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支點系列戰機

   作為前蘇聯冷戰時期的主力之一,MIG–29系列戰機發展始自1970年代。就外形設計上,MIG–29將米格設計局的傳統理念與新一代技術進行整合,採翼胴融合構型,具後掠中單翼、後掠全動式水平尾翼及雙垂直尾翅並配備雙發動機,除安全性高,高速爬升及高空高速等性能良好,而該型機的大推力特性也使低速纏鬥性能十分突出。

 

一、MIG–29系列的優點

    MIG–29低速操控性優異,並有45度的錐形瞄準區,一旦目標進入瞄準區域,飛行員即可利用頭盔瞄準具導引AA–11「射手」飛彈,對敵人展開攻擊。這使得與MIG–29對戰的飛行員難以決定是否進行近戰,只能等待MIG–29機頭方向接近時,以持續釋放火焰彈的方式,使射手飛彈無法發射。

 

二、MIG–29系列的缺點

(一)航電裝備設計複雜

MIG–29的飛行員每每執行簡單的鎖定及飛彈發射動作時,必須像章魚一樣七手八腳,操作56個開關;而美軍F–16的飛行員則僅需看抬頭顯示器,觸動大拇指即可完成。

(二)火控系統尚未自動化

MIG–29座艙中設有大型時鐘,供飛行員在飛彈發射後,依據飛彈型別、射程來估計爆炸時間,以決定脫離的時機。相反的,F–16戰機因為所有系統自動化,當飛彈發射後,火控系統即會代替飛行員來執行所有計算,並把倒數時間顯示在抬頭顯示器上。

(三)座艙設計不佳阻擋後方視線

其原始設計理念係用於單點防禦攔截,標準運用程序係緊急起飛、拋棄外載油箱、進入超音速、發射飛彈、返航;一旦戰機掛載副油箱時,便無法進入超音速;同時由於油箱會擋住30厘米機砲的拋殼路徑,因此也無法發射機砲。副油箱有油時,戰機只能做到4G的動作。

 

三、機種介紹

在前蘇聯解體後,MIG–29受限於研發經費不足,發展重心放在性能提升方面,陸續有MIG–29SMT、雙座的MIG–29UBT、艦載型的MIG–29K,及最新MIG–29M2MRCA)以及擁有向量推力控制系統的MIG–29M OVT實驗機。以下就MIG–29SMTMIG–29M2加以詳細介紹:

(一)MIG–29SMT

   相較於早期的機種,MIG–29SMT外形的最大特徵,就是機背突起,以加大機身內部油箱容量,新增的2具油箱可提供3,250磅的燃油,配合2具最大推力8,300公斤的RD–33–3渦輪扇發動機,低空極速可達每小時1,500公里,高空最大飛行速率每小時2,400公里,作戰半徑在空對空任務時增加到1,548.3公里,空對地任務增加為1,100公里;此外,加掛副油箱及經一次空中加油後,最大航程還可由2,200公里增加到6,500公里。

此外,MIG–29SMT也針對「支點」早年極受詬病、不符人體工學的座艙設備進行改良。除了玻璃化座艙,還裝有2具多功能LCD彩色顯示器、多重任務控制面板,以及3具較小型的單色顯示幕。其航電系統採開放式架構設計,加裝1553B資料匯流排。俄羅斯空軍還規畫2階段方式進行改良雷達裝置,第1階段先提升至019M型,第2階段則換裝全新的Zhuk–M雷達,可發射R–77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KH–31A反艦飛彈等多種武器。

(二)MIG–29M2

最新研改型MIG–29M2發展始於1985年,採用全新機身,壽命由2,500小時增加到6,000小時,航程大幅延長。其摺疊式主翼使用高強度鋁、鈦、鎂合金,主要接合處多以焊接取代鉚接,以降低重量與阻力。新換裝的RD–33–3M型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提升至19,180磅,空中加油管也改換為L形可收式。經過整體改良,新型機最大起飛重量增加至22.4噸,可酬載4,500公斤武器,作戰航程增加20%以上。此外,採用現代化的機載裝備、四頻道線傳飛控系統,戰鬥酬載及武器射程也提高。

航電與射控系統全面更新,其射控裝備包括甲蟲M型雷達、光電測距裝置、頭盔瞄準具等,其中甲蟲M型雷達對戰機類目標的搜索距離超過120公里,可同時搜索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4個,可資運用的武器包括KH–31AAS–17)、KH–35UAS–20)反艦飛彈、KH–31P反輻射飛彈、KH–29T/TEAS–14)空對地飛彈、R–77AA–12)、R–73EAA–11)空對空飛彈及KAB–500炸彈等,儼然是一款新世紀空中殺手。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