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銳柴電潛艦U-214

專為德國海軍汰換老舊潛艦而設計的德國中型柴電潛艦U-212,由於銷售成績亮麗,以其為藍本,增加排水量,再加上更多性能,而完成最新一級的傳統動力潛艦U-214,堪稱是德國海軍新銳的水下作戰尖兵。原U-212是專為淺水或近岸作戰而設計,新一代的U-214則更適合在寬闊的水域作戰。U-214的性能優異,能長時間以低於潛望鏡的深度,潛航至作戰區,而不需將呼吸管伸出海面換氣,這是其他柴電潛艦所難以辦到。

 

一、艦體符合流體動力,兼顧匿蹤需求

U-214的壓力殼採用高強度、低磁性的鋼板,下潛深度可增加至四百公尺以上。艦身長度增加至六十五公尺、壓力殼直徑約六點三公尺、全高十三公尺、浮航排水量約一千七百噸、潛航排水量接近二千噸。乘員約廿七至卅員,配備兩具MTU 16V 396柴油機,以及Pillar發電機、兩套一百廿千瓦PEM燃料電池模組。艦體外殼構型在流體動力學和匿蹤特性上,也作了最佳化的設計,譬如艦身上的帆罩(指揮塔)就遠比前幾代的潛艦來得流線,有些傾向於前蘇聯核動力攻擊潛艦的設計。

 

二、採用鐮刀形高曲度葉片,躁訊低

除了流線的外形,該艦採用低噪訊的鐮刀形高曲度葉片,以低速電動馬達直接驅動車葉,省略了減速齒輪等機械設備,降低潛艦的聲音訊跡。

 

三、以壓力推送方式發射,可使用魚叉飛彈

此外,艦上配有八具五三三公釐游出式魚雷管,設於艦首位置上下兩排各四具發射管,視買主需要,可加裝以壓力推送方式的發射功能,即可使用魚叉反艦飛彈,具有發射飛彈的能力。

 

四、採用整合感測器水下系統,監偵能力強

U-214採用的整合感測器水下系統ISUSIntegrated Sensor Underwater System),包括所有感測器、指管功能。其感測器包羅各式聲納系統、一具攻擊潛望鏡與雷射測距儀、一具搜索潛望鏡兼光電桅;光電桅上配備電子戰支援措施ESM,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

 

五、獨鍾燃料電池,大幅延長潛航時間

U-214的設計特性,較之前先進處,應是「絕氣推進」系統(AIP)和舷側的陣列聲納(Flank Array Sonar,FAS)。絕氣推進系統可將柴電潛艦的水下潛航時間,延長五至六倍之久。而德國的絕氣推進系統主要採用燃料電池,主要是因燃料電池是以液態氫和液態氧的化學反應提供電力,過程不涉及機械的活動零件,所以產出的噪音較低,對軍事用途特具意義。該艦的「絕氣推進」系統,採用兩套PEM燃料電池模組,單套可產出一百廿千瓦電力,讓U-214可持續於水下潛航兩個星期之久。當它執行水下巡邏、攔截任務時,以慢速約二至六節潛航,最適用燃料電池AIP。當水下衝刺的高速性能需派上用場時,U-214則運用傳統的鉛酸電池,整合了德國電池工業的先進技術與柴電機的快速充電能力。據德國公佈資料,U-214的潛航極速,可超過廿節。

 

◎「絕氣推進」系統(AIP)小常識

「絕氣推進」系統(AIP),顧名思義,係即系統在運作時,完全與海面上的空氣隔絕,亦即在無需外界供應氧氣的情況下,以特定機械構造或化學反應過程,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或電能,進而提供動力。截至目前為止,較成熟的AIP已有數種形式,如「瓦特渦輪機」(Walter Turbine)、「史特靈發動機」(Stirling Engine)、「閉式循環蒸汽渦輪機」(Close-Cycle Gas Turbine)、「自主式艦用動力系統」(Autonomous Marine Power Source, AMPS)與「燃料電池」(Fuel Cell)等。

 

然自一九五○年代潛艦開始採用核反應器後,首艘核子動力潛艦鸚鵡螺號問世,理論上核子動力潛艦水下潛航時間可達到無限長,徹底超越柴電潛艦限於電池蓄電能量而短暫的潛航性能。世界強國海軍紛紛棄柴電而就核動力,連帶使AIP的需求大幅降低。但自冷戰結束,軍費萎縮,所費不貲的核動力潛艦,不再受強國海軍歡迎,柴電潛艦再度抬頭,重居舞臺要角。

 

截至目前為止,已服役或不久將配備「絕氣推進」系統的潛艦,包括瑞典的哥特蘭級潛艦與澳大利亞的柯林斯級潛艦,兩者均採用史特靈發動機;德國的U-212U-214與海豚級,皆採燃料電池,與俄羅斯未來外銷的Kilo級與阿穆爾河級(Amur)潛艦相同,法國則發展閉式循環蒸汽渦輪機,用於法國奧古斯塔90B型潛艦。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