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行城鎮戰的謀略與作為

【陸軍聲╱國防大學陸軍學部教官、青年日報94522日第3

一、前言

        關於「城鎮戰」,另一軍語為「住民地戰」,就廣義言,住民地所涵蓋的範圍較廣泛,舉凡有人群居住的地區,如小漁村、小村落、大村落、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大都會等,都可以稱之為住民地地區,而在此地區發生的戰爭行為都稱為「住民地戰」。城鎮戰的定義範圍則較窄化,建築物及人口密度必須到達一定程度,否則不成立。此二者之間不應混淆,無論美軍或共軍,在城鎮戰、住民地作戰及村落戰鬥是有明顯的區隔與作戰方式,不能以偏概全。

  從早期的攻擊堡壘要塞到近代戰爭的攻城略地,軍事行動都是城鎮戰的形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有40%的戰鬥發生在城鎮居民區;二戰後美軍所進行的軍事行動有90%都是針對城鎮地區,車臣戰爭俄軍90%的傷亡發生在格洛茲尼城中,緊接著的波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兩次車臣戰爭、美軍突襲利比亞、索馬利亞戰爭,都是在城鎮所進行的軍事行動。

  特洛伊木馬屠城計是古代西方很典型的城鎮戰戰例,運用謀略來攻城略地,似乎是城鎮戰不變的法則。諸葛孔明的空城計,成功的欺騙了驍勇善戰的司馬懿,也是謀略至極。謀略與用計是城鎮戰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城鎮戰的例證

(一)史達林格勒之戰

城鎮戰著名戰史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之戰,德軍發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動用了80萬兵力欲奪下代表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城,而蘇軍動員了全市軍民在城內外一共構築了四道野戰防線,有效的阻絕遲滯了德軍攻勢。該城的軍事地理位置極為不利,位於伏爾加河西岸的這處工業城,狹長的城鎮緊鄰著河岸發展,該區連一處瞰制地形都付之闕如,然而在蘇軍及當地民眾的齊心一力之下,將入侵的德軍幾乎完全殲滅。

(二)車臣格洛茲尼戰爭

車臣(Chechnya)格洛茲尼(Grozny)戰爭時,車臣反抗軍每每都能擊退俄軍,其主要戰術為:車臣軍編組小分隊或戰鬥隊,最小單位為45名戰鬥員,各攜帶輕型的槍榴彈、機槍與反坦克武器等,保持機動性,大量運用甚至是女性狙擊手造成俄軍的心理恐慌。於各主要的道路上大量佈雷,造成俄軍機甲部隊嚴重戰損。反抗軍盡量避免在俄軍的兵力與傳統部隊軍佔優勢時與之交鋒,就是採取避實擊虛的方式在城鎮中戰鬥。

(三)第二次波灣戰爭

第二次波灣戰爭,英美聯軍進入巴格達城幾乎找不到伊軍,但在處理法魯賈城(Fallujah)時卻遭受前所未有的傷亡及戰場壓力。

該城位於伊拉克最大的安巴爾省境內,在巴格達以西約60公里處,人口約30萬左右,約95%是遜尼派(Sunni)穆斯林,是遜尼派聚集的重要城市之一。幼發拉底河依城而過,200多座清真寺散落在其間,有「清真寺之城」的美譽。所居部族(clan)強悍勇敢,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和根深柢固的復仇觀念。當地居民當初在美國推翻海珊政權時雖然曾歡呼過美軍,但在耳聞目睹美軍虐囚及濫殺行為後。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抵抗運動隨之興起。而美軍堅決鎮壓的強硬手段,又導致更多該城居民的傷亡,激起更多的反抗。

  未來的作戰發生大規模登陸作戰機率是微乎其微,就我國的地理環境及所處的國際局勢,共軍若決定動武必定會壓縮軍事行動所需時間,也就是力求「速決」,但我若採相同的戰略將無法發揮地理之利,一旦決定動武,將所有戰力投注於灘岸一線非上策,誘敵深入我城鎮之中,以「持久」對抗「速決」,是城鎮戰中居防守一方必要掌握的「戰略手段」,戰史例證不斷證明,惟有如此,才有勝算可言。

三、城鎮戰成敗的關鍵因素

(一)六項關鍵因素

城鎮戰勝敗的關鍵因素包括有:

1.「全民皆兵、全民國防」的作戰動員。

2.「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決心。

3.「小分隊分散式」的作戰編組。

4.「機動靈活」的通信能力。

5.「獨立作戰、彈性運用」的狙擊手。

6.「分散預置、永不枯竭」的物資補給等。

(二)狙擊手是城鎮戰的「戰力倍增器」

狙擊手的訓練及運用至為重要,史達林格勒城鎮戰、車臣格洛茲尼之戰都是充分的運用狙擊手最佳例子。在城鎮戰中,狙擊手對攻擊的一方是一項巨大的實體及心理的傷害。狙擊手可說是城鎮戰的「戰力倍增器」,而對抗狙擊手唯一的方法,就是另一個狙擊手。

