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爆炸彈「BLU-82」

 

羅臻

「中國的空軍」九十一年八月號,第747期

美軍日前在空襲阿富汗的行動中再次使用BLU-82型高爆炸彈,該款炸彈雖非新武器,但在對付地下洞窖的目標,卻仍有一定的效果。根據「詹式」防衛週刊的報導,美國空軍特殊作戰司令部所屬的MC-130「戰爪」改良型力士運輸機,就曾在上述任務中,於托拉波拉投擲一枚重達一萬五千磅級的BLU-82,外界將這型炸彈稱為「上等裁刀」和「大藍」(意指物超所值)等別名。英美聯軍作戰部執行主任、美國海軍中將史塔佛賓(John Stufflebeem)也在二○○一年十二月九日的作戰簡報上,向新聞界透露了以上的內容。

 

當時,阿富汗山區陡峭的山壁面中,據研判窩藏了許多「蓋達」恐怖組織的領導人,這對美軍作戰參謀,構成難度甚高的挑戰,因為當地每一標定的可疑洞穴,都被山區的岩石所遮覆,這讓美軍不得不想起在一九五○年代,由「山迪亞」(Sandia)國家實驗室所開發,最早是為清除直昇機降落區(HLZ)而製造的這款炸彈。

 

美國軍方表示,BLU-82炸彈爆炸後,將殺傷洞穴中暗藏的人員,還可產生強大的壓力波,但是美國官員們也為是否將這型武器用以對付深入地下洞窖中的目標而有所辯論。

 

據報導,十二月九日的轟炸行動,是美軍在阿富汗第四次使用這型炸彈,先前還曾在塔利班陣地的前線,和「蓋達」組織部隊的據點使用,已造成殺傷和對方精神壓力的雙重效果。

 

報導指出,BLU-82現已停產,但美國官方不肯透露現存有多少枚這型炸彈,但有消息指出,美軍共計製造了二百二十五枚這型炸彈,且仍「有限度」的儲存於軍火庫中。

 

這型炸彈當年在越南為清除直升機降落區而製,成為眾所皆知的「拱頂突擊」(Commando Vault)戰術,在一九九○至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中,美軍也曾投擲了十一枚同型的炸彈,對伊拉克軍隊造成極大的打擊效果。

 

但報導也澄清,BLU-82並非如外傳使用油氣空爆的方式,而是爆裂出膠凍狀的熱泥漿以殺傷目標,這種技術也讓部分美國官員再行評估這類型的炸彈(如同系列的BLU-72型)是否該重新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