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長沙大捷的意義與啟示

【吳昭平/國防大學共同教學中心中校教官】

一、前言

2005年適逢「抗戰勝利60週年」,回顧這段歷經8年時間全民浴血奮戰終於擊潰強敵日本的戰爭,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事實上,在抗戰進入中期階段之後,日軍的攻勢作戰的力量已逐步地衰退,國軍抵禦能力則逐漸增強,最後中日雙方,以爭奪湖南省會長沙及附近要地,做為中日兩國軍事對抗的平衡焦點所在。

19391941年間,中日雙方均處在戰爭的長期相持階段,日軍為解除中國大陸第9戰區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和策應「南進」(指向南洋)及太平洋方面的作戰,遂先後發動了三次攻略長沙的作戰行動,且均遭我守軍予以痛擊,這就是在中華民國抗日戰史上,最為值得紀念的三次長沙大捷。

二、會戰經過

(一)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9月中旬,日軍以10多萬兵力,在艦艇、飛機的支援下,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面向湖南省長沙發動進攻。第9戰區薛岳指揮18個軍約20萬兵力參戰,利用贛北、鄂南、湘北的有利地形節節狙擊,並以有力部隊側擊、逐個擊破的戰術,挫敗了日軍的進攻。至10月上旬,日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北敗退。此役敵傷亡達3萬餘人。

(二)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9月,日軍第二次進攻長沙。這次戰役中,日軍集結約12萬人,兵分兩路。我第9戰區在正面逐次抵抗,將日軍主力誘往長沙東北和東面山地的既設陣地前進行打擊;同時以7個軍的重兵集團威脅左翼日軍的側翼和後方。在戰役進行中,日軍一度佔領長沙,但隨即被我方反攻奪回。我軍即轉入追擊和截擊,日軍狼狽逃竄。同時,乘日軍在漢口附近兵力空虛時,我第5、第6兩戰區部隊向漢口以西一線的宜昌及荊門發動反攻。會戰結果,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其中僅在長沙附近就遺屍1萬多具,日軍不得不於10月中旬撤回原陣地。

(三)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12月,日軍第三次進攻長沙,調集兵力12萬多人。第9戰區投入戰役的兵力有13個軍,約17萬人。1224日,日軍強渡新牆河向南進犯;渡澇刀河後,於194211日向長沙猛攻。我長沙守軍利用既設工事,連續擊退日軍3天的猛攻。日軍攻擊屢遭挫折,死傷慘重,且糧彈將盡。這時我置於長沙外圍的部隊,向長沙實施合圍。日軍不得不下令分路突圍。我軍乘勝堵擊、側擊和尾追,擴大勝利戰果,取得了長沙會戰大捷。此役,共斃傷日軍約5萬人。

三、三次長沙會戰對戰局的影響

(一)打破日軍「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的迷夢:抗戰以來,湖南因平、津、滬、京相繼淪陷,各地難民相繼湧至,不僅為兵源及工業資源取給之地,且以歲稔年豐,為我國抗戰穀倉。日軍既已攻得南昌、武漢,為求達其「以戰養戰」,打擊我抗戰實力,而視長沙為必得之戰略要地。19399月中旬開始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是歐戰爆發,日本設立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以後,第一次對國軍採取的大攻勢。此次會戰,我軍所以致勝的最主要因素,乃是作戰指導的正確。

                    綜觀此役,為武漢失陷後,第一次的勝利,不但穩住湖南省,以為抗戰基地四川右翼的屏障,而且打破日本「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的迷夢,更加堅定了全國人民對日抗戰必勝的信心。經此戰役之後,日軍在我華中幾乎不能得逞,且時值歐戰爆發,東西戰場合一,敵勢愈孤,乃轉而加強對東南沿海的進擾,圖由南方海口進犯川、滇內陸,至是年年底於是有桂南會戰的爆發。然日軍終無法改變其在中國大陸戰場,深陷泥沼而不能自拔之命運。

(二)牽制日軍在中國大陸戰局的進展:19414月上高會戰日軍慘敗之後,我軍愈強,敵軍日弱的事實,已昭於世,國際視聽因以大變,及623日蘇德戰爭爆發,世界反侵略集團與侵略集團的壁壘,愈見鮮明,英、美援華制日之行動亦更趨積極。中英、中美借款既告成立,美國並宣佈派軍事代表團東來,同時又禁止飛機、汽油輸日,封鎖日本國外資金。當此之時,日軍正徘徊於「北進」、「南進」歧途,窘境益甚,恐我軍乘機反攻,故不惜孤注一擲,糾集南、北戰場精銳,大舉進犯,冀圖擊滅我野戰軍,粉碎我反攻企圖。併圖以佔領長沙重鎮,確保武漢,獲取中國戰場的勝利,來增加對美國談判的聲勢。