車臣戰爭,俄軍在正規步兵部隊中,狙擊手佔有相當高的比例,將狙擊手與步兵併編,不是將其擺在第一線;相反的,車臣狙擊手巧妙選擇狙擊點,迫使俄軍必須分兵搜捕狙擊手,不過從未得逞。原因之一是狙擊手位置往往由步兵火力掩護,使俄軍無法接近。因此國軍在各級部隊中也應有相當比例的狙擊手訓練及裝備,才足以在城鎮戰中發揮效果。

從近代的戰史觀察,城鎮居民面臨斷水斷電的生存困境,若無維生的基礎訓練及堅強的意志,絕難達成防衛任務。

(三)掌握新聞媒體的傳播力

現代戰爭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新聞媒體的傳播與滲透力,以法魯賈城鎮戰為例,美軍亦是用盡辦法控制、封鎖所有對外的媒體,但即使如此,網路上還是可以見到許多現場的影音檔,及阿拉伯國家所製作的反美宣傳網頁,可以見到許多與西方媒體完全不同的報導,當然真實性與正確性有賴觀察者的彙整、分析與判斷,也正因為如此,戰火可以炸毀城鎮建築、消滅武裝人員,卻無法封鎖四處滲透的媒體,因此,掌握媒體報導對我有利的各種訊息,無論是對部隊士氣、平民意志、國際支持都絕對有正面的影響與效果。

(四)城鎮戰的準則

美國陸戰隊在伊拉克戰場上所獲得的教訓,已納入城鎮戰準則中,陸軍也將所獲的經驗納入城鎮戰準則中。陸軍的城鎮戰準則在「伊拉克自由作戰」期間不斷進行修改,以適應現代城鎮作戰所需。我方在此一領域準則有學習的空間,企望藉由美軍實際作戰經驗來不斷的修訂。另在演訓方面,缺乏有必要集中城鎮演訓相關數據的建立,以適應未來戰場所需。

四、城鎮戰的考量因素

(一)城鎮戰難在軍、平民的結合

城鎮作戰最難之處在於軍、平民的結合,過往的城鎮戰區分傾向於單就建築物或公共建設為主體,可是城鎮內的主體卻是居民。因此,若就地理性質而言,應著重於居民生活方式的觀察;就行政畫分而言,可利用各戰力綜合協調會報掌握;就人文地理區分,生活形態與價值觀則是重點;依用途性質區分,則應掌握各項戰略物資;依族群區分,則應鼓勵族群團結意志,齊心抵抗,絕不放棄家園為最終目標。不變的原則就是激起全民保鄉保產的情緒,凝聚全民作戰意志。而以當前國內情勢而言,最忌為敵以任何意識形態所畫分,而相互排斥、對立,防敵所利用。

(二)強化城鎮戰的各項裝備與作戰訓練

目前各國地面部隊已更重視並強化在建築物與城市內遂行任務之各項裝備與作戰訓練,以因應維和行動與作戰任務的雙重需求。

目前,歐洲與北美各國陸軍已採用雷射戰術交戰系統進行實兵對抗演練,並將其列為標準訓練課程,中東與太平洋地區各國陸軍也已開始採購此種訓練器材。美軍在伊拉克境內幾次的城鎮戰中,證明了一支規模更小、部署更快速的高技術作戰部隊的有效性。一支小規模、機動靈活的部隊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和高技術的通信裝備可以攻擊敵方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中心。但即使如此,對於抵抗意志堅強的反抗組織,這樣的作戰部隊於城鎮戰中也無法獲得決定性的戰果。

(三)城鎮戰的重點是「人」

城鎮戰的重點不在於城鎮的種類、形式、大小、或是行政首府所在地、軍事指揮地區、新聞電視臺、甚至是橋樑、涵洞,而永遠是在「人」身上。因此,臺澎防衛作戰成功與否,在城鎮中的「居民」與運動中的「軍隊」整合,就是關鍵。試著反向思考,共軍對我行軍事行動目的在於達成政治上的企圖與目的,最後將臺灣正式納入管轄。

但是,為減緩對臺軍事行動中所造成的衝擊與殺戮,更為了日後的統治與安定著眼,在軍事行動時必然盡量不傷及無辜平民。畢竟臺灣在地理上不與中國大陸連接,軍事行動時大量的殺戮行為對日後的統治會產生極度不良的後果,又因為城鎮作戰無法避免,所以中共必須認真的思考,如何人口稠密地區進行城鎮戰,甚至於城鎮中進行特戰。

五、結論

  我方應積極思考「全民動員,全民作戰」在城鎮戰中的重要性與可行性。城鎮戰必須承受大量的傷亡,是主政者及軍事指揮官必須承受的巨大壓力。倘若我們只以正規軍對抗中共,我們所有的時間與空間是極度有限,如果我們打的不是一場「持久戰」,而是「速決」,在極為短促的時間內要打贏這場戰爭,我們力、空、時的整合就必須達到最大值。

  雖然類似於索馬利亞摩加迪休、車臣、史達林格勒的戰爭對我方軍民而言是極度困難的,但是,若是為了「生存與發展」,在中共軍力不斷的擴張前提下,「全民動員,全民作戰」運用在城鎮中確是必要且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