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的驕傲──IS系列戰車

 

 

一、研發背景

  1942年底,納粹德國裝甲兵從德蘇戰爭開始時的「T-34震撼」中甦醒,其兵工單位快速研發長砲管的3號與4號戰車,以及研製「虎式」、「豹式」等新型戰車,以對抗蘇聯T-34中型戰車與KV系列重型戰車。

  1943年庫斯克會戰,德軍的「虎式」、「豹式」戰車大量出現在戰場上,蘇軍原有的KV系列重戰車無論是裝甲、機動性與火力皆無法與德軍的「動物軍團相」抗衡,損失慘重,因此蘇軍重新研製新型重戰車,並以當時蘇共總書記史達林為名,讓這款重戰車成為二戰末期蘇軍「蒸汽壓路機」的矛頭,一路攻進柏林。

二、初試啼聲的IS-1戰車

1943年,蘇軍一度研發出使用新型鑄造砲塔與85公釐主砲的KV-85重戰車,但並未解決底盤可靠性低落問題,因此位於車里雅賓斯克的SKB-2戰車設計局,設計出一款新型底盤與重新塑形的鑄造式砲塔,同樣以D-5T型85公釐戰車砲為主砲,但正面裝甲厚達100公釐,側面裝甲厚度也達90公釐。

這款戰車最初以史達林(Iosif Stalin)為名,被稱為IS-85,因斯拉夫字母與英文字母的轉換問題,或稱為JS-85,85代表其主砲口徑為85公釐。然而實戰證明,由高射砲改良而來的85公釐口徑戰車砲雖然火力強大,但仍無法輕易擊穿德軍重戰車的裝甲,因此才有後續IS-2戰車的出現。

三、打垮納粹的IS-2戰車

(一)配備主砲:IS-2首輛原型車在1943年秋季完成,隨即被批准量產。主砲採用一門122公釐43倍徑火砲,車重約45~46噸,底盤性能與IS-1相同。雖然IS-2的重量與德軍「豹式」戰車相當,但卻是靠著犧牲乘員舒適性與強大火力換取而來,整體性能甚至超越了德軍的「虎式一型」戰車。

     其實IS-2最初研製時,SKB-2設計局有兩個火砲備案,一個是由蘇軍現存的野戰砲改良的A-19 122公釐火砲,另一個為全新的BS-3 100公釐火砲。

     A-19的彈頭與藥包必須分裝,攜彈量少,射速慢,而且火砲穿透力也不如BS-3。但在當時蘇軍擁有大量122公釐彈藥,加以122公釐火砲在實彈射擊實驗中,其發射的穿甲彈能在700公尺距離貫穿「豹式」D型的正面裝甲,並在2,000公尺外擊穿其側面裝甲,雖然無法在1,000~1,500公尺處貫穿「豹式」D型的正面裝甲,但也足以對其造成嚴重破壞,失去戰鬥力。

(二)實戰效果:1944年4月,IS-2開始在戰場上出現,其對德軍造成的震撼,不亞於1941年德蘇戰爭開始時的「T-34」震撼,特別是當「虎式戰車」強力主砲砲彈被IS-2一一彈開。納粹德國國防軍精銳部隊「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師長曼陶菲爾中將評論道:「過去我們可以在遠距離擊毀蘇軍戰車,現在我們得冒著更大的風險與他們肉搏。」

     尤其蘇軍也學習德軍將「虎式」戰車集中為獨立重戰車營方式,以IS-2重戰車為核心,組成近衛獨立重戰車團,做為進攻矛頭。當德軍守軍先被蘇軍火砲與卡秋莎火箭炸得七葷八素,好不容易抬起頭來時,迎面而來的卻是難以擊破的IS-2戰車與各型重突擊砲,想堅守下去都難。

     為了對抗IS-2戰車以及改裝85公釐主砲的T-34/85,德軍研製出88公釐71倍徑的高初速反戰車砲,並且配合龐大的車體與砲塔,打造二次大戰最強大的「虎王」重戰車。雖然「虎王」的火力與裝甲勝過IS-2,但車身重達70噸,機動力與可靠性遠不如只有46噸的IS-2,遑論IS-2共生產超過3,000輛,遠超過德軍生產能力,即便德軍的「動物軍團」再厲害,終究淹沒在蘇軍的鋼鐵洪流中。

四、嚇壞西方的IS-3戰車

(一)精益求精:雖然IS-2在戰場上取得佳績,但蘇聯兵工單位並不滿足。根據庫斯克戰役的調查資料與結果,以及考察當時蘇軍各型戰車每個部位中彈的比例,確立強化戰車車體與砲塔正面裝甲的新研製方針。

     1944年夏天,在IS-2開始率領蘇軍撕開德軍防線時,蘇軍即同步開始研製新型重戰車,其中列寧格勒的設計小組想出由兩塊巨大的厚鋼板焊接成一片中央凸起的車體正面裝甲,以增加跳彈率,至於車里雅賓斯克的設計小組則設計出球型砲塔,不但跳彈率更高,還透過大角度傾斜裝甲,讓裝甲的實際厚度因為角度問題,遠超過設計厚度。最後融合這兩種新設計,為IS-3重戰車。

     IS-3重戰車與IS-2戰車同樣使用A-19 122公釐主砲,且在61度傾斜角下,原110公釐裝甲設計厚度實際換算厚度達200公釐,防護力超越「虎王」戰車!且因車體高度相當低矮,避彈效果非常良好。

(二)初次亮相:第一批預量產IS-3在1945年5月中旬才出廠,雖然趕不及攻打柏林,但仍趕得及參與9月在柏林舉行的勝利大閱兵。在那場閱兵中,西方盟國與蘇聯都卯足全勁,展現壯盛軍容,以爭取戰後發言權。由52輛IS-3組成的車輛編隊讓西方裝甲兵軍官們完全目瞪口呆,因為IS-3遠比他們曾交手過的「虎王」重戰車更難應付。

  不過實際上,IS-3因為車高過低,導致乘員舒適度極差,不利長時間作戰,而且引擎、齒輪箱的設計不良,不容易維修,導致可靠性低落。

(三)安全節能:該級艦的損管能力也在配備自動化 火災抑制系統後提升,確保艦上遭遇火災時,可迅速掌握災害位置,自動啟用滅火系統處理狀況;另外該級艦艦體採雙船殼構造,具有足夠的抗擊能力,船艦的安全性因而增加。

  為使艦上以電能驅動的主機與武器系統得以運作,朱瓦特級驅逐艦使用一套整合的「整體電力系統」,採全自動直流區域配電系統供應電力,而且供電裝置會依據使用情況彈性調整設備的用電,節約能源。

五、歷史地位

  冷戰開始後,蘇軍雖然曾出現IS-6、IS-7、IS-8與IS-10等型號,大多也是試驗性質為主,只有IS-10曾經量產達3,000輛,而在史達林死後,因政治因素更名為T-10重戰車。

  在二次大戰之後,原本的中型戰車逐漸大型化,並且透過火力、防護力與機動力的平衡,打造所謂的「主力戰車」,逐步取代中型戰車與重戰車的地位,蘇聯也在研製出T-54與T-55後,逐漸減少重戰車的研發。

  IS系列戰車擁有強力的主砲、厚重的裝甲,以及一般的機動力,是因應二次大戰德蘇戰場裝甲作戰形成的產物,雖然其後繼乏力,並未像美國的巴頓戰車般,形成一個龐大的戰車系譜,但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徐逸文/青年日報102年12月15日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