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河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28日爆發後,歐陸主要國家紛紛加入戰局;其中,德國於8月1日、8月3日分別對俄國及法國宣戰,隨即啟動「施里芬」戰爭計畫。「施里芬計畫」是由德國前參謀總長施里芬制定,為了避開俄國與法國兩面夾擊,他將德國主戰兵力集中於西線,並採用「旋轉門」部署方式,把西線大部分兵力放在右翼,通過防務空虛的比利時,突破法國北部邊境。

  施里芬的後繼者小毛奇也採用「施里芬計畫」並略加修改,讓西線左翼與右翼部隊比例較為平衡,但也因此喪失原本「施里芬計畫」中右翼的強力衝勁。相對於德國的部署,法國將兵力集中於右翼(面德國左翼),以求開戰時能大舉攻入亞爾薩斯和洛林(普法戰爭後被奪占的兩省)。

一、戰前情勢

  德、法開戰後,德國右翼兵力快速進軍比利時,希望在一週內突破戰線,卻因比利時軍頑強抵抗,整整拖延2週有餘才攻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同時,法軍固守原本的思考,將第一、第二軍團為首的大多數精銳兵力投入亞爾薩斯、洛林戰場,結果被德國加強過的左翼打得支離破碎。

  8月底德軍占領比利時,近百萬部隊像一把大鐮刀,斜砍入法國境內。德國右翼最右端的部隊是克魯克一級上將率領的第一軍團,轄有高達30萬大軍,作為德軍鐮刀的刀尖,將目標放在法國首都巴黎。德國第一軍團進入法境後,法國大驚失色,法軍統帥霞飛連忙從亞爾薩斯與洛林戰場抽調兵力組成法國第六軍團,準備巴黎保衛戰。法國第六軍團有9個步兵師與2個騎兵師共15萬兵力,但因剛從前線調回,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戰力銳減。其實巴黎周邊還有英國遠征軍,看到德軍勢大,英軍雖出現嚴重怯戰心態,卻也只能靠這幾支雜牌部隊守衛。

二、德軍計畫失誤,法軍有機可乘

  依照德軍統帥小毛奇的計畫,第一軍團應趁勢攻到巴黎周邊,從西側進軍,與其他部隊聯手包圍巴黎,重現普法戰爭時的巴黎包圍戰,迫使法國第三共和政府投降。不過克魯克另有盤算,他認為前線戰場還有更值得攻擊的目標──法國第五軍團,此軍團在德國第二軍團狂攻猛打下已瀕臨潰敗而倉皇撤退,如果他的第一軍團能夠截斷法軍後路,就能消滅法軍相當一個部的有生兵力。

  因此,克魯克下令轉向追擊法國第五軍團,這一轉向讓第一軍團右翼完全暴露在英、法協約軍面前;不僅如此,經過1個多月高強度作戰的第一軍團士兵已疲憊不堪,又接續一連串的追擊行動,不免讓第一軍團重砲單位遠遠落後。

  處於戰爭迷霧中的霞飛沒看見此機會,嚷嚷著要全軍後退,巴黎第三共和政府也開始遷都波爾多。在兵荒馬亂之際,巴黎衛戍司令格利恩將軍注意到德軍敵前轉向,隨即要求霞飛發動攻擊,並親自前往英軍司令部懇求英軍參與進攻;但英軍卻是一副「不感興趣」的模樣。最後格利恩花費整整2天時間才說服霞飛與英軍總司令佛倫奇爵士進行反攻。

三、馬恩河奇蹟

  霞飛原預定9月6日反攻,法國第六軍團前鋒卻在9月5日先遭遇德國第一軍團;待到9月6日,第六軍團展開全面進攻,雙方陷入激戰。

  克魯克發覺右後軍受敵方大兵威脅後立馬改變作戰方向,下令部隊在8日前撤至馬恩河北岸,並全力突破法國第六軍團戰線;然而,此舉使德國第一軍團與第二軍團之間出現寬達50公里的空隙,反讓法國第五軍團與英國遠征軍一部在6日趁機突穿。此外,霞飛也動用法國第四與第九軍團阻擊、遲滯前來支援的德國第三、第四軍團,進而孤立德國第一與第二軍團。

  9月8日,佛倫奇帶領英軍三個軍進一步打開德國戰線空隙,形成包圍德國第一軍團的態勢;德國第二軍團右翼也完全暴露,隨時有遭受包圍的可能,便於9月9日被迫後撤。德軍雖在其他戰線皆占上風,但礙於第一與第二軍團苦吞敗仗,小毛奇在9月10日下令全線停止進攻,撤至努瓦永至凡爾登一線,結束第一次馬恩河會戰。

四、戰後分析

  第一次馬恩河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交戰雙方先後投入超過150萬兵力,其中法軍傷亡25萬人(陣亡8萬人)、英軍損失1萬3千人,德軍則損失22萬人。第一次馬恩河會戰前德軍所向披靡,法、英、比軍都被德軍打得潰不成軍,德國幾乎要贏得戰爭勝利,甚至許多觀察家認為「戰爭將隨巴黎陷落而結束」;但馬恩河會戰卻使德軍陷入僵持和壕溝戰泥沼,打破德無敵神話。

  對法國而言,馬恩河會戰無疑是榮耀象徵,還被稱頌為「馬恩河奇蹟」。其實奇蹟不會憑空發生,若非克魯克敵前轉向的錯誤指令,德軍精銳第一軍團將輕易擊潰法國第六軍團;若非格利恩來回奔走說服霞飛與佛倫奇展開反攻,士氣低迷的協約軍恐將巴黎拱手讓人。

  除檢討戰場第一線指揮官的應變能力,德軍統帥小毛奇修改「施里芬計畫」也是問題,由於西線右翼分散兵力至左翼,讓右翼精兵雖仍能橫掃比利時、直指巴黎,卻太過疲勞使攻勢欠缺臨門一腳。另外,小毛奇也未下達明確訓令給最重要的主攻兵力──最右翼的第一軍團,等到發現克魯克轉向時,在後方的他更來不及要求其「回到正軌」。最後小毛奇因作戰失利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於1916年鬱鬱而終。

    

譚軍逸/青年日報103年9月7日第3版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