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一戰定江山  千載有餘功

一、戰前情勢

民國47823日下午630分,中共對金門諸島展開激烈密集的砲擊,掀起震驚中外的「823臺海戰役」。自民國42年韓戰結束後,中共即積極部署重兵於東南沿海,並於44年奪取一江山島。47年夏天,中共持續在金門、馬祖對岸增兵,國軍早已嗅到戰爭氣息;8月俄國領導人赫魯雪夫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提早結束會談,當時的軍事評論家即預言,「赫毛會談」是為侵臺作準備。82日國防部發佈米格17型戰機一師已進駐澄海機場;85日又再證實中共潛艦在廈門活動;6日發佈中共軍機進駐龍溪機場,東海艦隊主力南移至舟山群島。我國防部隨即正式宣佈臺灣進入緊急備戰狀態,並在金、馬日夜加強防務,戰爭氣氛一觸即發。729814815我軍與共軍發生空戰,8月中旬古寧頭等地發現佯裝投降者日多,戰前敵軍向我心戰喊話日益頻繁,終於在823日發動全面性的侵襲金門戰爭。

二、戰爭經過

23日下午630分,金門當面共軍各型火砲約340餘門,以奇襲方式,同時向我金門防區實施瘋狂射擊,在2小時內落彈達57千餘發,金防部三位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傷重不治而殉國,正在金門視導的國防部長俞大維,也不幸頭部輕傷。但國軍官兵仍沈著應戰,不畏犧牲,英勇迎敵,並予敵重創,計摧毀敵砲279門、砲陣地97處、掩體102座、營房5座、油彈庫25座、雷達站1座。

106日中共在我軍砲火反壓制下,不得不宣佈「基於人立場,對金門停止砲擊7天」,至1025日又宣佈「對金門每逢雙日停止砲擊」,自此展開「單打雙不打」的騷擾技倆,這場戰火蔓延至48113日後,即無大規模的砲戰。

三、戰爭結果

金門群島包括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及其他小島,總面積153平方公里,除了落下474千餘發砲彈外,還有30萬名共軍攻島,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彈3,100餘發,創下世界戰史上彈著密度最高的紀錄。綜觀戰役全程,國軍計擊沈敵魚雷快艇20餘艘、大型砲艇2艘,擊傷敵魚雷快艇4艘、大型砲艇2艘;空軍則在12次空戰中,擊落米格17型機32架,另擊傷及可能擊落13架。

當時國軍在金、馬外島防區部署10萬精兵,在空中方面,有空軍以寡擊眾、以少勝多,掌握空優;在海上,則有海軍艦隊在料羅以兩棲運補外島守軍,有效突破敵軍火砲封鎖;加上金門守軍沈著應戰,憑著精良戰技、高昂士氣和過人膽識,在反砲戰中有效壓制共軍砲擊,同時也突破中共對外島的火力封鎖,掌握臺海局部空優和海優,於是締造823臺海戰役全勝的局面,徹底粉碎中共武力犯臺的迷夢。

四、戰爭啟示

「一戰定江山,千載有餘功」,由於823戰役的勝利,終使對岸無法越雷池一步,不但確保臺澎防衛作戰固若金湯的前哨島嶼,更增加了100浬以上的戰略縱深,確保臺灣海峽制空、制海權,進而開啟中華民國存亡絕續、轉型發展的重要扉頁。

回顧823砲戰光榮歷史,國人應有居安思危的啟示,全力支持國軍建軍備戰,建立可恃戰力,因為「真正的戰爭始於開火之前,最後的勝利取決於準備之日」,全民應秉持同舟一命的精神,創造臺澎防衛作戰有利態勢。

蕭介雲、黃進福、陳華興╱青年日報95823日第3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