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艦空中運輸載具 C-2灰狗運輸機

 

 

一、發展沿革

(一)需求背景:自1922年美國將木星號(Jupiter)運煤船改裝成蘭利號(Langley)航空母艦後,美國海軍開始有「航母送補到艦」(Carrier Onboard Delivery)的作戰需求,因此專門負責空中運輸任務,為航空母艦提供所需人員、裝備、貨物及郵件等的運輸機應運而生;目前美國擔負此任務的主要運輸機為C-2運輸機。

(二)C-1運輸機:1955~1988年,美國航母的空中運輸由格魯曼公司生產的C-1商人(Trader)運輸機擔任,該機是由S-2追蹤者(Tracker)反潛偵察機改裝而成,可運載9人或1,600公斤物資。越戰期間,部署於太平洋的美國航空母艦多由C-1支援「航母送補到艦」任務。

     然而由於C-1載運量不足,經常需以多架次彌補需求,不但不經濟且易增加戰場的運輸風險,因此自1966年起,逐漸被C-2運輸機取代。

(三)C-2運輸機:C-2運輸機是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自E-2鷹眼(Hawkeye)空中預警機改裝而成,主要是拆掉機背的圓盤天線、將機身加大與機尾加設裝卸坡道,至於獨特的4片垂直尾翼、機翼、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等則保留不變。1964年C-2成功完成處女航,隔年開始量產,並於1973年進行結構補強以延長服役壽限。

(四)C-2A運輸機:1984年美國海軍又添購39架C-2A運輸機,以逐步取代較老舊的C-2運輸機,而在1990年完成交機。C-2A除了對原機體結構與材質進行升級,另有提升航電系統的C-2A(R)型運輸機。

二、性能

(一)機體設計:C-2運輸機為多功能艦載運輸機,為因應艦上短場起降及載運需求,配備2具T56-A-42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起落架採前3點輪式設計,左右為單主輪,鼻輪為雙輪;此外,機翼可摺疊並具備輔助動力裝置,可自行啟動發動機,以便在艦上執行各項任務。

     由於航母跑道長度有限,C-2運輸機會使用彈射系統協助起飛,並裝有捕捉鉤以便落地時勾住攔截索;與一般運輸機不同的是,C-2為了承受彈射起飛時的4G及落地捕捉時的2G重力加速度,乘客座椅採用面朝機尾而非機首的設計。

(二)載運量:機上編制正副駕駛2名、裝載員2名,機艙內除了可運送26人或20名擔架傷患及4名醫護人員,另裝設運輸架及載貨動力絞盤系統,並在機尾加設裝卸坡道,以便在航空母艦上快速裝卸4,530公斤戰備物資,完全符合「航母送補到艦」的作戰需求。

(三)戰績成果:1985年11月~1987年2月的15個月內,美軍共出動7架C-2A與C-2A(R)運輸機支援歐洲地中海戰區,總計運送了909公噸郵件及1.4萬名官兵,發揮強大運輸戰力。此外,在波斯灣戰爭期間,C-2A對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後勤補給作業也提供極大助益。

三、延壽計畫

(一)計畫緣由:C-2A(R)運輸機原始服役壽限為1萬飛行小時,或是1.5萬次航空母艦上落地,預計可服役至2015年。然而美國自2000年後對外軍事支援行動漸趨頻繁,使其服役壽限快速縮短。而為達成美國全球戰略的作戰需求,美國海軍展開C-2A(R)運輸機的延壽計畫。

(二)計畫內容:C-2A(R)延壽計畫預計將36架現役運輸機的使用壽限延長至1.5萬飛行小時,或提升至3.6萬次航空母艦上落地;延壽計畫還包括一系列性能提升,如強化主機翼結構,加裝全球定位系統、導航系統、近地警告系統、飛航資料與通話紀錄器等航電裝備。

     2005年首架完成延壽計畫的C-2A(R)正式服役,第2架於2008年完成,其餘則預計2013年前完成。不過由於C-2運輸機改裝自E-2空中預警機,而E-2預警機已從A型升級至D型,因此美國海軍於2010年修訂延壽計畫,將尚未完成延壽作業的運輸機比照E-2D空中預警機,同步提升性能;而當延壽計畫執行完畢,C-2A(R)的服役壽限將延長至2027年。

四、未來發展

  據聞美國海軍考量到V-22鶚式(Osprey)傾斜旋轉翼戰機的服役壽限為2萬飛行小時,加上具垂直起降功能而沒有航空母艦上落地次數的限制,因此計畫採購48架衍生型HV-22戰機,以擔任艦載運輸、搜救、電戰等多功能任務。然而此項採購方案極可能與C-2A(R)的延壽計畫產生衝突。

  但2010年8月傳出美國海軍與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開始合作一項為期半年的研發計畫,內容為商討C-2A(R)性能提升的各種可行方案。由此可見,美國軍事武器的採購政策是藉由軍火製造商之間的競爭比較,以爭取武器性能提升與壓低產品價格。

 

許邁德/青年日報100年1月7日第7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