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

 

 

  1997年5月英國政府進行戰略防務總檢,重新評估當時軍方現役各項武器系統(不包括歐洲戰機與前鋒級彈道飛彈潛艦)的功能與效益。依據該檢討報告,英國政府認為新造的2艘航艦應朝向大型化發展,以強化海外攻擊武力、壓制、嚇阻等能量。新艦預計為4萬噸等級,可搭載55架旋翼機與定翼機,由此確立英國皇家海軍重返大型航艦路線。

  2008年5月20日英國國防部正式簽定首艘航艦建造合約,該艦在隔年7月7日安放龍骨,2014年7月4日正式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號」(R08)、7月14日下水,預估2017年初服役,母港為樸資茅斯港海軍基地。第2艘航艦同於2008年5月20日簽約建造,2011年5月26日安放龍骨,預計2017年下水,2020年成軍服役。雖尚未舉行正式命名典禮,但該艦已核定為「威爾斯親王號」(R09),母港也是樸資茅斯港海軍基地。

一、坎坷的建造歷程

(一)研發組織整併複雜:1999年1月25日,波音、英國航太、洛克希德馬汀、馬可尼電子系統、雷神、湯姆森六家廠商獲准參加航艦設計評比;同年11月23日,英國國防部宣布英國航太(1999年11月30日改名「BAE系統」)與湯姆森(2002年改名「泰利斯集團」)獲選進入細部研究階段,並要求他們提出可搭載30~40架戰機的航艦設計,以因應日後的聯合打擊戰機計畫(JSF)。

     2002年9月30日,英國國防部確認海、空軍將採用與美國合作發展的F-35B戰機,新艦設計架構便以F-35B為艦載機的基礎發展,包括具仰角且無外斜角特徵的全通式滑跳飛行甲板;基於航艦壽限要求為50年,故保留安裝「傳統彈射起飛/攔截索回收降落」設施的位置以備未來需求。2003年1月30日,英國國防部宣布泰利斯集團的航艦設計雀屏中選,新艦噸位確定為6萬噸,是前一代「無敵級航艦」的3倍;另由BAE系統擔任主承包商。此後,兩家公司與英國國防部組成「航艦聯盟」,共同執行航艦建造與交付工作。

     2005年英國貝伯考克和VT集團也先後加入航艦聯盟。2007年VT集團與BAE系統合組「BVT水面艦建造部門」,並在隔年7月3日正式簽署新艦建造合約。2009年1月,VT集團的造船部門賣給BAE系統;同年年中第1艘新艦動工。2010年貝伯考克集團收購VT集團其餘部門,航艦聯盟由此降為3個成員。

(二)造艦計畫搖擺不定:一連串的商業整併造成航艦建造進度落後及預算上漲。第1艘新艦服役期程將由原定的2015年2月推遲至2016年5月,第2艘新艦則再延後2年。然而,2010年10月19日英戰略防務總檢報告提出,英國僅需要或只能有1艘航艦,因此完工的2艘新艦只有第1艘航艦會成軍服役;然取消建造第2艘航艦的衍生費用高於完工費用,所以建造工作仍將繼續進行,完工後保存於港埠,視狀況服役或售出。

     另一方面,新艦設計放棄可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改用傳統航艦起降的F-35C戰機,導致施工中的第1艘航艦必須重新修正建造計畫,進度耽延情形更加嚴重,也增加了建造費用。最後,2012年英國國防部再度宣布2艘航艦恢復原始設計,包括短場起降用途、設置滑跳甲板及採用F-35B等;第2艘航艦服役計畫則至2015年戰略防務總檢時才會明朗,不過2012、2013年國防白皮書皆明定2艘新艦成軍服役且並肩作戰,可見英國海軍對於擁有2艘航艦的殷切期盼。

二、設計特點與性能

(一)航艦構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採用模組化概念,全船分成25個區塊交由不同船塢建造,並依序運往BAE系統造船廠組合。該級艦船身全長280公尺,寬70公尺,由龍骨底起算高度56公尺,吃水11公尺,原設計滿載排水量6萬5千噸,但服役期間容許擴增至7萬噸。基於經費考量,其主機捨棄核能系統而採用柴電系統,由2部勞斯萊斯Trent MT30燃氣渦輪(每部出力3,600萬瓦)帶動4部瓦西拉發電機(2部出力900萬瓦、2部1,100萬瓦)供應4具通用電機的4千萬瓦級先進電動馬達,驅動2組固定螺距的俥葉,最高航速超過25節,最遠航程1萬海里。

     其艦島配置有別於一般航艦的集中式安排,採取依功能區隔的雙艦島設計,座落於右舷;前艦島負責海上航行作業,後艦島專責飛行作業。艦體配有9層機庫甲板,長155公尺,寬33.5公尺,高度約6.7~10公尺,足以停放25架定翼機或旋翼機。飛機要從機庫移往飛行甲板,得依賴後艦島的2部升降機,該升降機能承載F-35戰機並在60秒內完成作業。

(二)艦載武裝: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的艦載武裝與他國航艦相比略顯薄弱,僅配有三門方陣快砲作為防空自衛,並設置數門30公釐機砲和機槍以應付水面快艇的攻擊。該級艦最重要的配備是S1850M相位陣列雷達,主要用於長程廣域對空偵測與追蹤,可在400公里內追蹤1,000個目標。近程搜索則依賴Artisan 3D 997型雷達,其有效距離為200公里,據稱能偵測到如網球大小的3倍音速目標。此外,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還裝備2500系列光電系統,可在電波管制狀態下維持偵蒐活動。

     另一項創新技術是高度機械化武器處理系統,其概念類似將陸地自動倉儲系統移植到船上,利用軌道和升降機運送裝有武器、彈藥的棧板至彈藥庫、飛行甲板或機庫,全程無人自動化,僅由中央控制器掌控,惟有武器最初入庫和最後掛載時才需要人力。

三、艦載機搭配多元化

  依最初設計標準,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必須能搭載至少36架定翼機和4架旋翼機,並操作短場/垂直起降式戰機,因此,研究指出該級艦的典型搭載組合為24架F-35B戰機和數量不等的直升機,在執行海上護航任務時會有14架梅林HM2直升機,其中9架為反潛型,5架為掛載Crowsnest莢艙的空中預警型;若是濱海作戰任務則會混編契奴克、阿帕契、梅林HC4和野貓HM2等不同軍種的各型直升機。其飛行甲板的面積雖能同時操作10架中型直升機,但在設計上僅規畫6個起降點。升降機的大小則容許雙旋翼的契奴克直升機不必收疊旋翼即可升降,新型V-22鶚式傾斜旋翼機也能進出自如。

  有趣卻也諷刺的是,2010年英國戰略防務總檢規畫所有獵鷹式戰機在同年12月除役,但是F-35B建造進度嚴重落後,預測其交付時程會晚於伊麗莎白女王號航艦,所以在伊麗莎白女王號航艦成軍服役時,可能發生沒有戰機配備的窘況。

 

雲陽/青年日報103年9月29日第3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