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反潛機新選擇──P-8A海神式


        美國海軍自1961年開始使用P-3獵戶座反潛機至今已逾40年,期間P-3雖然歷經ABC等三次改型,C系列尚有UpdateⅠ、UpdateⅡ、Update.5UpdateⅢ、BMUPUpdate AIP等不同層次的升級改良,但美國海軍為維持優勢並因應前蘇聯龐大潛艦水下兵力,仍持續提出新一代反潛機研發計畫,1989年交由洛克希德公司負責開發獵戶座的後續機種,是一種四引擎的渦輪軸螺旋槳機型,編號P-7。但此計畫在1990年就因費用超支及前蘇聯瓦解導致不符需求而被取消。

一、新式反潛機集情、偵、監功能於一身

2000年美國海軍再度提出新式反潛機的需求,而且為適應後冷戰時代的變化,反潛機的功能被要求大幅擴充,因此計畫名稱改為「多重任務海上飛機」(Multimission Maritime Aircraft, MMA),新飛機除了要具備搜索、摧毀潛艇等基本反潛功能外,還要能執行海運阻絕,甚至是電子情報任務,確實是集情、偵、監功能於一身的多功能飛機。

這項計畫有三家公司的產品參與競標:波音公司提出以737-800ERX系列客機為基礎的P-8A海神式;洛克希德馬汀公司則推出以新造P-3機體為基礎,進行性能再提升的獵戶座21;而英國BAE公司則希望新造的寧祿式反潛機改良型可以獲得青睞,但BAE200210月宣佈退出競標,據瞭解是因為始終找不到在美國願意合作的廠商。

二、P-8A預計2013年量產

2004614日,美國海軍宣佈選擇波音團隊的設計方案,並授予價值38.9億美元的系統發展暨驗證合約,以建造第一架原型機並發展及整合所有相關軟體和機載任務系統並進行測試,還有開發訓練系統等。首架交機時程訂在2009,預計2013年要能達到具備初始操作能力並開始進行量產,美國海軍計畫採購108架飛機,估計總額將達200億美元。

P-8A海神式採用修改過的波音737-800客機為載臺,機身全長37.59公尺,翼展37.64公尺,總高12.83公尺,最大起飛總重85,135公斤,整體尺寸稍大於原始機體;配備兩具推力27千磅的CFM56-7B渦輪扇引擎,最高航速490節。

三、先進雷達可長距離搜索

開發P-8A海神式的團隊成員,除主導的波音公司之外,尚包括製造引擎的CFM國際公司,另一家國防大廠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則負責供應機上的光電/紅外線感應器、指向性紅外線干擾器、電子支援措施系統、資料鏈和任務計畫支援。飛機最重要的偵測裝備則是由雷神公司生產的APY-10海上監視雷達,這是源自P-3C Update AIP(即我國欲採購型式)上所用 APS-137(V)5雷達的提升改良型,因改良幅度過大,所以變更型號以示鑑別。APY-10藉由先進的合成孔徑與逆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可達到長距離搜索、目標追蹤,在惡劣海象中尋獲潛望鏡、船艦外形成像與識別、跨地面監視、地貌描繪等功能。雷神公司另外亦提供抗干擾全球定位系統、敵我識別器、拖曳誘餌套件和保密衛星通訊系統等設備。歐洲大廠史密斯航太公司則負責飛行管理系統與資料儲存管理系統,開放式架構設計的飛行管理系統有利於日後各種飛航通訊等相關設備的整合與升級,而資料儲存管理系統則能強化整合武器管理的控制。

四、跨國合作以降低成本

為降低風險及控制研發成本,美國軍方對此計畫的執行採取類似F-35的跨國合作方式,有意願的國家可以依照投入資金比率獲得不同程度的技術轉移和生產合約,而且因為MMA不像F-35牽涉極機密的匿蹤技術,所以跨國合作的進展比較容易執行,目前所知澳洲、加拿大和義大利均已有不同層次的加入。而印度也表達出購買意願,波音將為其開發適用的P-8I型,以汰換印度現役的俄製伊留申38型反潛機,可以預見目前使用獵戶座反潛機的國家都將會是P-8A海神式的潛在客戶。

雲陽/青年日報 96年4月23日 第6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