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防體系專題
編裝軍事總指揮──總參謀部

 

 

中共總參謀部建立於1927年「南昌暴動」時,為當時主要軍事指揮中心,其後因應作戰形式需要,歷經數次編組及名稱更迭,直至1954年,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以遂行各項軍事作戰方面事務。其中曾進行兩次重大調整:1958年為第一次調整,中央軍委會通過將訓練總監部、通信兵部及防化學部畫歸總參謀部,同時裁撤總參謀部警備部。第二次調整為1982年時,因軍隊精簡整編方案,將中央軍委會所屬砲兵、裝甲兵及工程兵,由兵種領導形式,縮編為總參謀部業務部門,並撥交駐地所在軍區指揮,演變為現今諸兵種合同軍區型態。

一、主要職權與編組概況

(一)主要職權:總參謀部為中央軍委會指揮軍隊最高參謀機關,負責武裝力量組織、建設和指揮作戰,亦有「最高司令部」之稱。主要任務為根據中央軍委會有關國防建設和作戰方針,實施全面規畫及監督執行工作;平時以武裝力量整建及執行戰備整備為主,另針對國際戰略情勢,提出國防戰略構想和建設建議;戰時負責戰略、戰役指導,提出全軍作戰構想與計畫。

軍隊指揮方面,掌管全軍部署、調動、作戰及重大救災行動,並領導和管理所有軍事訓練、編制、情報、通信及院校教育工作。總參謀部除為軍事作戰、指揮中樞外,在中共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作戰指揮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二)編組概況:總參謀部隸屬中央軍委會直接領導,設有總參謀長1人、副總參謀長2~4人、政委1人及副政委2~4人,所屬部門計有:辦公廳、作戰部、情報部、技術偵察部、通信部、軍訓部、軍務部、裝備部、動員部、砲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電子對抗雷達部、政治部、機要局、測繪局、外事局、陸航局及管理局等20個部門,分別負責規畫與執行全軍軍隊編制、裝備調配、訓練、動員、備戰指導、工程建設、作戰指揮、行政管理及後備力量需求等工作,並與其他總部協調和解決有關軍事各項問題。

二、主要發展及未來方針

(一)加強聯合作戰培訓:目前總參謀部依據新式作戰型態,已完成聯合作戰理念規畫,並納為後續戰略人才培養重點,特別針對有關聯合戰役及登島作戰方面訓練,積極組建部隊聯教、聯訓機制,以滿足全面聯合作戰及一體化作戰型態需求。

(二)規畫新式兵力整建:為加速主戰裝備更新汰換與資訊化改造,建設精幹、合成、靈敏高新型作戰力量,預期規畫將加強航空兵組建、輕型機械化、電子對抗、核常雙重作戰及攻防兼備資訊化作戰等能力,作為新一代兵力整建優先重點。

(三)積極推行訓練轉變:對新一階段軍事訓練,採創新發展進行全面部署方式,主要由機械化向資訊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推進及轉變,並以戰術、合同和戰略各層級訓練,期能逐級合成且形成戰鬥力,作為一體化新戰力基礎。

(四)適應未來作戰環境:中共了解複雜電磁作戰環境將成為未來主要作戰型態,因此總參謀部規畫將複雜電磁環境,融入部隊訓練及演訓中,並要求針對相關基本理論,實施專業研究及運用探討,希於未來作戰時完成先期準備。

(五)全系統觀點推行軍隊建設:為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及正規化改革,有效掌握軍事、政治、後勤及裝備各方面工作,持續完成陸、海、空、天、電五維作戰體系,期能達成人員與武器裝備相結合機制。

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中共總參謀部負有領導軍事建設和指揮全軍任務,亦為對我採取各項軍事活動重要部門,現已逐步完成「應急機動部隊」組建與武器裝備研改換裝,也持續強化登海戰法演練與建立指管通情系統,其軍事建設重點對我安全威脅程度大為提升,並將發展對我局部或全面封鎖能力,我國應加強注意,隨時密切觀察。

余欣儒/青年日報 971112 7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