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58系列戰蒐直升機

【南山/青年日報民國94530 3版】  

我國陸軍空騎旅目前有兩種戰鬥用直升機,分別是OH-58D戰蒐直升機與AH-1W攻擊直升機,共同構成我陸軍最重要的機動打擊武力。以往,各界關注焦點多集中於火力強大的AH-1W超級眼鏡蛇(Super Cobra)攻擊直升機,相形之下使得OH-58D奇歐瓦(Kiowa)戰蒐直升機受到冷落。事實上,OH-58D是相當值得研究的優秀直升機,其漫長的服役生涯不僅成功衍生出多種改良型,而且在兩次波灣戰爭中均有傑出表現。

首架OH-58D1985年開始服役,是OH-58奇歐瓦系列於1980年代問世的衍生型,而最早的OH-58則於1960年代末期問世。追溯OH-58的起源,原是美國貝爾(Bell)公司根據當時美國陸軍設計要求,於1960年代研發的輕型觀測直升機。這是一種4人座的輕型直升機,最大酬載重量約4百磅,最高巡航速度120節,能夠執行觀測、密接支援、照相偵察、輕型運輸等任務。自首架OH-58問世至現在,整個奇歐瓦系列直升機可大致畫分為兩個世代,分別被貝爾公司賦與206型與406型的型號。

一、奇歐瓦206型與406

儘管型號被畫分為兩個世代,但是奇歐瓦系列從貝爾206型到貝爾406型,其整體設計與結構基本上大致相同。機身採用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由大樑、兩根機身頂部縱樑、蜂窩夾層下機身壁板、蒙皮所組成,搭配同樣由鋁合金製造的錐形尾桁,尾桁中段裝有一對水平安定面,其尾端左側並裝設一具兩葉式尾旋翼。奇歐瓦系列使用一對輕合金製造的滑橇式起落架,起落架上方的兩側機身裝有武器掛架,能夠掛載空對空/地飛彈、火箭莢艙、機砲和機槍莢艙等武器。

(一)第一代(貝爾206型):貝爾公司於19691974年總計共製造出2,200OH-58A,美國陸軍並於1968年開始採購第一代奇歐瓦直升機有A型、B型、C3款。A型機除了美國陸軍的2,200架外,加拿大陸軍也購買了74架,改稱為CH-136B型機僅有澳洲陸軍使用,以獲得授權生產方式於澳洲組裝54架。C型機則由A型機升級而來,主要改用出力較強的渦輪軸發動機,最大出力由317匹增加到426匹,其座艙儀表面板、航電、維護性、紅外線特徵等都經過改進。19781985年共有435A型機被升級至C型機標準,另外以色列也曾為駐德美軍的150OH-58C完成升級。

(二)第二代(貝爾406):第二代奇歐瓦直升機的製造商型號為貝爾406型,美國陸軍編號為OH-58D。此機根據美國陸軍於1981年陸軍直升機改良計畫(AHIP)所研發的輕型斥堠直升機,能夠執行情報蒐集、偵察、支援攻擊、直接火力支援等更為廣泛的任務。與貝爾206型相比,貝爾406型在航電、動力系統、感測設備、武器配備等方面獲得大幅改進。航電系統採用MIL-STD-1553B資料匯流排,正、副駕駛座艙面板各擁有1具多功能顯示器,機上並配備具備保密功能的無線電通訊機、慣性導航系統、雷達預警器、雷射預警器等航電與電戰裝備。

二、OH-58D  利用地形、地物掩蔽機身,提升戰場存活率

貝爾406型動力系統是採用T703-AD-700型渦輪軸發動機,出力較貝爾406型所使用的T63-A-720型發動機更高出許多,最高持續出力為550匹軸馬力,最高僅擊出力可達650匹軸馬力。由於發動機出力大增,該機擁有重新設計的發動機艙罩,且主旋翼由原來的兩葉式改為四葉式,與尾旋翼一樣,都是由複合材料製造。其中,主旋翼由於結合「穩定暨控制增值系統」,可大幅降低飛行時的震動。由於動力系統增強,貝爾406型的極限時速、巡航時速都增加20餘公里,最大外載與起飛全重也都大幅增加,不過,在實用升限、旋翔高度、續航距離和時間部分則降低頗多。

(一)自動目標追蹤與自動校靶功能OH-58D於主旋翼軸頂裝設有一具圓形的桅頂瞄準具,內裝有放大12倍的電視攝影機,具自動對焦功能的AN/AAQ-21型紅外線熱影像儀和雷射標定/測距儀,能進行360度全方位與±30度之間的掃瞄,具飛行中自動目標追蹤與自動校靶功能。由於配備桅頂瞄準具,使得OH-58D能利用地形、地物掩蔽機身,只露出桅頂瞄準具來偵測目標,大幅提高直升機本身的戰場生存性。此外,更因改用出力較大的動力系統提升了OH-58D的武器酬載能力,其機身兩側武器掛架最多可掛載4AGM-114F地獄火飛彈或4枚刺針空對空飛彈、混裝海神7070公釐7聯裝火箭莢艙甚至是機槍莢艙等武器。

(二)「主要機會」(Prime Chance)改進計畫:1987年,針對特種部隊於波斯灣執行任務的需要,首先進行所謂的「主要機會」改進計畫。這項計畫改良了OH-58D的武器掛架,可掛載飛彈、火箭莢艙、機槍莢艙等武器,並且提高發動機的燃氣溫度,以適應較長時間的操作。「主要機會」計畫僅改裝15OH-58D,專門用來對付伊朗海軍的高速快艇,曾經在1988年與伊朗砲艇和掃雷艦爆發過戰鬥,後來還參加1991年的波灣戰爭,摧毀3座伊拉克的鑽油平臺。

根據美國陸軍最初的AHIP計畫,原打算將592OH-58A/C升級到OH-58D的標準,不過這項計畫歷經了多次變動,最後實施改良的數量被降至424架。自從OH-58D服役後,貝爾公司根據美國陸軍需要,陸續改良出多型OH-58D的衍生型。

三、「奇歐瓦戰士」滿足快速反應部隊需求

        OH-58DI)是經過武裝強化的改良型,被改稱為「奇歐瓦戰士」(Kiowa Warrior),這也是我陸軍目前採用的機型。此機型動力系統略作改良,不但改進發動機、傳動系統與武器掛架,並配備綜合武器控制系統以減輕武器掛架重量。航電艙則具備電磁脈衝防護功能,並加裝錄影紀錄器、SINCGARS數位式保密跳頻無線電、雷達預警器、雷射預警器以及紅外線干擾器等自衛裝備。

本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