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務實戰力整備保衛國家安全

 

 

一、國防轉型的願景與目標

儘管現階段兩岸情勢趨向穩定發展,但中共並未主動宣示放棄對臺使用武力,我國面臨的軍事威脅仍然存在,故應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基本戰略指導下,加速落實軍事事務革新,健全國家整體防衛機制,確保國家安全。

二、預防戰爭,保衛國家安全

「武備的影響力」作者湯瑪斯.謝林在該書中特別以賽局理論,分析論證衝突的肇因、武力的本身及其影響與解決衝突的途徑等,並提到歷史上主要戰爭都屬於有限戰爭,他更以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為例,認為交戰雙方除了彼此兵力懸殊外,更重要的是科威特的國防力量毫無嚇阻能力,其預警的機制既無成效且不具說服力。此一研究,其實與「孫子兵法」所強調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以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等不謀而合,兩者同樣都訴諸戰爭的可怕性,並且認為惟有落實「預防戰爭」,才能保障國家安定穩固。

三、勵行軍事事務革新,建構固若磐石國防

我國應持恆落實建軍備戰,透過各項訓練相關機制與作為及高科技的輔助訓練器材,精進訓練方法,以提升戰備訓練成果,強化從基本戰技到聯合作戰的國防戰力。尤其面對21世紀的國家安全與國際戰略日趨嚴峻的挑戰,各項國防施政也應以新觀念、新思維,依計畫全面推動執行;這些「軍事事務革新」的政策指導,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堅實戰力,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

近年來,中共不斷擴張軍備,並對我實施針對性的軍事部署與演習,面對如此嚴峻威脅,我們不能將和平寄託於中共的善意上,必須建立足以嚇阻敵人的可恃戰力,才能有備無患。儘管兩岸關係在愈見和緩情況下,發生戰爭機率非常小,我國應以一切力量防止戰爭發生,相關建軍備戰不能鬆懈。

四、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無論時代環境如何變遷,未來國防事務應在全體人員集思廣益中精進,達成與時俱進的國防目標,也能在「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思維架構下,戮力戰備整備,使國防安全作為達到完善境界,捍衛國家安全,以健全「預防戰爭」的機制與目標,奠定勝兵先勝的國防基礎。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汪毓瑋、記者楊宏康記錄整理/青年日報 98101 7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