                    因此,依照當時日本的戰略規畫是,攻下長沙,太平洋戰爭或能避免,或延遲發生;反之,未能攻下長沙,則美國在談判上就不會讓步,太平洋戰爭,自是不可避免,所以太平洋戰爭的和戰與否,就繫於長沙的第二次會戰。惟此一陰謀企圖為我軍識破,在軍事最高當局戰略、戰術作為的正確指導之下,有效牽制敵軍兵力轉用,最後終將敵主力圍殲於長沙近郊,是為日軍長沙戰役又一次的挫敗,亦為其在中國戰場的攻勢進展增添不利變數。

(三)扭轉反軸心盟國正視我孤軍奮戰的決心與意志:遠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以前,國際自由陣營對我孤軍抗日,並未寄予厚望與充分的協助,及至日軍貿然實行南進政策,發動太平洋戰爭,遂使日本侵華戰爭,演變成世界大戰的一環,中國才得以由單獨抗戰轉變為與盟軍併肩作戰。由於日軍擴張軍力野心未減,且冀圖扭轉其在華南不利戰局,遂又再度向我長沙發動第三次攻勢。惟此役係為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在中國大陸戰場的第一次攻勢,也是同盟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一連串失敗中,首開勝利的紀錄。當時,英國泰晤士報社評說:「12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的勝利,係華軍的長沙大捷。」另倫敦每日電訊報也說:「際此遠東陰霾密佈中,惟長沙上空的雲彩確見光輝奪目。」

                    蔣委員長也說:「當我軍在上海、南京、漢口撤退時,各國人士對我諷刺,實難忍受。」及太平洋戰爭掀起,「日本經略南洋,可謂戰無不利,攻無不克,而獨在長沙之役,受到最大的慘敗。於是英、美政府及其輿論方知日寇之強,乃反映我國之不弱,公認我5年抗戰的艱難,非若其預期之易也。」足見此次長沙大捷,乃抗戰以來,我國孤軍奮鬥之實,至此終得英美盟邦肯定與正視,進而奠定我在同盟國中居於四強之列的地位。

四、對國人應有之啟示

(一)備戰才能止戰:縱觀歷史的發展,追求和平是人類共同的願望。然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和平來自實力」、「備戰才能止戰」,而導致戰爭的最大罪惡則是軟弱。因此,我們無法被動的期待戰爭不要發生,而必須以主觀的作為與力量,來預防戰爭,消弭戰爭,全力投入軍經建設與國家發展,才能嚇阻敵輕啟戰端,確保國家安全。

(二)精神意志力量無可取代:抗戰勝利的關鍵,貴在精神與意志力的凝聚,與全體軍民同胞皆能萬眾一心,時時抱定為國犧牲的決心與意志有關。尤其在抗戰的前4年,我傾全國之力堅持到底、獨力抗戰,最後終在三次連戰皆捷的長沙戰役後,才獲得盟邦的奧援,這個史實,說明了自助人助的道理,也對全民團結自強,方能抵抗敵人侵略野心,維護國家安全,做了最佳的詮釋。

(三)建立全民國防共識,厚植整體戰力:抗日戰爭是一場集國家人力、物力總動員的戰爭,也是整合了政、軍、經、心建設為一體的「總體戰」,它說明任何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戰事,必然是國家整體力量的投入,任何人都有責任,任何人亦無法倖免。因此,面對中共不放棄武力犯臺之意圖,國人絕不能將國家安全寄望於敵人的善意,也不能迷惘於兩岸交流的商業利益,而必須洞悉中共對我意圖,提升憂患意識,積極建立「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國防共識,強化各項民防演訓,蓄積厚實的整體戰力,進而提振全民防衛作戰意志,才能弭患於無形。

五、結論

        長沙三次會戰,我守軍充分發揮奮勇抗敵的精神,一再攻挫日軍銳氣,終使其在中國大陸戰場上,不得不走向敗戰的命運。撫今追昔,更應記取抗戰教訓,深切體認「安全是確保國家發展唯一的途徑」,惟有抱持「毋恃敵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毋恃敵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信念,才能有效嚇阻敵人進犯野心與意圖,奠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基。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