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32號演習──
落實平戰合一 確保國土安全

 

 

為驗證全民防衛動員的成效,提升縣市政府災害防救與軍民聯合應變制變能力,「98年度全民防衛動員(萬安32號)演習」將自98年4月起,區分「兵棋推演」、「綜合實作」、「全民防空」等三階段實施,以奠定國土安全防衛機制基礎。

一、演習目的

面對當前敵情威脅,每年實施萬安演習旨在建構完善的全民防衛動員體系,並藉相關演練強化國人心防,使國人均能充分體認「居安思危」的真義,平日建立敵情警覺與憂患意識,戰時即可發揮全民總力,構築堅強的國家安全防線,擊退犯敵。當前兩岸關係雖然因彼此密切互動而趨緩,雙方也能秉持「共存共榮、互利互惠」的原則經營各項交流,但不可否認中共仍未放棄對我的敵意,臺海安全仍存有極高的不確定因素。有鑑於此,國軍必須持續加強戰備整備工作,所有官兵也應戮力戰訓本務,致力國防轉型,朝打造「小而精、小而強」的精銳新國軍目標邁進。

二、止戰備戰理念

由於國家安全的確保攸關2千3百萬人民的福祉,國軍遵奉總統「固若磐石」國防武力的國防政策指導,以「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為軍事戰略構想。根據國防部日前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指出,國軍秉持「止戰而不懼戰、備戰而不求戰」的理念,絕不輕啟戰端,惟當戰爭不可避免時,將統合三軍聯合戰力,結合全民總體防衛力量,遂行國土防衛,以拒敵、退敵與殲敵。因此,當敵若挾其海、空優勢戰力,掩護登陸部隊強行上岸,國軍須以全民防衛的總體力量,建構全縱深的防禦體系,有效防衛國土安全。

三、三階段實施

正因全民總體戰力是國土防衛成敗的關鍵,每年萬安演習在行政院動員會報指導下,區分「兵棋推演」、「綜合實作」及「全民防空」等三個階段實施,以因應「傳統及非傳統性的安全威脅」與「平時天然或人為的複合式災害」發生時的需要。其中,針對「綜合實作」,為有效運用資源及預算,自94年起,將全國區分北、中、南、東及外(離)島等5個演練區,由25個縣、市政府採「3年輪流演練一次」,實施示範觀摩演練,由縣、市長擔任指揮官,結合中央相關部會年度演習規畫課目,經過歷年驗證,確能統合運用地區政、軍、民力量,發揮整體戰力。

四、演習成效

檢視歷次的「萬安演習」成效,我國在每年的「萬安演習」進行的相關緊急應變機制演練,以及從歷次重大天然災害國軍各部隊出動救災的實況來看,這套軍民防救運作機制,已能發揮預期功能,並且逐步落實真正做到平時掌握人、物力動員資源;災變時提供適切支援,以達資源共享的效果;戰時則能夠迅速有效支援軍事需求,奠定防衛作戰先勝基礎。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萬安演習」絕不僅是國防部或是行政院動員會報的責任,更是攸關全體國人安全與福祉的大事,每年的演練重點雖有不同,但目標卻始終一致,即藉由「全民防衛」來捍衛自己家園的安全。畢竟,惟有落實「平戰合一」作為,時時提高安全警覺,我們的生存安全才得以確保。

專訪中央警大教授汪毓瑋,記者楊繼宇記錄整理/青年日報 98年3月23日第7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