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雙胴體高速運輸艦

 

 

  美軍配合國家整體戰略調整,投注不少心力在高速雙胴體船艦的建軍上。早期向澳洲租借西太平洋快車號、策略聯盟號兩型高速雙胴體船艦,於租約到期後歸還;其中,策略聯盟號高速運輸艦可讓直升機起降、車輛進出,也能改裝成醫療船,提供充足的醫療服務。美軍現役的高速雙胴體船艦為:2002年11月14日服役的先鋒號戰區支援艦(TSV-1X)、2003年8月15日服役的褐雨燕號水雷作戰指揮艦(HSV-2),以及陸續建造、服役的10艘先鋒級聯合高速艦(JHSV)。先鋒號與褐雨燕號仍由澳洲造船廠建造,美軍租借而得,未來將由新一代的聯合高速艦完全取代。

一、先鋒號戰區支援艦

  先鋒號戰區支援艦是美國陸軍向澳洲Incat造船廠簽約租借的第二艘高速雙胴體船艦,並將其定位為戰區支援艦,藉強大的載運能力輸送作戰物資、軍用車輛、武裝部隊至任務地點。

  先鋒號滿載排水量1,900噸,航速38~48節,以20節速度航行時,續航力可達4,000海里。最大載重約770噸,美國陸軍加裝滾裝坡道,讓軍用車輛順利進出,並設置起重機吊載裝備與物資。由於其任務彈性高、裝卸速度快,在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前夕,美軍透過該型艦往返波斯灣駐地,使兵力與裝備物資迅速到位。

先鋒號戰區支援艦的任務彈性高、裝卸速度快,可讓兵力與裝備物資迅速到位

二、褐雨燕號水雷作戰指揮艦

  褐雨燕號水雷作戰指揮艦尚未加入美國海軍戰鬥序列之前,美軍以「仁川號」硫磺島級兩棲突擊艦擔負水雷作戰指揮任務,卻不慎發生輪機艙火災,仁川號被迫提前除役,導致美國海軍暫時沒有水雷作戰指揮艦。

(一)性能與任務:2002年10月,美國海軍向澳洲租借1艘高速雙胴體船艦以擔任水雷作戰指揮艦,「褐雨燕號」水雷作戰指揮艦應運而生,並於隔年7月15日編入美國海軍水雷司令部。該艦全長97.2公尺、艦寬26.6公尺、吃水深3.43公尺,標準排水量955噸、滿載排水量1,695噸,採4具柴油機與4具水噴射推進器為動力系統,載貨航速38~42節。褐雨燕號執行水雷作戰指揮任務,也能載運物資與軍用車輛,艦內甲板空間充裕,得容納10輛M1主戰車;貨艙面積2,670平方公尺,可適時協助兵力與物資運輸工作;艦尾設有直升機庫,供中型直升機起降,支援特種作戰。

     以水雷作戰而言,褐雨燕號配備的水雷作戰設施完善,有專門收放小艇或無人搖控載具的起重機,讓專業人員能親赴雷區作業;而雙胴體船艦可降低引爆水雷的機率,戰場存活度高,任務表現倍受激賞,因此美國海軍持續租借,以維繫水雷反制戰力。

(二)特性與應變:近年全球氣候異常,重大天災不斷,人道救援議題受國際重視。褐雨燕號曾參與南亞海嘯與美國卡崔納風災的救災任務,救援效率獲肯定;其雙船體特性恰好肆應當時救災環境,因吃水淺、速度快,往返災區水域受限程度較小,能前進部分後勤單位無法到達的地點,將物資順利送入災區;艦上甲板也成為運輸直升機進行整補的海上平臺,滿足美軍高速船艦的效能與便利性。

褐雨燕號水雷作戰指揮艦擔負水雷作戰指揮任務,雙船體的特性更能肆應救災環境

三、先鋒級聯合高速艦

(一)建軍與建造:鑑於向外租借的高速雙胴體船艦充分符合作戰與任務實需,美國海軍在2006年5月核准聯合高速艦建軍案,邁出新一代聯合高速艦的建軍步伐。2008年11月,該建案由澳洲Austal公司得標,與美國海軍簽署一份價值1.85億美元的合約,Austal公司也順利獲得建造後續9艘的優先選擇權。2010年7月22日首艘先鋒號安放龍骨,隔年9月13日下水、2012年12月5日服役;4號艦在2014年1月16日下水,同年3月則交付3號艦,後續艦均進入建造階段。

(二)性能與任務:先鋒級聯合高速艦全長103公尺、艦寬28.5公尺、吃水深3.83公尺,採用4具MTU 20V8000 M71L柴油機與4具水噴射推進器為動力系統,最高航速達45節,編制組員41名。其採用商規設計以降低成本,但不致影響效能,最多能載運312位士兵,籌載逾600噸,符合美軍全球兵力投射的戰略構想。吃水淺的特性更是利於執行多元任務,包括扮演後勤支援艦的聯合指揮中心、支援特戰部隊兵力運送、進入較小或損壞港口進行救援等。另排水量1,515噸,透過可快速拆卸的任務模組,隨時視狀況調整任務特性,既能運輸,也能進行海上打擊、快速搜救。

  儘管美國海軍預想30年內建造23艘聯合高速艦的願景受限於國內財政而落空,但未來聯合高速艦全數服役後,美軍兵力投送將能更快速到位。

先鋒級聯合高速艦可執行多元任務,隨時視狀況調整,包括運輸、海上打擊、快速搜救等

 

圖:美國海軍

駱涵/青年日報103年11月3日第3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