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試的戰略意涵

 

 

  2014年5月南韓國防部表示,北韓第四次核子試驗已在最後準備階段,只要平壤當局下達命令,即能立刻進行核子試爆;而北韓為達恫嚇效果,很有可能刻意延後核試。北韓官方媒體則重申「必要時將運用包括核子測試的一切資源以因應美國與南韓的威脅」,間接確認其第四次核試的可能性。一般普遍認為,北韓核子試爆主要目的並非為了尋求一戰,而是不脫國際政治之「理性計算的不理性遊戲」,企圖透過「戰爭邊緣」策略取得政治利益與經濟援助;此外,核武已成為北韓「先軍政治」的重要象徵,就其內部局勢而言,可作為積累金正恩政治權威的手段之一。

一、戰爭邊緣策略,爭取戰略利益

  長期以來,北韓資源不足、糧食匱乏,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金正恩政權接班後,不斷整肅前朝遺老以強化領導威信,使其內部更加動盪不安。金正恩一方面要避免國內發生動亂,另一方面又必須預防西方國家對其進行毀滅性干預,因此因循其父金正日的「戰爭邊緣」策略,以升高區域緊張為手段恫嚇日本及南韓,實則希望國際社會給予「安撫性」的援助,藉此滿足其戰略利益。

  事實上,即使北韓擁有核彈並具備投射至所望之軍事目標的能力,也不可能以核彈攻擊美韓聯軍。美國深知北韓「擁有核武」與「發動核戰」為兩回事,畢竟北韓縱使擁核恫嚇,也不敢真正與美國、南韓全面開戰;平壤當局也十分明白自己的實力,美軍若有心要攔阻北韓人民軍的核武可謂易如反掌,而美軍的毀滅性報復,卻能讓北韓回到石器時代。既然不可能真正使用核彈攻擊,若要以增強核發展能力作為「嚇唬」美韓的軍事威脅與「催眠」北韓人民的手段,試爆就成了唯一選項。

二、新型核試,備受關注

北韓外交部2014年初曾公開宣稱「不排除進行新型核試驗」;美國華府智庫「科學暨國際安全研究所」也在2014年5月中旬指出,依據衛星影像顯示,北韓核子試爆場正在作業中,包括汽車、軍車和貨櫃等物體活動頻繁。而「新型核試」所指為何,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一)新型核裝置的測試:各國推測,北韓早已嘗試製造新的核裝置,其發展重心可能著重於實用層面,以體積較小、裝置更精密、能夠透過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為主;北韓缺乏轟炸機,投擲工具只有飛彈,故北韓積極研發能裝在飛彈上面的核彈頭。此外,美國核子專家、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東亞非核化計畫主任路易斯分析,「新型核試」可能同時引爆兩組或多組裝置,這些裝置預估為北韓未來數年更密集核試計畫的一部分。不過由於此舉可能觸怒中國大陸,現階段北韓暫無從地下核試進階到大氣層核試的計畫。

(二)「鈾」濃縮的核試:國際媒體評估,北韓如果再度進行核試,其威力應會在5~10萬噸黃色炸藥的規模,大約是美國二戰時期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長崎的五倍殺傷力。從技術層面來看,北韓以往三次核試爆據信都是使用「鈽」為原料;以每次約30公斤的使用量來推算,其核反應爐所生產的鈽應該已經耗盡,即使平壤當局下令重啟寧邊基地的核反應爐,短時間仍難達到必要的產能。北韓鈾礦資源豐富,加上其可能已具備濃縮鈾的技術,若以鈾為原料,將更有利於製造更多核彈。如此看來,所謂的「新型核試」應該就是「鈾」濃縮的核試。

三、國際制裁,嚇阻有限

2014年4月,金正恩在北韓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中連任北韓內部實際上的最高領導職位「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並在北韓人民軍領導層會議上發表了強硬的談話,表示北韓不會放任美國和其他敵對勢力對北韓的敵意,「我們只能通過槍桿子取得最後勝利」;換句話說,北韓對「六方會談」等對話管道不再有任何寄望,核試並非只是空談。南韓外交部則立即警告平壤當局將會為核試「付出沈重代價」,甚至可能危及金正恩政權的存續。實際上,北韓的經濟幾近崩潰,整體國力與同屬朝鮮半島的南韓相比,論人力,南韓約有5,000萬人口,北韓只有南韓的1/2;再論經濟實力,南韓為全球排名第12的經濟體,而北韓在中國大陸金援下勉強維持全球第99名,其他各項國力指標皆十分懸殊。

北韓前三次的核試都引起世界各國祭出多項制裁,此次若再進行新型核試,勢將引發更嚴重的國際撻伐。至於能否有效嚇阻金氏政權,恐怕並不樂觀,因為依照過去多次制裁的結果,即使北韓內、外問題不斷,其核武發展也只有加速而未停止。

四、朝核問題,美「中」焦點

單就美國、北韓雙方的爭議點觀之,平壤政權的安定與否正是癥結所在。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曾主動提議將韓戰「停火協議」換成「和平條約」,但美方基於北韓不放棄發展核武而不願接受。美國外交部表示目前美國對談判持開放態度,前提是北韓兌現承諾;所謂承諾,即先前曾達成的「棄核換援助」協議,顯然華府對北韓的信用抱持嚴重懷疑,也不難看出歐巴馬政府採取戰略容忍,試圖等待平壤政權自己垮臺。

從中國大陸邊境安全利益來看,北韓恰好提供中國大陸與美國、日本、南韓在東北亞勢力競合的緩衝,這關係到中國大陸在北方的戰略利益,使北韓成為「不可拋棄的重要戰友」。然而中國大陸必須考慮北韓政權交替可能帶來的不穩定因素,金正恩經常不按牌理出牌,在政治、經濟壓力鍋瀕臨爆炸的情況下,若第四度核試後使得北韓內部發生重大變局導致政權崩潰,美國與南韓聯軍勢必會進入北韓,這是中國大陸難以接受的朝鮮半島終局。由此可見,北韓的覆亡對中國大陸是利是弊已無需爭論,中國大陸每年耗費高達10億美元資助北韓這個孤立的鄰國可說是一場「划算的交易」,其盡最大努力來維持現狀即是為了避免未來更難解決的問題。是故,就國際現實而言,北韓核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美「中」戰略競爭的延伸。

 

楊宇安/青年日報103年6月20日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