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建立東歐飛彈防禦網  俄芒刺在背

一、美飛彈防禦系統對俄形成軍事威脅

        美國總統布希日前的訪歐之行,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多次針鋒相對,導火線是美國向波蘭及捷克提出恢復飛彈防禦合作,計畫在波蘭部署飛彈防禦系統基地,並在捷克設立雷達警戒系統,屆時波蘭、捷克將成為美國在海外最大的飛彈防禦基地。此計畫雖獲得兩國支持,卻引起俄羅斯強烈反彈。

        以地緣戰略角度而言,美方雖宣稱在中東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主要為因應來自北韓、伊朗或其他國家可能的導彈威脅,而非針對俄羅斯。但俄羅斯當局認為伊朗或北韓發射的導彈不可能經由捷克和波蘭上空飛往美國,該系統防禦對象可能是俄羅斯導彈,目的在就近牽制俄羅斯,並對俄羅斯形成新的軍事圍堵。

二、俄羅斯強烈反彈

        俄羅斯總統蒲亭20072月出席慕尼黑歐洲安全會議時,首次以強烈的口吻向華府提出嚴重警告,指責美國以俄羅斯為敵而持續軍事擴張,只會讓歐洲對立不安。蒲亭在4月的國情咨文中,明白宣示將片面中止履行「歐洲傳統武力條約」作為反制。此外,蒲亭更在八大工業國高峰會前夕提出警告:若美國執意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歐洲可能重新成為俄武器瞄準的目標。蒲亭的連番砲轟,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二:

(一)蒲亭就任之初,曾試圖帶領俄羅斯融入西方體系,尤其在911事件之後,莫斯科當局藉由在國際反恐議題上與美國、北約合作,試圖換取西方國家認同俄羅斯大國地位並給予經濟支援。此外,俄羅斯更與北約及主要歐盟大國,如德、法等國展開多邊安全合作、協商,期望在歐洲安全事務上有所表現。但近年來美國與西方國家卻持續透過北約及歐盟東擴,局限俄羅斯戰略發展空間,並在其周邊國家策動「顏色革命」,抨擊俄羅斯境內民主發展大開倒車,引起蒲亭政府不滿。

(二)2008年蒲亭的任期將屆,剩餘的任期將是蒲亭尋求歷史地位的關鍵時刻。相較於前任「民主先生」葉爾欽,俄羅斯在蒲亭的帶領下,近年來經濟開始復甦,連帶喚醒人民對過去榮景的歷史記憶。而蒲亭近來的強勢表現,亦可視為臨去秋波之作。換言之,雖然俄羅斯在國力上未能與美國抗衡,但蒲亭的強勢表現正提醒華府:俄羅斯已今非昔比,並已逐漸恢復其對自身大國地位的認知。

三、美國釋出善意

        面對俄羅斯強烈反彈,美國採取降低雙方矛盾激化的政策,強調在歐洲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並非針對俄羅斯,企圖淡化衍生的戰略意涵與影響。布希政府對蒲亭釋盡善意,強調美、俄雙方可進行協商討論,避免美、俄衝突連帶影響國際情勢。

陳仲志/青年日報96723日第4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