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專題報導二

全球暖化 改寫傳染病版圖

 

 

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於2009年12月7日召開,會議桌上的各國代表絞盡腦汁地討論如何解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新問題。而其中討論到的公共衛生範圍,主要包括四個主要面向,即熱效應、極端事件、空氣汙染與傳染性疾病。

四個面向當中,又以傳染性疾病在臺灣所造成的影響最顯而易見,如已銷聲匿跡長達40年之久的登革熱疫情,居然在1980年代捲土重來,直至目前仍無法完全解決居高不下的感染人數。

由於臺灣已多次成為疫情國家,所以我們對於傳染病的討論應該要比他人多一份關心,以下就讓我們一一了解全球暖化將如何改寫傳染病版圖。

一、傳染病加劇與再現

愈來愈多研究文獻證實,全球暖化是引起全球各地區氣候系統發生混亂、劇烈衝擊生態系統並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元凶之一,而其中又以氣候變遷所引起的微環境氣象條件變化影響微生物繁衍及傳染途徑,致使各類傳染性疾病流行規模與流行分布在世界各地最為常見。

(一)傳染病再現:傳染病最近有大幅復發的趨勢,其中又以登革熱與臺灣最密切相關。登革熱俗名為「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病例特別集中於熱帶地區。日治時期就已經在臺灣多次大規模流行,二次大戰後因衛生條件改善,疫情獲得控制,此後40年間未曾復發。但2002年南臺灣卻又突然出現病例,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導致數千人感染。

(二)致病原擴張:全球暖化導致致病原適宜居住地增多,如近年來非洲高地的瘧疾加劇,聯合國報告即指出蚊蚋為瘧原蟲寄生宿主,只要環境溫度微升,原先常年涼爽區域就會爆發瘧疾危機,並判定未來氣候變遷可能加劇東非等高地瘧疾威脅。

   除了以上兩個案例外,全球各地仍然陸續發生傳染病再現及加劇情形,如西尼羅腦炎首次擴張到歐洲大陸,美國紐約市也首次出現病例。由此可見,再現傳染病已突破地域限制,全球各國都應該居安思危,共同研擬解決辦法。 

 二、新興傳染病出現

(一)細菌性感染症增加氣候暖化助於熱帶細菌的擴增,近年來因細菌致病的案例大幅增加,葡萄球菌及鏈球菌所造成的各式感染就是最佳案例。

(二)適合蟲媒生長,帶來新疾病:許多傳染性疾病都是藉由病媒(如蟲媒)傳播,這種情形在熱帶國家尤為明顯。由於這些病媒無法調控體內體溫,所以對於外界溫濕變化反應敏感,因此氣候變遷可能會改變病媒的物種分布,而溫度也會影響病原體的複製與成熟速率,以及其存活率,因而進一步影響疾病的傳播。

(三)移民帶來新型傳染病:由於南亞、東南亞等熱帶地區溫度增高,人類也漸往適宜人居的北部遷徙,當物種密度過高時,微生物生態環境就會發生變化,導致細菌變異,傳染病也應運而生,並逐步蔓延。另外,全球氣候變暖也破壞了微生物的生態平衡,助長了全球傳染病的蔓延流行。

三、臺灣防疫措施

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傳染病大流行,行政院衛生署目前已就氣候暖化因素、氣候暖化與水媒、蟲媒傳染病之關聯以及因應措施進行分析,並制定相關業務計畫。

政府研究團隊也希望利用87~97年的研究成果,結合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所更新的各類傳染病資料,進一步探討氣候暖化對臺灣防疫之風險與因應對策相關研究。

    衛生署針對臺灣的疫情,在96~99年度傳染病防治計畫中針對不同傳染途徑制定以下三種因應策略:

(一)排泄傳染:「腸病毒及腸道、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計畫」。

(二)接觸汙水傳染「腸病毒及腸道、水患相關傳染病防治計畫」。

(三)蟲媒傳染「登革熱及其他病媒傳染病防治計畫」。

    現今社會傳染病大幅肆虐,除了配合政府政策進行公共衛生外,個人也應該即時補充傳染病知識,並注重社區及個人衛生保健,共同對抗傳染病。

 

    

閱報祕書 

熱效應

氣候暖化不只讓全年溫度上升,夏季的熱浪頻率及強度都隨之大幅增加。極熱的天氣會導致死亡率增加,最常受到熱效應影響的有:老年人、幼童等體虛者。

熱效應會導致心血管及呼吸疾病,熱衰竭、熱昏厥等相關病例也會隨著熱浪來襲而增加。

 極端事件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水災及颶風等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氣候異變現象,就可被稱為極端事件。

  氣候變遷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及強度增加,同時也會造成以下三種程度不一的傷亡。

立即效應主要是在事件發生時,人員來不及防備所造成的後果。中期的效應則指傳染性疾病的蔓延,而長期效應則有營養不良、心理創傷等。 

 

99.3.1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單位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