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作戰專題系列

 

 

專題系列之一  城鎮戰源起與發展軌跡

專題系列之二  抗日期間的城鎮戰

專題系列之三  共軍城鎮戰訓練與發展方向

專題系列之四  臺澎防衛作戰中的城鎮戰

專題系列之五  英美城鎮戰訓練與發展現況

專題系列之六  解析城鎮戰發展趨勢


專題系列之一

城鎮戰源起與發展軌跡

一、源起

城鎮源起於人群與建物的聚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衝突,當衝突擴大為國家間的戰爭行為時,作戰就成為戰爭中最殘酷的型態之一。「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為最下策,但城鎮防禦自古以來仍是最有利於守方的作戰方式之一。中古時期無論中西方在城鎮攻防上均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守方建城池、護城河、瞭望臺等;攻方挖地道、衝城門、斷糧水等。而城鎮作戰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定的軌跡可循,藉此可歸納出城鎮戰的若干重要因素,這對於現代戰爭而言是不容忽略的關鍵。

二、發展階段

城鎮戰發展可區分為冷兵器、冷熱兵器併用、熱兵器、機械化結合資訊化等四個階段,各有特點也相互關聯,發展迄今有其「變」與「不變」之處。

(一)冷兵器時期:約為西元前2000年~西元960年間,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轉型期,攻防雙方兵力以步兵、弓兵、騎兵為主。短兵接戰以刀、箭、槍、盾為主,攻城器具以拋石機、衝撞車為主。戰術戰法上,攻方以奇襲、強攻、圍困為主;守方則以城牆高築、以城為家、長期抗敵為主。

(二)冷熱兵器併用時期:約為西元960~1840年間,攻防兵力大致與冷兵器時代相同,而兵力多寡是成敗重要因素,守城方常因兵力枯竭被迫投降。兵力以步兵、弓兵、騎兵為主,濱河、濱海城鎮則配有戰船協助攻城。武器裝備方面,攻方以刀、箭、槍、盾為主。器具方面以拋石機、衝撞車加上弩砲、巨型弩箭、巢車,運用火、油、水攻方式攻城;守方以刀、箭、槍、棍、盾為主,配合熱油、滾石、巨石拋投。戰術方面,攻方強調充分準備、靈活運用攻城戰法、攻敵要害;守方則修固城池、儲備物資、建觀測塔、武器射口、加大護城河、建構防禦體系,守城戰術由待敵登城牆後的短兵近戰轉變為火砲、火箭等。此時期特點為強固防禦體系、傳統兵器加火器的「堅城加火器」戰術。

(三)熱兵器時代:西元184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武器從冷、熱兵器並用轉變為全部火器化階段。1910年開始使用機關槍,通信由原來的驛站傳達轉變為電報聯繫。完整現代化編制如軍團、軍、師、旅、營開始發展,兵力由量多提升到質優階段。武器裝備方面,中、大型的槍砲成為戰場主角,破壞效果更明顯,固守城鎮已漸不可行,需藉由堅固工事經營,才能獲得局部安全。戰術以長圍久困、強攻方式,運用火砲猛烈襲擊城池,並炸開缺口,步兵乘勢衝入。兵力以步兵、砲兵、工兵協同,縱深梯次重點部署,經由集中兵力、火力實施重點突破。軍事打擊與心理攻擊、城外與內部策反等手段並用。防禦者利用城郊重要地形構築外圍緩衝區,城內設有前沿陣地及核心陣地。市區以碉堡群結合野戰工事,形成縱深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

(四)機械化結合資訊化時期:進攻方面,先控制城鎮外圍的瞰制地形和接近路線,進而孤立、包圍城鎮,以地面力量為主、空中攻擊為輔,奪占重要地形,掃清外圍守軍。運用遠距離精準攻擊、火力奇襲、攻擊直升機和空軍支援方式,斷敵退路並切斷增援和補給路線,形成對敵城鎮孤立和包圍之勢。防禦方面,以城鎮外圍防禦為重點,建立縱深、多地帶、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以機動力較強的機械化部隊為機動打擊力,對敵實施多路、局部、猛烈的反擊行動,阻敵實施重點突破。空中精準攻擊對衛星導航運用更為依賴,而「城鎮特種作戰」成為重要方式之一。

城鎮戰發展迄今,改變的是城池消失、戰具更精準、戰法更靈活、更依賴科技;不變的是謀略運用、軍民合作、民心士氣維持、戰場經營與整備等,此為防衛作戰的整備重點。

BACK

 


專題系列之二

抗日期間的城鎮戰

抗日期間的城鎮戰以長沙、常德、衡陽保衛戰為代表,在軍民一體、眾志成城的決心下,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一、長沙、常德、衡陽保衛戰

(一)三次長沙大捷:日軍占領武漢後,亟欲打開通向中國西南門戶──長沙,進而直逼重慶。民國28年9月~30年12月期間,日軍三次猛攻長沙均告失敗,傷亡人數達7萬餘人。

1.第一次會戰:民國28年9~10月,國軍第九戰區部隊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與日軍進行會戰。司令薛岳為保衛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30餘個師和3個縱隊,共約24萬餘人參加此役。至10月14日,日軍屢攻失挫,雙方恢復戰前態勢。

