亞太國家合作,聯手進行「全球鷹」監視和偵察活動。

美軍若只依賴在關島部署「全球鷹」偵查機,僅能在抵達日本海或中國東海後執行16小時偵察任務,而飛往麻 六甲 海峽僅能執行12小時偵察任務,偵查及情蒐任務的成效相當有限。美國若能擴大與亞太地區國家合作,讓「鷹巢計畫」運作範圍涵蓋亞太主要地區,再配合飛彈預警衛星系統,將使美軍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達到全天候、全天時的立體偵察效果,並全面掌握亞太地區第一手情報。

三、海上層面

美國一方面強化「神盾」系統,增加反導型神盾艦數量,另一方面也擴大與亞太盟國的海上軍事合作。日前美國飛彈防禦局進行海基反飛彈系統試驗,成功攔截2枚彈道飛彈,並期望藉提升神盾艦的飛彈攔截技術,強化海上飛彈防禦能力。美國若增加反導型神盾艦數量,不僅戰略部署更為靈活,反應時間也更迅速。

美國在海上攔截敵方飛彈,可減少攔截飛彈時產生殘骸對美國本土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在海上部署反導型神盾艦較不受政治因素影響,並不會面臨先前美國在東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時遭遇的政治糾紛。此外,美國也與盟國進行海上軍事合作,例如日本派出飛彈驅逐艦「金剛號」參與海基反飛彈系統試驗,並使用艦載神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對目標飛彈進行探測、跟蹤和模擬攔截,有助於未來美、日兩國在海上飛彈防禦的合作。

四、陸上層面

美國於日本部署陸基飛彈預警雷達後,又在日、韓等國部署能接收和處理飛彈預警訊息的「聯合戰術地面站」,此系統由1輛裝載資訊處理設備的車輛和3個衛星天線組成,為機動部署在戰區的「國防支援計畫」處理系統,能同時接收2顆以上衛星數據,分析飛行目的地,並將訊息傳至美軍和日、韓國防單位。該系統不僅可機動牽引進行轉移、部署,還可運用大型運輸機遠程運輸,而此系統不僅提供駐在國飛彈預警功能,大幅縮短偵測與應變時間,更讓美軍能掌握來自亞洲發射的飛彈,提升防禦能力。

美軍一方面強化自身飛彈防禦能力,另一方面擴大與亞太盟國飛彈防禦合作,透過相關情資共享,不僅增進對亞太地區的了解與掌握,也讓合作的盟國享有美國情報傘庇護,降低雙方面臨飛彈攻擊威脅。美國大動作強化在亞太地區的飛彈防禦能力,藉以嚇阻潛在競爭對手,所指為何則不言可喻。

陳仲志/青年日報 96年11月26日 第4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