鶚級獵雷艦反制水雷封鎖 維護近岸安全

 

 

一、美國將售鶚級獵雷艦 強化我水雷反制力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售我國兩艘鶚級獵雷艦,但其實早在民國95年8月4日,根據「臺北時報」(Taipei Times)的報導,在美國國防部的請求下,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就已批准並且送交參議院表決,申請批准允許布希政府將出售中華民國金鶯號(Oriole MHC 55)和獵鷹號(Falcon MHC 59)2艘鶚級(Osprey)獵雷艦,五角大廈並表示:「此項軍售將能增進美國和親密盟國間的政治和軍事關係,並支持其戰略目標與區域安全合作。」由於這批退役艦艇的役期尚未超過20年,因此才特別需要通過立法核准。
  依照軍事專家分析,中共一旦侵臺,極可能在臺灣海峽施放水雷,此舉不僅阻斷臺灣艦艇的出海動線,同時也阻絕美國的支援軍力於外海,防止其援助臺灣,最後還能封鎖臺灣的海上交通運輸和國際貿易活動。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副主席理查.費瑟認為中共可能擁有萬枚以上的水雷,因此2艘獵雷艦增加的效益不高,儘管如此,費瑟仍然認同此項軍售,因為此舉將有助於臺灣抵抗中共的軍事威脅並提升水雷反制能力。

二、鶚級獵雷艦前身──雷利西級獵雷艦
  義大利海軍於1980年代研發出雷利西級獵雷艦,由Intermarine公司負責建造,義大利本身採購Lerici(M5550)、Sapri(M5551)、Milazzo(M5552)與Vieste(M5553)4艘,此後以雷利西級為基礎,開發較新式的蓋雅塔級(Gaeta)。雷利西級外銷成績不錯,包括澳洲6艘、馬來西亞4艘、奈及利亞與泰國各2艘。
  本級獵雷艦的艦體使用厚達14公分的抗震強化玻璃纖維,滿載排水量為520噸,全長49.98公尺,配備1部GMT B230-8M柴油發動機,單車單軸,最高航速15節(約時速27.8公里),耐航15天,艦上部署有47位官兵,固定武裝為艦艏的1門奧利康20公厘/70倍徑機砲,除雷設備包括MIN77及冥王星(Pluto)遙控載具各一。
  此次美方核准售予我國的鶚級近岸獵雷艦,分別是在1995年服役的金鶯號與在1997年服役的獵鷹號。8年的兩伊戰爭及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1990年沙漠之盾和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美國發覺其近岸的水雷反制能力嚴重不足,亟需近岸用的獵雷艦,義大利開發的雷利西構型獲得青睞,美國共採購12艘,但噸位加大,此即鶚級獵雷艦的由來。其中4艘(MHC53、54、56、57)在義大利建造,8艘則由美國自行建造。

三、鶚級獵雷艦之性能配備

(一)基本配備:第一艘鶚級獵雷艦(MHC 51)於1993年服役,滿載排水量959噸,全長57.2公尺、寬11公尺、吃水2.9公尺。配備2部8缸柴油主機,最高航速12節(約時速22公里),並使用特別的Voith Schneider垂直螺槳推進系統,使船身可以輕易進行水平橫移及360度旋轉。艦上部署有51名官兵,耐航能力為15天,並配有兩挺50機槍。

(二)玻璃纖維船殼:鶚級獵雷艦是美軍首度將強化玻璃纖維應用於船殼製造的艦艇,因為船殼並不具有磁性,在執行掃雷時就不至於引爆磁感應式水雷。船體也無橫縱向的肋骨,且具有彈性,所以可吸收水雷爆炸時的震波。
  為了進一步發揮抗震效果,機械設施皆不直接接觸到船殼,而安裝於主甲板下的懸吊框架上,,坐落在船殼上的設備也以浮動方式安裝,燃油櫃和水櫃都設有緩衝裝置,以保有船殼的最佳彈性,此設計可於無形中降低震動,並減少在水中產生的噪音。

(三)搭載AN/SLQ-48除雷載具:艦上配備的除雷設備包括AN/SLQ-48除雷遙控載具與AN/SQQ-32可變深度高解析度獵雷聲納,並未配備磁感/音響或機械式掃雷器。
  AN/SLQ-48是美國海軍現役的除雷載具,包括控制纜線、電源供應和控制檯等設備的全套系統,被稱為水雷中和系統(MNS Mine Neutralization System),配備於復仇者與鶚級獵雷艦。AN/SLQ-48屬於全潛式的水下無人載具,重1,226公斤,載具的預浮力仰賴內部的發泡膠,移動則依靠4具電動馬達推進器,分別控制橫向、垂直和前後的移動,利用長3,500英尺的電纜(內含控制光纖)供應電源與傳輸資料,電纜一旦斷裂或失效,載具會自動浮上水面,並開啟閃燈警示等待回收。
  當獵雷艦的SQQ-32聲納感應水雷接觸時,艦艉會施放載具,AN/SLQ-48的操作手便可按聲納提供的方位前進,當距離已近到載具自身聲納也出現反應時,載具便會同時開啟配備的探照燈和CCD攝影機,讓艦上人員目視辨別,若確認為水雷,則視其種類採取中和手段;若為繫雷則切斷水雷繫纜,待水雷浮上水面後,以艦上50機槍擊毀;若是沉雷,則解開載具配備的炸藥,沉放在水雷附近,待載具遠離再以艦上水中音鼓發送引爆訊號,破壞水雷。

  坎貝爾/青年日報99年2月26日 第7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