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155自走砲  符合國軍戰術需求

一、國軍彈藥生產重鎮──202

        機動性與靈活性是當今世界軍武裝備之潮流,其中大型火砲如105榴砲、155自走砲亦是以此為開發標的。而「新式155公釐車載式自走砲」的規畫研究則是交由國軍「大型口徑火砲彈藥」的生產重鎮──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來進行。該廠向來主要負責三軍通用火砲、彈藥的生產研製,產能不但足以支應三軍需求,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目前的主要產品有兩大類:

(一)火砲部分:計有105公釐及155公釐榴砲,6081120公釐迫擊砲,20公釐雙聯裝及40公釐/L70防空快砲,40公釐遙控槍塔等12項。

(二)彈藥部分:40公釐至8吋之榴彈、戰車彈、迫砲彈、快砲彈及各式練習彈等34項。

202廠生產的產品看來,該廠具有相當豐富的火砲、彈藥產製經驗。

二、新式155自走砲的特色

        新式155自走砲採用符合本島公路戰術特性的輪型載具系統,搭配自動射控系統,並結合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滿足國軍「立體化、機械化、自動化、數位化」的軍備目標。 

(一)輪型設計,機動性高:輪型車載設計最大優點就是機動性,可隨時變換砲陣地;不像傳統履帶型自走砲移動費時、笨重。此外,成本較低、維修較易,也相當符合國防效益。因此,目前各國的155自走砲包括法國的凱薩式、瑞士弓箭手等皆採輪型設計,就連中共近年來也不斷積極研發。

(二)系統複雜,技術精密:「新式155公釐車載式自走砲」系統較傳統自走砲複雜,加上牽引及後座力等問題都需要詳細精算。光是處理技術問題就佔了一半的研發時間,但相對而言,關鍵技術克服後,後續的研發工作也就更容易進行。

(三)射擊穩定,計算迅速:目前原型砲的設計是以155公釐四五倍徑砲管(符合JBMoU),可攜帶17發彈藥、4名操作人員。最大射速為每分鐘6發(配置自動上彈系統),全系統以兩組後駐鋤維持火砲射擊穩定,並用油壓系統操作火砲,射控系統配有定位定向系統(INSGPS)、砲口初速雷達及彈道計算機,在取得目標坐標後,可迅速解算彈道,賦予火砲射向與射角。

三、國軍自行研發武器的前景

新式155自走砲是202廠的先期研發成果,因此未來若提出實際需求,可再進行修正研製。此外,為滿足國軍作戰及後勤需求,202廠也將加強研發、提升營運績效,主動結合軍種未來需求,完備武器系統整合能力,導入先進技術,強化光電、射控整合技術,協助國軍建立先進打擊武力,達成建軍備戰及後勤任務。

                                楊宏康/青年日報96814  第三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