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國家主權」 從高一開始

 

 

一、高中職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遍薄弱

由於考試的關係,學生都知道國家的組成為:土地、人口、政府與主權,前三者較能明顯體認,但「主權」對15、16歲,未曾體會國外生活的高中學生,就很難察覺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國家主權是指一個國家對內、對外的完整權力,對國內,有完全而至高的管轄權;對國外,有完整的獨立代表權與自衛權(注)。當然,各國因歷史、環境與人為因素而有不同的主權表現要求,但大致上來說,對內貫徹其管轄權、對外具有代表權(含自衛權),是國家主權最明確而主要的權力展現。

二、善用時事與歷史,強化學習廣度

國家主權有許多表現方式,以下舉出常見例子:

(一)法律執行:在國內,我們不太容易感覺到國家主權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但其實只要看到警方逮捕犯罪涉嫌人與法院進行審理的新聞,就是國家對內主張主權最好的彰顯。如果犯罪涉嫌人是外國人,更能看出國家的主權,舉個經典的例子,一位美國青少年在新加坡隨便吐痰、吐口香糖,被判鞭刑,即使其家長四處陳情,這個孩子仍被無情鞭打。在臺灣,我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如果到了新加坡,千萬要注意!

(二)簽訂條約:與其他國家簽訂平等互惠的條約,稱得上是國家對外具有代表權的象徵之一。說到條約,我們不免聯想到滿清末年那些不平等條約的枷鎖與無奈,不僅學生背得辛苦、考得無力,對清末政府腐敗顢頇,導致國家主權淪喪,割地、賠款、允許外國人特權的慘景,也非常痛心,更不希望這些事情發生在臺灣。

三、巧妙用喻,產生共鳴

臺灣的國家主權在國內一直保有完整、崇高的管轄權,雖然偶有黨派對國家發展的期待不一、意見不同,例如解除戒嚴的時間、偵查權的使用限制等,但基本上對國家主權的國內管轄權,皆採取尊重與強化的態度。

至於對外部分,臺灣長期受中國大陸干擾,尤其在退出聯合國以及中美斷交後,干預與打壓日益嚴重,形成兩岸對壘、各自努力的情勢。生活在國內的大眾,只知道我們與何國斷交、又與何國復交的新聞,其實感受不到國家主權在兩岸較勁下代表的意義,更別說是對生活的影響,因此筆者常運用生活中的抉擇為例,讓學生認識兩岸主張與生活的相關性:

(一)有位男性工作表現優異、家中富有、有上進心、真心愛你,但他有個小缺點,就是喝醉了會打老婆。會考慮和他結婚嗎?會的請舉手。(此題限女學生回答)

(二)有位女性家庭富有、貌美、身材棒、她與父母親也真心喜歡你,而且她還是獨生女。她父親表示,由於這是他唯一的女兒,答應入贅才能結婚,會考慮「嫁」給她嗎?(此題限男學生回答)

臺灣之於中國大陸,就像這兩種關係的綜合題。中國大陸的現實條件不錯,不過必須和她姓「一個中國」,而且不敢保障中國大陸當局會不會一個心情不好,再來一場「六四大屠殺」。用這樣的例子,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國家主權背後的影響層面有多廣!只有擁有國家主權的人說的算數,喪失主權的人都是白談,看香港爭取特首民選的情景應該就不難以理解。

四、運用生活常例,加深學習印象

國家主權在外也有形象的問題,不妨用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學生體會其中奧妙:如果父親中了4.5億威力彩,想要移民,會建議父親舉家移民到哪個國家?我們可能會建議美國,因為她最強;可能會建議日本,因為和風文化很特別;可能會建議加拿大,因為最適合人居住;可能會建議澳洲,因為最環保自然;可能會建議挪威,因為福利最好。然而美國人說美語、日本人說日語……為什麼我們不會選擇沒有語言隔閡的中國大陸?因為制度、環境、教育等各方面落差太大,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形象」,所以國際上才會有「流氓國家」、「恐怖主義國家」這類稱呼。

五、培養學生主動了解兩岸新關係

兩岸關係由冰封走向熱絡,又如何讓學生了解臺灣的國家主權對外的微妙變化?以前不理會中國大陸的時候,我們只能在小小群的邦交國裡爭取認同與支持;現在和中國大陸打交道,導致和其他國家簽約時,他們也會不自主的關注兩岸發展狀況。感覺上,我們的對外主權似乎須落實在兩岸善意的關係發展上,但其實只要拿捏得當,這未嘗不是國家主權新關係的發展方向。

身為國民,我們如何改善國家形象、增進國家主權能力?改善自我形象有助於提升國家形象,尤其是在國外的場合,特別是國際間公開、正式的會議上;至於國家主權能力,以前筆者在詢問學生如何選擇移民地點時,大家都不會選中國大陸,也忘了選擇「不移民」,然而現在愈來愈多學生會選擇抱著4.5億留在臺灣,以正確的行動支持臺灣,這就是提升臺灣國家主權最好的作法。

注:參見吳嘉生(1999)。國家之權力與國際責任。臺北:五南書局。第15頁文如下:主權之作為國家的固有權利,大致上來說,可以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一)對內表現為最高權;(二)對外表現為獨立權;以及(三)自衛權。

Jeff1788

98.4.23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