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戰爭相關報導

 

淺談美伊戰爭淵源

 
 
 

1990年--

自海珊出兵科威特後開始,美國政府及國內主流輿論便一致傾向於將海珊政權妖魔化。

 

1998年--

克林頓政府時代,美國國會便已通過解放伊拉克法案,以立法形式確立美政府有推翻伊拉克海珊政權的法律責任。而2003年白宮決策核心高層就有當初主戰的鷹派人物,如副總統錢尼和國防部長菲爾德。

 

2001年--

911事件發生幾天後,美國總統布希就批准了攻伊計畫,並公開將討伐對像由恐怖行動執行者擴大為恐怖計畫支持者。阿富汗戰事未結,美國便開始配合輿論,為伊拉克解放行動造勢。

 

2002年--

11月,美國推動安理會通過1441號決議案。按美國對該決議的理解,如伊拉克有實質性違反,美即可不經安理會授權,對伊動武。

 

12月底,美軍開始大規模向波斯灣地區調兵遣將。美國國會亦透過了授權對伊動武法案,將開戰權完全授予布希總統。

 

2003年--

128,布希總統在每年一度的國情咨文中明確昭告世人,對伊採取行動的時間就在幾之內。

 

25,美國務卿鮑爾向安理會報告伊拉克實質性違反安理會決議的罪狀,並否決了安理會對伊實施武檢的成效。

 

317上午,英國駐聯合國代表宣佈,美、英、西將不尋求聯合國安理會對授權動武提案的表決。至此,安理會為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的努力宣告失敗。

 

318晚上,布希對全國演說,並對海珊及其黨羽下最後通牒,限令其在72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否則期限一到,戰爭即將開打。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