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叉反艦飛彈

 

 

提到魚叉反艦飛彈(Harpoon),幾乎可以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形容,除了它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自1980年代兩伊戰爭就開始接受實戰檢驗,幫助當時的伊朗擊沈伊拉克海軍1,350噸級的兩棲支援艦外,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實用性與精準度。尤其,魚叉飛彈射程長達130公里,且具有射後不理能力,絕對是足以決戰境外的優質武器,可有效提升制海戰力。

2010年元月底,美國宣布的最新一波對臺軍售項目即包括魚叉飛彈;過去中華民國空軍就曾在臺東外海實施魚叉飛彈的實彈射擊,寫下全球首度以F-16戰機成功試射魚叉飛彈的紀錄。

一、反艦飛彈改變海戰概念

過去傳統海戰,交戰雙方的作戰艦主要以艦砲對決,誰的艦砲口徑大、火力強,就掌握決勝的優勢。然而當反艦飛彈問世後,海戰的概念改變,艦上火砲已非決勝的武器,反艦飛彈躍居海戰武器的主力,一枚反艦飛彈就可能將一艘船艦擊沈,配備反艦飛彈已成為當時水面作戰艦發展的必要走向。而各主要國家投入反艦飛彈的研發後,反艦飛彈的戰力亦隨著速度、精準度不斷提升而增加。

自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軍的飛彈快艇以俄製SS-N-2 冥河飛彈擊沈以色列驅逐艦艾拉特號之後,海戰宣告進入飛彈的時代。不過,深究反艦飛彈的發展,應起源於蘇聯海軍,因為蘇聯海軍於1958年就配備SS-N-1反艦飛彈,當時美國海軍對於反艦飛彈的概念還很陌生,反倒是瑞士與義大利已意識到海戰型態即將面臨重大轉變,加速進行反艦飛彈的研究工作,義大利更發展出海殺手反艦飛彈。

二、魚叉飛彈躍升海戰武器主力

儘管美國發展反艦飛彈的起步稍晚,但一點也不會對這個海權大國整建海軍戰力造成影響。當第一枚魚叉飛彈於1972年10月20日從P-3C反潛機發射,並成功命中靶艦後,美國海軍的反艦飛彈發展後來居上,以優異的實戰表現與性能縱橫反艦飛彈領域逾25年,因為口碑好、品質佳,全球包括南韓、西班牙、丹麥、埃及等超過20個國家都採購魚叉飛彈;我國於1993年也向美國採購首批魚叉飛彈,配備在濟陽級巡防艦上,以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發射。 

就實戰經驗來說,美國與利比亞曾於1986年在雪特拉灣開火,當時美國海軍的入侵者式戰機與約克鎮號軍艦以魚叉飛彈聯手將3艘利比亞的巡邏艇擊沈,使魚叉飛彈聲名大噪。之後,魚叉飛彈也在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亮相,再度展現其戰力,讓世人真正見識到魚叉飛彈的高獵殺率與戰場高存活率。魚叉飛彈如同其名,一旦發現獵物,必定精準將「魚叉」刺進獵物身軀。 

魚叉飛彈之所以備受矚目,知名度亦高於其他反艦飛彈,主要在於它能從空中、水面、水下發射,讓敵方船艦必須承受來自戰鬥機、水面艦及潛艦等作戰載臺攻擊的壓力。空射型魚叉飛彈以AGM-84編號、艦射型為RGM-84、潛射型為UGM-84,雖然發射模式不同,但飛彈基本結構完全相同。 

三、持續改良增加戰力

為提升精準度與獵殺率,魚叉飛彈持續改良。1982年6月,美國海軍採用第一批改良的先進型魚叉飛彈,型號為Block 1B,可低空飛向目標,增加目標船艦的防禦難度;至於更先進精準的Block 1C亦於1984年撥交美國海軍使用,使用狀況良好。

魚叉飛彈的發射模式,通常是將目標的方位與距離資料在發射前先行輸入飛彈的數位電腦內,由載具與目標的距離選擇尋標器掃描方式,在飛彈已貼近目標時,尋標器開始運作,避免敵艦的電戰系統偵獲飛彈的掃描電波,降低被反制的機率。若只掌握目標方位,但無正確距離資料時,例如遠距離目標,則採用另一種發射模式。通常以此模式發射,尋標器在巡航時就已打開,並向左、右45度角掃描,在慣性導航期間,掃描一段時間後,若仍未發現目標,即轉換成預先設定的掃描模式,如果再沒發現目標,則啟動自毀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魚叉飛彈的尋標器一旦鎖定目標,Block1A型會爬升至1,800公尺,由上而下以30度角衝向目標;Block1B則以水平方式攻擊敵艦;Block1C能預設三個轉折點,飛彈不須以直線飛行方式奔向目標,而能在轉折點轉彎,增加戰術運用彈性。

