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現況

 

 

自戰鬥機問世以來,敵我雙方空中交戰以機槍對決,比的是飛行纏鬥技巧與射擊精準度,誰能比對方更勝一籌,就可以掌握致勝先機,擊落敵機。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戰鬥機的發展更為先進、科技化,戰鬥機的機載武器已非僅有單純的機槍,機砲與飛彈漸成主流。時至今日,無論空對面、空對空飛彈均是各式戰機的主要武器,其精準度與火力的提升更帶給敵方極大威脅與壓力。

空軍的任務以空防為主,為因應制空作戰需求,空對空飛彈仍是戰機的打擊主力。空對空飛彈依據射程,大致區分短程空對空飛彈、中程空對空飛彈。短程空對空飛彈的射程約在 20公里 以下,包括美製響尾蛇飛彈、俄製R-73飛彈、法製幻象戰機攜掛的魔法二式飛彈均屬代表。中程空對空飛彈的射程介於20~ 100公里 之間,美軍最早問世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是1958年服役的AIM-7美製麻雀飛彈,屬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最大射程可超過 40公里 ,麻雀飛彈的服役開啟中程空對空飛彈的先河,並在服役期間有多次實戰經驗,曾擊落伊拉克戰機。

繼麻雀飛彈之後,美軍再研發出AIM-120中程空對空飛彈,配備於新一代戰機,精準度更高,射程更遠。而在非美製的中程空對空飛彈中,法系戰機攜掛的雲母飛彈及俄製新型R-77飛彈均是當今知名度極高的中程空對空飛彈。重要的是,當空戰進入視距外作戰時代,包括AIM-120、雲母、R-77等三型飛彈皆具備射後不理能力,大幅提升戰機的作戰效能。

一、美國AIM-120飛彈

從各項數據與服役表現來看,AIM-120無異獨領中程空對空飛彈的風騷,不僅美國海、空軍廣泛採用,北約相關國家的戰機也是AIM-120飛彈的愛用者。目前已超過1萬2千枚以上的AIM-120系列飛彈量產,大部分都是美國以外的客源。

(一)發展歷程: 1970年代末期,美軍希望獲得具備射後不理能力的新型中程空對空飛彈,使戰機不需再以射控雷達幫助飛彈標定攻擊目標,直接命中。1979年2月,休斯和雷神兩家國防系統公司獲選為Y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原型計畫的競爭者;1981年12月,休斯公司取得研發案。1984年2月,第一批試產型的AIM -120A 由F-16戰機進行試射;1987年9月,超音速試射亦成功。

(二)具ABCD四種型號

1.AIM -120A :由WPU-6/B推進段的固態燃料火箭推進,在發射之前,任務機的射控雷達系統先輸入目標資料設定飛彈內WGU-16/B導引裝置,再啟動初階段自動導引,以歸向技術將它帶至接近目標的錐形波束區。

2.AIM-120B:1994年底撥交美軍,改用一具新的WGU-41/B導引段,其軟體具有再運算的EPROM模組、一具新的數位化處理器及其他電子提升零附件。AIM-120B的非戰術性衍生型有CATM-120B附屬訓練用彈和JAIM-120B測評彈兩種。

3.AIM -120C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P3I(計畫前量產改良)計畫催生了AIM -120C 型飛彈,第一批於1996年撥交美軍。相較於先前的A、B型,C型彈最大不同在於改用較短的彈翼和擾流片,這項改變讓它不僅能攜掛於F/A-22戰鬥機的機腹武器艙內,也能同樣搭載於其他AIM-120的戰鬥機上。AIM -120C 的導引段提升為WGU-44/B型標準。第一批P3I第二階段的衍生型為AIM -120C -4,於1999年撥交,裝有WDU-41/B彈頭。AIM -120C -5則改用較輕的大推力火箭和新的WPU-16/B導引段,以及WCU-28/B控制段,內為壓縮的電子零組件和反反制提升等性能。AIM -120C -5已於2000年7月撥交美軍。

4.AIM-120D:具有雙向資料鏈、更精確的航行系統、擴大的飛行包絡線,同時增加50%射程。AIM-120D是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共同發展的計畫,預計在2008會計年度將由E/A-18E/F機執行作戰測評。

點選圖片可以看到大張的圖片和圖說!

