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恐怖攻擊不斷 政治發展前景堪虞

 

 

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建國

南亞諸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與尼泊爾等,均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其中又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國關係最為錯綜複雜。在印度爭取獨立建國的過程中,人數較少的伊斯蘭教徒堅持必須另外立國,否則在印度教徒數量居多的新國家內無法獲得平等待遇,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遂成為不可避免的命運。

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脫離殖民地成為自治區,印度在1950年正式改制為共和國,巴基斯坦則在1956年成為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共和國。印巴分治造成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最棘手的是喀什米爾地區歸屬權與巴基斯坦領土分隔東西兩地所造成的管理問題。

喀什米爾問題的起因是印、巴獨立後,人口有3/4為伊斯蘭教徒的喀什米爾統治者哈里辛(Maharaja Hari Singh)宣布加入印度,引發兩國的戰爭。戰後印度占領喀什米爾東部約2/3的領土,而西部約1/3為巴基斯坦所占有。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爭奪這塊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原,分別在1965年、1971年、1999年三度發生戰爭。其中,1971年的戰爭起因於印度支援東巴基斯坦(即孟加拉)的獨立運動。1971年12月,印度與孟加拉聯軍擊敗巴基斯坦軍隊,孟加拉正式獨立建國。

二、印度──被誇大的民主成就

目前印度是由國民大會黨(INC)與其他十餘個小黨所組成的聯合進步聯盟(UPA)共同執政。但因國大黨的權力一直是由創始人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家族所掌控;自尼赫魯之後,女兒 甘地 夫人(Indira Gandhi)與 甘地 夫人的兒子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都曾擔任總理。目前聯合進步聯盟的主席為拉吉夫甘地的遺孀索妮亞甘地(Sonia Gandhi),她的兒子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也已成為國會議員,繼續為家族延續政治香火。

國大黨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印度人民黨(BJP)。印度人民黨自詡代表印度多數族群聲音,但實際上以激進民族主義為號召,並與印度教基本教義派團體民族志工組織(RSS)維持密切的關係,也使得印度政局呈現不安情勢。

三、巴基斯坦──軍人干政導致局勢不安

與印度不同的是,巴基斯坦獨立之後大部分時間是由軍人執政。期間雖偶有文人政府,但軍人獨裁逐漸成為巴國政治的常態。1999年,民選總理夏立夫(Nawaz Sharif)忌憚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而將其解職,穆沙拉夫立刻發動政變,推翻夏立夫迫其流亡,並於2001年自立為總統。

穆沙拉夫政府為典型的軍人獨裁政權,曾宣布凍結憲法並解散國會,但因911恐怖攻擊後,美國必須與巴基斯坦合作打擊躲藏在境內的蓋達組織,因此穆沙拉夫政權一直獲得美國支持,巴基斯坦也在這段期間獲得來自美國的大量金援。

2007年底,前總理布托(Benazir Bhutto)女士與先前流亡沙烏地阿拉伯的總理夏立夫分別返回巴基斯坦,準備投入2008年2月的國會大選。不料布托女士在競選期間遭暗殺身亡,其所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黨與夏立夫所領導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於大選中獲勝,並成立新的聯合政府。新政府揚言依憲法彈劾穆沙拉夫,迫使後者辭職下台,其總統職位則由布托女士的丈夫扎達里(Asif Ali Zardari)繼任。

扎達里就職後矢言打擊恐怖主義,但在就任當日,首都萬豪酒店就發生自殺炸彈攻擊,上百人死亡,其後國內更發生多起恐怖攻擊事件。而2008年11月發生在印度孟買的恐怖攻擊事件,也證實為巴國境內的恐怖組織虔誠軍所策畫,讓人不禁懷疑新文人政府在維持秩序與打擊恐怖主義的能力。

四、孟加拉──軍人干政

孟加拉在建國後的發展也非一帆風順。領導獨立運動的「國父」穆吉布拉赫曼(Mujibur Rahman)與其家人在1975年遭叛變軍官暗殺身亡後,孟加拉進入軍人專政時期,先後被齊亞拉赫曼(Ziaur Rahman)與葉沙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兩位將軍統治,直到1991年才恢復文人統治。此後孟加拉先後由穆吉布拉赫曼的女兒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與齊亞拉赫曼的遺孀卡莉達齊亞(Khaleda Zia)統治,這兩個家族也長期掌控整個國家的政治權力。

2007年初,孟加拉進入由軍人統治的看守政府時期,謝赫哈西娜與卡莉達齊亞分別遭貪汙罪名逮捕入獄,但謝赫哈西娜所領導的人民聯盟在2008年12月的國會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取得組閣權。但這個新文人政府的基礎並不穩固,因為孟加拉在過去38年歷史中,共發生20次政變,故哈西娜總理在處理步槍兵叛變的態度上顯得十分謹慎,深怕觸怒軍方勢力。

五、南亞籠罩失敗國家陰影

近年來,許多國際關係學者開始研究失敗國家(failed state)的現象。這是指空有主權國家外表,但內部因政府貪汙腐敗或專制獨裁,以致連基本建設、民生問題都無法走上軌道的國家,如辛巴威、索馬利亞等國都是實例。不過南亞的印、巴、孟三國在某種程度上也逐漸出現失敗國家的特徵,特別是人民藉由對現狀不滿,轉而支持恐怖主義活動,或訴諸暴力手段來解決政治紛爭的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印、巴、孟這三個國家的經濟高速成長,卻同時出現比以往更多的恐怖攻擊與暴力事件。如果2009年全球經濟情勢繼續惡化,未來這三個國家的政治發展前景將令人擔心。

陳牧民/青年日報 98年3月27日 第7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