Block 1C除能在轉折點改變飛行路徑外,也能修改飛行高度,並變換主動雷達尋標器開啟的時間或距離,發射載臺並能視海象及目標大小、防禦能力等,改變終端攻擊模式,有貼海與爬升再俯衝兩種可選用。如果必須閃避地形或沒有敵意的目標,也可設定讓飛彈發射初期先以較高的高度巡航,躲過障礙後再以較隱密的貼海飛行方式進入終端搜索階段。

四、整合高科技 朝多功能發展

Block2是魚叉2000系列,射程約152公里,主要是將Block 1C改良為反艦、陸攻雙用飛彈,為達成這項目標,導引方式整合:一、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GPS/INS),用以增加導航精準度;二、資料鏈系統,用以更新目標資料;三、目標選擇及辨別能力,可以選擇特定目標加以攻擊,不會受到鄰近目標影響;四、雙用尋標器,重複攻擊能力。

Block2的導引裝備整合兩種波音公司產品的精華,一為遠距陸攻飛彈(SLAMER)的GPS天線及接收器、任務電腦及軟體;二為聯合直接打擊彈藥(JDAM)的低價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GPS/INS)。

魚叉Block2較受好評之處在於能攻擊沿岸及港口內的海上、陸上目標,一般反艦飛彈在一望無際的海上運作,並不用考慮沿岸及陸上地形回波對尋標器的干擾,所以也沒有「鑽」進港內攻擊敵艦及岸上設施的能力,魚叉Block2飛彈卻改變了反艦飛彈的單一功能,使敵人軍港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隨著武器功能的日新月異,未來海戰將從寬廣的海域延伸到港灣內及近岸的陸地上。

當攻擊陸上目標及港口內船隻時,GPS/INS系統使Block2飛彈能擊中特定瞄準點,226公斤重的高爆破片彈頭對岸防陣地、防空飛彈陣地、機場、港口設施及船隻都具有相當的殺傷力。

執行傳統反艦任務時,不管目標位於寬廣的大洋或雜波極強的近岸,GPS/INS系統都能利用射控組資料庫中原有的海岸地形資料,大幅提高中途導引的精確度,使得操控者能在島群、近岸或船團中辨識特定目標。即使在離陸地非常近的海岸,Block2飛彈均能維持高命中率。基本上,Block2飛彈在船團及近岸辨識特定目標的能力,較Block1系列增加90%。

從性能、運用性、精準度等面向審視魚叉飛彈,這款使用超過25年的制海武器憑藉實力歷久不衰,甚至精益求精,符合新世紀初期的海戰需求。

點選圖片可以看到大張的圖片和圖說!

魚叉反艦飛彈

圖為武掛人員為出勤戰機掛載魚叉飛彈

魚叉飛彈持續改良,整合高科技技術,朝多功能發展

魚叉飛彈能攻擊沿岸及港口內的海上、陸上目標

1972年10月20日,一架P-3C反潛機發射首枚魚叉飛彈,之後魚叉飛彈便成為P-3C反潛機的攻艦利器

空射型魚叉飛彈編號為AGM-84、艦射型為RGM-84、潛射型為UGM-84;儘管發射模式不同,但飛彈基本結構卻完全相同

魚叉飛彈能從空中、水面、水下發射,讓敵方船艦須承受來自戰鬥機、水面艦及潛艦等作戰載臺攻擊的壓力

谷越/青年日報 9989日第3

圖/U.S.NAVY


1 圖為武掛人員為出勤戰機掛載魚叉飛彈

 BACK


2 魚叉飛彈持續改良,整合高科技技術,朝多功能發展

BACK


3 魚叉飛彈能攻擊沿岸及港口內的海上、陸上目標

BACK


4 1972年10月20日,一架P-3C反潛機發射首枚魚叉飛彈,

                          之後魚叉飛彈便成為P-3C反潛機的攻艦利器

BACK


5 空射型魚叉飛彈編號為AGM-84、艦射型為RGM-84、潛射型為UGM-84;

          儘管發射模式不同,但飛彈基本結構卻完全相同

BACK


6 魚叉飛彈能從空中、水面、水下發射,讓敵方船艦須承受來自戰鬥機、

          水面艦及潛艦等作戰載臺攻擊的壓力

 BACK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