AIM-120飛彈圖片集錦

美軍工作人員搬運AIM-120飛彈經過飛行甲板

F/A-18大黃蜂戰機發射AIM-120飛彈

一枚AIM-120飛彈正準備安裝於F/A-18大黃蜂戰機上

二、法國雲母飛彈

雲母(MICA)是法國馬特拉公司於1982年發展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法國空軍廣為採用,我國空軍因向法國購買幻象2000-5戰機,當年也向法方採購960枚,並曾經實彈試射成功。因為彈體不大,雲母飛彈的外形看似短程空對空飛彈,卻是不折不扣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有效射程為1 60公里

雲母飛彈長 3.1公尺 、彈徑 0.16公尺 、翼展 0.56公尺 ,彈重 12公斤 ,區分主動雷達導引與紅外線導引兩型。主動雷達導引的雲母飛彈採用與紫苑防空飛彈相同的AD 4A 尋標器;紅外線導引型使用熱顯像導引頭,能透過導引頭或戰機雷達搜尋目標,並鎖定目標。雲母飛彈於1996年正式服役,目前是幻象戰機的基本配備。法國政府鑑於幻象戰機服役已久,決定以Rafale飆風戰機逐步汰換,Rafale戰機將配備何種空對空飛彈,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基本上,法國軍方仍對雲母飛彈的性能深具信心,也認為其有資格成為新一代戰機的武器選項,因此初期仍規畫飆風戰機攜掛雲母飛彈,正常空戰模式可攜掛4枚,最大酬載可達8枚。不過,雲母飛彈的最大射程僅 60公里 ,比起AIM-120R -77 型飛彈的最新構型都可超過 100公里 ,雲母飛彈顯然屈居下風,法國軍方對此亦有所注意。據了解,法國已決定採購由歐洲各國共同研發,歐洲飛彈公司生產,採衝壓推進的流星中程空對空飛彈,裝備在Rafale戰機上,包括EF-2000JAS-39都將配備流星飛彈。

點選圖片可以看到大張的圖片和圖說!

雲母飛彈圖片集錦

配備紅外線導引型雲母飛彈的Rafale M型戰機

Rafale 戰機發射雲母飛彈

幻象2000戰機攜掛雲母飛彈

三、俄國R-77飛彈

為與西方國家的中程空對空飛彈相抗衡,提升俄製戰機的空對空作戰能力,俄羅斯Vympel錦旗設計局於1980年代開始研發類似美製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的R-77飛彈,西方國家稱為AA-12。R-77飛彈與AIM-120、雲母飛彈一樣具備射後不理功能,有效射程範圍達 90公里 ,能夠對付高速機動目標,配備於蘇愷27型或米格29型戰機。

R-77飛彈長約3.6公尺、彈徑0.2公尺,彈頭部位裝有主動雷達導引頭,其改進型為R-77RVV-AE-PD,最大射程可增至100公里以上。就外形來看,R-77的主翼在彈體中段,採十字排列,尾段採網狀彈翼,相當特別,也是十字排列。尾段採網狀彈翼可減少飛彈飛行時的空中阻力,增加速度。正因俄國設計R-77飛彈時就非常重視機動性與速度,一般認為,R-77的極速應超過3馬赫,高空飛行時甚至達4馬赫,足以對飛行目標構成威脅。

基本上,R-77是一款全方位的中程空對空飛彈,即使遭遇複雜的天氣,或敵人實施電子干擾,R-77均有能力通過考驗,遂行攻擊任務。因此,當R-77飛彈問世且正式服役後,確實帶給西方國家不小震撼,各方也想盡辦法要深入掌握R-77的特色與性能,以便思研因應之道。

 

點選圖片可以看到大張的圖片和圖說!

雲母飛彈圖片集錦

R-77飛彈的主翼在彈體中段,採十字排列

R-77飛彈的尾段採網狀彈翼,可減少飛行時的空中阻力,增加速度

Su-30MK戰機發射一枚R-77飛彈

圖:US NAVYMBDAKnAAPO
文:駱涵/青年日報 98330 3


 

1 一枚AIM-120飛彈準備安裝於F/A-18大黃蜂戰機上

BACK

 

2 美軍工作人員搬運AIM-120飛彈經過飛行甲板

BACK

 

3 F/A-18大黃蜂戰機發射AIM-120飛彈

BACK

 

4 幻象2000戰機攜掛雲母飛彈

BACK

 

5 配備紅外線導引型雲母飛彈的Rafale M型戰機

BACK

 

6 Rafale 戰機發射雲母飛彈

BACK

 

7 R-77飛彈的主翼在彈體中段,採十字排列

BACK

 

8 R-77飛彈的尾段採網狀彈翼,可減少飛行時的空中阻力,增加速度

BACK

 

9 Su -30M K戰機發射一枚R-77飛彈

BACK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