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世代戰機——EF2000颱風式戰機

【文林、楊繼宇╱青年日報9291日第3版】

由英、德、義、西班牙等國共同研製的EF2000颱風式戰機,20027月起將逐步取代包括龍捲風、幻象F1J35F-4F等老舊戰機,成為歐系國家新一代戰機的主力機種。

 

一、外型設計

EF2000採用具前翼、無尾翼的低展弦比三角翼構型,以及翼胴融合體設計,加上先進線傳飛控系統和動力系統,因此擁有高瞬間轉彎率和敏捷機動的飛行性能,近戰纏鬥能力極佳。此外,雖EF2000外型設計不具匿蹤性,不過因機身較小及使用匿蹤塗料,降低了雷達反射訊號強度。

 

二、材料技術

為達到重量輕及結構強度在+9G~-3G的需求,全機結構約40%採複合材料製造;70%的機身蒙皮與機翼、垂直尾翼、前機身採用高強度碳墨纖維製造,中、後段機身的結構件採用鋁、鈦合金製品,前翼、翼胴接合處、外側襟副翼、噴管由鈦合金製造,另外有12%由鋁鋰合金製造。此外,EF2000首開戰機先例,配備有結構監測系統,在飛行時會以每秒16次的速率監視機體結構。

 

三、戰鬥系統

EF2000配備有ECR90高度自動化雷達,能有效降低飛行員的操作負荷,並具備電子干擾環境操作能力。ERJ90是種IJ波段的多模式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其空對空模式具有俯視、仰視、多目標掃瞄與追蹤、目標辨識、設定攻擊優先、武器發射等功能,最大探測範圍約130公里;空對地模式則包括地形對比、距離估算、地形迴避、武器投射計算、目標移動指示、海面搜索等。

整合式航電系統是由攻擊與辨識、武器控制、導航、防衛輔助等次系統組成,以攻擊與辨識系統為作戰核心,結合雷達與紅外線搜索追蹤感測器、敵我識別器、電戰支援設備、外部資料鏈路資料,整合為完整的戰術顯示畫面。其中的電戰裝備被稱為「DASS整合式輔助自衛次系統」,包括機尾的雷達預警接收器、翼尖的主動電子干擾莢艙、機首兩側的雷射警告接收器、在翼根前緣與機尾的飛彈迫近警告裝置、熱焰彈與誘餌發射器、拖曳式誘餌等。

先進的玻璃化座艙內裝有馬丁貝克Mk16彈射椅,座椅呈18度傾角配置,可提供飛行員較佳的耐G操作能力。座艙的顯控裝備由廣角抬頭顯示器、多功能顯示器和頭盔顯示器組成,具備語音輸入和頭盔內顯示功能。飛行員執行任務前,須將約200個字的字組,用語音輸入到任務資料儲存器內,這些字組可合成指令,並顯示在抬頭顯示器進行確認,使飛行員能同時用眼睛追蹤目標和語音進行標定;此外,頭盔顯示器具備夜視功能,增加飛行員的戰術掌握能力。

EF2000右側機身的一門BK2727公釐毛瑟機砲,備有高爆彈、穿甲彈、穿甲高爆彈等彈藥,攻擊威力強大。全機共設有13個武器掛點,最大武器掛載重量為8,000公斤。

EF2000的武器系統包括對空與對地/海兩大類。空對空武器除了短程的AIM-9SRAAMIRIS-T飛彈,以及中程的AIM-120飛彈之外,未來還將配備研發中的新型視距外空對空飛彈。空對地/海包括地獄火和小牛兩款戰術飛彈、風暴之影和KEPD兩款距外攻擊飛彈、企鵝和魚叉反艦飛彈、ALARM反輻射飛彈、多款雷射導引炸彈、集束炸彈、傳統炸彈、火箭莢艙等,未來還可望使用美國的JDAMJSOW等精準攻擊武器。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