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大規模戰略轟炸──蛾摩拉行動

 

 

  二次大戰時期,美、英、德、日等國都曾向交戰國都市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行動,藉以打擊對手士氣。早在1940年不列顛空戰期間,英國為反擊納粹對倫敦的大轟炸,曾對德國本土進行一系列轟炸,這些行動的規模都不大,僅屬於騷擾性質,很難達到實質的影響效果,卻可以向納粹宣示英國實力未受破壞,同時也對英國國民宣傳,振奮人心。

  在美國加入歐洲戰場後,自1942年起英國對德國的轟炸行動次數、規模也逐漸密集與提升。其中,4月8、9日對漢堡的轟炸雖然不算成功,卻創下單日單次針對單一目標最大規模機隊轟炸的紀錄,共有272架轟炸機參與該次行動。之後,英國皇家空軍平均每個月都會對德國各地進行轟炸,而工業大城漢堡由於擁有造船廠、U艇碉堡基地和煉油廠等設施,更成為主要的攻擊目標。

一、戰略轟炸――蛾摩拉行動

  1943年7月24日至8月3日,歐洲盟軍以美、英兩國轟炸機輪番對德國發動大規模轟炸行動,目標是工業城市漢堡,其慘烈傷亡在日後被形容為歐洲的廣島。

(一)行動代號:「蛾摩拉」之名源自聖經與可蘭經都提到的「所多瑪」與「蛾摩拉」兩座城市,因為兩城的居民不遵守上帝戒律,犯下許多惡行,結果遭到上帝的懲罰,被天火所毀滅。這次大轟炸的行動代號以此命名,可想見盟軍執行此項任務前,早已預計達成空前的毀滅效果。

     整起作戰由英國皇家空軍與美國陸軍航空隊聯手,英國負責夜間轟炸,美國負責白天行動。轟炸行動在7月24至25日的凌晨約00時57分展開,由皇家空軍第35中隊率先發難,791架哈里法克斯轟炸機和蘭卡斯特轟炸機組成機隊,對漢堡市中心進行50分鐘的轟炸。

(二)新技術導入:攻擊期間盟軍運用H2S雷達協助導航,並導入被稱為「窗戶」的干擾絲和「探路者」機隊兩項新開發技術,降低轟炸機的損失並提高轟炸準確度。首度投入戰場的「窗戶」干擾絲,能有效混淆德國雷達的管制攔截,使盟軍這段期間僅折損12架轟炸機;加上良好天氣和「雙簧管」系統導航之助,轟炸成效良好,致使漢堡市區通訊和道路受到嚴重破壞,阻礙消防人員的調度和消防車的移動,有些房屋大火足足燒了3天還沒有人前往撲滅。

(三)意外狀況:第2天(7月25日)的行動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第8航空軍擔綱,包括第91、351、381轟炸大隊(隸屬第1戰鬥聯隊)和第303、379、384轟炸大隊(隸屬第41戰鬥聯隊)的B-17轟炸機群;由於空中集結失誤,導致只有100架飛往漢堡,於下午約4時40分展開轟炸。這批轟炸機以布洛姆.福斯造船廠和一間引擎製造工廠為首要目標,但因遭遇德軍密集的防空砲火而損失15架,並未對造船廠形成致命的破壞,攻擊引擎工廠的計畫則因濃密煙霧干擾而改成攻擊發電廠,當日轟炸成效並不理想。原定同一天進行的夜間轟炸,由於偵察發現漢堡上空煙霧過於濃密而取消,參與的700架轟炸機改為攻擊位於魯爾工業區的埃森。

     英國皇家空軍於第3天(7月26日)凌晨00時20分進行轟炸任務,但受到惡劣天氣影響,飛越北海上空時遭遇強烈暴風雨,強風使得多數轟炸機不得不拋棄機上大部分的炸彈,只保留少量燒燃彈,故抵達漢堡時只能投擲約2枚炸彈,效果實屬有限。

二、煉獄漢堡市

(一)致命打擊:7月26日,美軍B-17在中午時分攻擊漢諾威和漢堡的U艇碉堡基地。第4天(7月27日)午夜的轟炸是「蛾摩拉行動」的重心,包括74架威靈頓轟炸機、116架史特林轟炸機、244架哈里法克斯轟炸機和353架蘭卡斯特轟炸機等,總計787架轟炸機飛向漢堡集中猛攻,在大約長3.2公里、寬1.6公里的範圍內,投入550至600枚重型炸彈。

     由於漢諾威的消防隊員都被召回,無法支援漢堡的滅火,加上乾燥、溫暖天候助長火勢,使得轟炸成效極為顯著。市區的火焰風暴引發時速240公里的超級強風,溫度高達攝氏800度,火焰高度最高達300公尺,燃燒範圍約21平方公里;港口與運河的水面則因油料洩漏而引燃成為一片火海。火勢持續約3個小時,漢堡遭轟炸的重點區域在炸彈和大火肆虐下形同煉獄。

(二)傷亡慘重:在整起「蛾摩拉行動」執行期間,最大部分的死傷都發生在7月27日。有許多平民是在防空洞躲避轟炸時,因火焰風暴耗盡氧氣造成的缺氧而不幸窒息喪生;還有很多人是被火焰風暴所引起強風吹襲拋離、撞擊而亡。這次的漢堡大轟炸總共造成3萬名以上民眾死亡,約2/3的居民受到此次轟炸的恐怖震懾影響,紛紛逃離漢堡尋求安全住所。

(三)轟炸後期:7月29、30日,英軍再次集結超過700架轟炸機發動攻擊,轟炸範圍是前幾次較未觸及的漢堡北部區域,但因為地圖情資錯誤,重複攻擊之前曾轟炸的地區,所以效果有限。7月31日的轟炸行動則因暴風雨侵襲英國而取消。8月2、3日的轟炸則是依「蛾摩拉行動」規畫,由英國皇家空軍執行最後一趟740架轟炸機對漢堡大規模轟炸任務,但也受到天候不良影響,轉而攻擊其他次要目標。一直到二戰結束前,盟軍仍持續對漢堡進行規模不等的轟炸攻擊。

三、轟炸過後

(一)傷損驚人:「蛾摩拉行動」總共造成漢堡市約42,600人死亡,37,000人受傷,120萬以上居民逃離,250萬棟房屋被破壞。工業產製能量的損失也相當驚人,直到戰爭結束,漢堡始終無法重新恢復原有的工業製造能力。

     納粹對於該次攻擊的規模和破壞相當震驚,據盟軍戰後審問納粹官員得知,希特勒甚至曾表示若再持續有相同規模的轟炸攻擊,德國可能無力再戰。

(二)幾成廢墟:盟軍在「蛾摩拉行動」中累計投入約3,000架飛機,投擲約9,000噸炸彈,之後又對漢堡進行將近70次規模不一的轟炸攻擊;估計在二戰期間,英軍總共對漢堡投擲約22,940噸的炸彈。如此巨量的轟炸,對漢堡市容造成永久破壞,許多古蹟和歷史悠久的教堂等就此從地表消失;戰後漢堡市區完全重整,有些區域再也無法依戰前規模或屬性重建。現今漢堡市區仍有多處廢墟遺址保留當時遭轟炸後的模樣,供人憑弔,記取戰爭教訓。

 

雲陽/青年日報 104年8月2日 第3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