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矯健──雲豹國造八輪甲車

【邱志強、朱芝嫺、謝新紐/青年日報94年1月12日  第1、3版  

一、雲豹甲車亮相

由國人自行打造並完成初步測評的CM-32八輪裝甲車,於民國94年1月11日在南投集集聯勤兵整中心首度亮相。由於臺灣雲豹擁有亮麗雲彩斑紋,身軀強壯結實、動作敏捷矯健、齒爪銳利,來去如風,雄踞山林,且國產CM-32八輪甲車各項優越性能及其傲人的特質,與臺灣雲豹完全吻合,因此總統將之命名為「雲豹」。

二、雲豹甲車催生意義與目的

1985年,陸軍戰發中心派員赴愛爾蘭合作研發CM-31六輪甲車,1992年成功完成2輛六輪甲車的產製,奠下研發八輪甲車的深厚基礎。國軍之所以未大量採用六輪甲車,原因在於六輪甲車雖有優異的加速性能,然而煞車方面卻有極大的問題;八輪甲車在加速上能達到與六輪甲車同樣的效率,但煞車功能表現突出許多。運用八輪碟煞與現代汽車工藝技術,讓八輪甲車煞車性能達到極致,對經常需要在馬路上奔馳的輪型甲車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國軍規畫輪型甲車研製,發展機動快、重量輕、火力強的八輪甲車,發揮機動作戰特性,於敵登陸初期,即能予敵致命打擊,速結戰局,達到「以快制快」的克敵目標,並期能接續及提升戰力,以建立地面決戰與具嚇阻性的力量,決勝於灘岸。

三、雲豹甲車研發過程

整合國內產、官、學、研精英研發團隊共同催生的「雲豹甲車」,自民國91年起研發,至目前為止,已完成3輛裝步戰鬥車的樣車生產,並通過研發測評及完成作戰測評,配備有一門25公釐機砲以及兩挺7.62公釐機槍,火力超越現有國軍各式裝甲運兵車,同時具有優異的越野機動性能,測試時速可達100公里以上,預計最快可在民國96年量產。

        雲豹甲車研發團隊表示,研發過程中,技術問題皆有辦法克服,但有些問題需要性能間的相互牽就,因此無法讓每項性能都達到頂尖,這時只能犧牲其中一部分,求取最佳平衡點。

四、雲豹甲車促成國防民生雙贏局面

        國防部為推動「國防資源釋商」政策,規畫將「雲豹甲車」全車委由民間廠商生產製造,同時,針對車輛的25年壽期,亦準備由國內廠商負責維修。因此,未來全車生產、製造、料件供應及後勤維修等釋商於民間的金額,粗估將高達數百億元。此計畫將成功建立國防科技工業與民間企業的「夥伴關係」,除可促進國內商機及帶動產業升級,更能達成國防及民生雙贏局面。

五、雲豹甲車特性

        雲豹甲車的研發及作戰測評,皆符合作戰需求與臺灣本島地形的作戰場景要求標準,擁有優越的爬坡、越野、轉向操控及加速與煞車等性能,乘坐其中,較履帶車輛感到舒適、寧靜,再加上可調式座椅及冷氣配備等人性化、模組化的設計,讓機動性高、操控能力強、承載效能佳的八輪甲車,十分好操作。

六、雲豹甲車的未來性

     就其未來性分析,雲豹甲車屬通用型載臺,未來可依三軍需求,運用雲豹專案研發經驗,持續進行衍生車型的研發,如配備遙控槍塔的人員運輸車、配賦12.7公釐機槍的指揮車、搭配90/105公釐主砲的突擊車、具支援火力的迫砲車、野戰防空用飛彈車、人員救護用的救護車、車輛救濟用的救濟車、後勤支援的工程車、核生化偵檢車、電戰車等多種共用載具,搭配不同武器系統的衍生車型。此舉不僅可有效保存既有研發成果,亦可精進運用相關研發技術,同時能擴大與國外相關單位的交流,保持優勢的研發能量。

各國甲車性能比較表

國別

中華民國雲豹甲車

美國

Stryker

日本

96式

芬蘭

AMV

法國

VBCI

最高速率(km/hr)

100

100

100

100

100

巡行里程(km)

800

450

500

800

750

爬坡度(%)

60

60

60

60

60

側斜坡(%)

30

30

30

30

30

垂直攀高(m)

0.7

0.6

0.7

0.7

越壕(m)

2

2

2

2

資料來源:聯合後勤司令部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