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製ka-50攻擊直升機

 

 

        單座戰鬥機發展至今,已有半世紀之久。回顧歷史,單座攻擊直升機卻要待到Ka-50問世方才寫下發展的新頁。直升機駕駛不僅要操縱飛行,還要進行搜索跟蹤目標,發射反裝甲飛彈實施攻擊,功能強大的Ka-50讓駕駛員更加游刃有餘。

一、單座設計,大幅減輕機體重量

Ka-50從研發開始就採單座攻擊直升機的設計方案,主要是為了大幅減輕機體重量。當時,根據蘇軍在阿富汗戰場的作戰經驗證明,攻擊直升機在2050公尺低空接近目標時,只能由駕駛員操縱與導航。因此,Ka-50的機載自動地圖顯示器可協助駕駛員在平地上空3570公尺高度飛行時,以及在起伏丘陵地上空飛行,高度升高到100245公尺高空時,皆能發現4公里外的目標。在這些高度上,駕駛員可毫無困難的單獨操縱直升機並完成瞄準目標。在戰術運用上,Ka-50能對有護航直升機及配合防空火砲和飛彈的敵戰車群進攻。因此,它可與戰搜直升機或地面控制員/目標識別員協同作戰,將戰力發揮於極致。

二、同軸式雙旋翼設計,機動性優異

Ka-50採同軸式雙旋翼設計,優點是氣動特性對稱,機動性佳。驗證顯示,在使用相同發動機的情況下,兩副同軸式旋翼的升力比單旋翼/尾槳設計的升力大12%。氣動力對稱性亦優於單旋翼式,不存在各軸間互相交連的影響,機動飛行時易於操縱。欲改變航向時,更易保持飛行高度,這在超低空飛行與飛越障礙物時尤為可貴,對飛行安全有重要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此旋翼設計需要極高的科研技術,過去一向為美軍生產直升機的賽考斯基公司曾試圖嘗試,最後因無法突破關鍵技術而放棄。ka-50的同軸式旋翼設計可謂匠心獨具,無人能及。

三、無尾旋翼結構,提高貼地飛行安全

因為沒有配置尾旋翼,Ka-50發動機的全部功率都用來驅動主旋翼,提高貼地飛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採新旋翼翼型,翼尖處後掠30度,可降低旋翼高速旋轉時,空氣壓縮對旋翼產生的不良作用;懸停時,旋翼的效率高達80%,使Ka-50能從高速飛行狀態中突然進入懸停,且位置準確,穩定性佳。資深的直升機飛行員曾稱讚說:「Ka-50操作起來比Mi-24Mi-28更靈活,非常適合在山區或城市等複雜地形飛行,安全程度也相當高,甚至180度轉彎時不需降低速度且可側飛。」可見Ka-50優異的作戰適應性,協同地面部隊作戰也能發揮效益。

前蘇聯鑑於在阿富汗戰場上,損失的直升機中有30%與尾旋翼有關,因而Ka-50採用模組化及方便維護的無尾旋翼結構。作戰過程中,不論是尾旋翼的彈傷、異物損傷,或承載的尾桁損傷,或長距離的尾旋翼傳動軸系損傷等皆會對直升機造成戰損。而取消尾旋翼,不僅避免損傷,更能節省尾旋翼所耗的額外功率。

四、外廓尺寸小,降低戰鬥損傷率

Ka-50的駕駛艙採金屬結構,飛行員座艙下方有前起落架艙,可發揮保護人員的功用,座艙左右也有雙層防彈鋼板。雙層複合鋼板可承受從100公尺發射的俄製23公釐機砲砲彈,前擋風玻璃厚達50公釐,能承受12.7公釐機槍彈和砲彈破片,側方玻璃性能亦同。Ka-50的油箱有兩層,外層採複合材料,內層採蜂窩結構,萬一被擊中,可藉膨脹起來的複合材料將油箱漏洞封閉,降低危險。

Ka-50可載16枚反裝甲飛彈,Ka-50在旋翼轉動時的全長為16公尺,因外廓尺寸小,雷達、目視識別特徵就小,便於隱蔽;受彈面也較小,戰鬥損傷機率也可降至最低。

五、首開「駕駛彈射救生系統」之先河

Ka-50首創使用駕駛員彈射救生系統。在此之前,直升機的主要救生配備是耐墜措施,通過起落架、機身、座椅的耐墜吸振力保護機組人員。雖保全不少生命,但畢竟駕駛員處於挨摔的被動狀態,也造成許多人嚴重傷殘。

彈射救生系統是主動救生措施,直升機設計之所以一直未採用,主要障礙就是飛轉旋翼。前蘇聯花了整整7年成功研究出K-37零火箭彈射救生系統,該系統裝可在零高度和零速度的情況下進行彈射救生。駕駛員一旦啟動旋翼槳葉葉根處的爆炸螺栓,使兩副旋翼上的六片槳葉脫離槳轂飛走,座艙蓋隨即飛離座艙,位於座椅後背的彈射火箭點火,駕駛員連同座椅一起彈離座艙。但啟動彈射救生時,須遠離友機150公尺以上,否則散落的旋翼葉片可能傷及友機。

六、全機身裝甲保護以提高存活率

Ka-50的實際表現極為重要,對單座駕駛、同軸式雙旋翼與彈射救生設計的前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Ka-50攻擊直升機上裝有一門口徑30公釐的2A42型可移動自動機砲,可帶砲彈280發。該機砲除能水平移動外,亦能有限的上下移動,而為消滅遠距離(15公里)目標,可掛載有X-25MJI半主動雷射導引空對地飛彈,或24P-73型中距離空對空飛彈,或816枚近距離空對空飛彈。

  Ka-50是目前公認最適合直升機空戰的戰鬥直升機,分單座型與雙座型(Ka-52)。全機身均有裝甲保護,尤其座艙、發動機及油箱等部分更是加強裝甲等級,存活性遠優於一般攻擊直升機。

  涵/青年日報97年1月7日  第3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