2.第二次會戰:民國30年9月,日軍進攻長沙,集結約12萬人,兵分兩路。國軍將日軍主力誘往長沙東北和東面山地的既設陣地進行打擊。戰役進行中,日軍一度占領長沙,但隨即被我方奪回。隨後國軍開始追擊和截擊,日軍狼狽逃竄。同時,趁日軍在漢口附近兵力空虛時,第五、第六戰區部隊向漢口以西一線的宜昌及荊門發動反攻。會戰結果,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日軍於10月中旬撤回原陣地。

3.第三次會戰:民國30年12月~31年1月,第九戰區部隊在湖南岳陽新牆河至長沙瀏陽河之間地區抵抗日軍第11軍進攻;該戰役國軍大獲全勝,稱為長沙大捷。

(二)常德保衛戰

1.會戰經過:常德是第九戰區的戰略要點,一旦失守,長沙將受到威脅。日軍先以空中轟炸常德,我衡陽空軍基地機群不分晝夜出動,敵機穿梭向我基地轟炸,敵我空戰慘烈,晝夜不休。常德守軍人人皆抱與城共存亡決心,但在艱苦戰鬥相當時日後,彈藥和糧食補給嚴重短缺,即與美國駐衡陽第14航空隊取得聯繫,展開動作運補。當下時限迫切,又值風雪交作,黑夜中空中視線不清,敵我陣地僅為城內外之隔,雙方相距咫尺,遂採用飛機直接攜帶,俯衝投彈方式投送,國軍才得以繼續執行任務。

國軍孤守常德期間,報紙由飛機空投,使精神食糧無缺,能夠閱讀當天報紙,得知外界消息,後方大量慰勞物品一批批空投,提升戰地守軍作戰精神,最後日軍以傷亡1萬5千人的代價,只得到一座廢墟。

2.結果:此役日軍使用數倍兵力向孤城猛烈圍攻,除死傷慘重外,終不能達成迅速占領企圖。中美空軍的聯合參加作戰,與糧秣彈藥的空投支援,具有重要作用,而守將余程萬將軍英勇沈著指揮「虎賁師」(虎賁是常德守軍的代號),寫下譽播中外的「常德保衛戰」光榮一頁,全師8千餘官兵傷亡殆盡,為國盡瘁。

(三)衡陽保衛戰:此為對日抗戰中時間最長、傷亡官兵最多的城鎮戰。據美軍14航空隊化學戰情報官研判,日軍在此役中使用芥子氣與路易氏氣混和物,衡陽陷落後,日軍進行慘無人道的燒殺淫掠。衡陽駐軍及居民仍英勇抗敵,相持47日終致獲勝。

1.會戰經過:民國33年6月18日長沙陷落, 6月23日,日軍調集10餘萬兵力對衡陽大舉進攻,衡陽守軍奮起反擊。戰前,衡陽居民抗敵後援會發動民眾破壞道路、毀壞橋梁、切斷日軍進攻路線;並動員3千名工人,徵用120家木材廠商,利用城鎮周圍河川、丘陵、城牆,構築防禦工事,城內挖掘戰壕、散兵坑、機槍掩體等,構成堅固的防衛體系。

保衛戰歷時47天,日軍陣亡2萬人,傷6萬人,打破日本大本營原定7天內打通湘桂線直抵滇緬的計畫;國軍犧牲1萬6千餘眾,最後僅存1,200餘人。

2.結果:衡陽保衛戰軍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壯烈史實,贏得國際上的高度讚譽。

二、勝負關鍵

從長沙、常德、衡陽保衛戰經過,可以歸納城鎮作戰勝利的關鍵因素如下:

(一)城鎮戰須「軍民一體、萬眾一心」,始有勝機可言。

(二)須有持久作戰與城鎮共存亡的決心與意志。

(三)守城易陷入被動狀態,即使狀況不利,也應盡一切手段創機造勢。

(四)後勤補給是持久作戰的關鍵,空軍的空運與空投至為重要。

(五)工事構築與各式阻絕設施是堅守城鎮必要的手段。

(六)固守城鎮往往須付出慘烈代價,戰略階層應審慎思考決定。

撫今追昔,更應記取抗戰教訓,深切體認「安全是確保國家發展唯一的途徑」,才能有效嚇阻敵人進犯野心與意圖,奠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基。

BACK

 


專題系列之三

共軍城鎮戰訓練與發展方向

若要嚴格區分共軍對城鎮作戰研究,概可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國共戰爭期間,以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為骨幹。第二階段為高科技現代化戰爭研究期間,中共受波灣戰爭衝擊,以「四戰叢書」為研究及練兵重點。第三階段為高度資訊化科技戰爭研究階段,以損小、快速、癱瘓、點穴、斬首為主要方式,目前並針對我濱海、衛戍、縱深城鎮做一系列的深入研究。

一、國共戰爭期間

欲探究中共城市戰緣起及發展脈絡應從毛澤東思想開始,「十大軍事原則」是毛澤東對「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重要條令,於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會議上所做「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正式提出。而十大軍事原則的其中四條直接與城鎮戰有關,列述如下:

(一)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二)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最後保守或奪取。

(三)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據點和城市。

(四)在攻城問題上,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再奪取。

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是根據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的經驗,在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不久提出,集中體現了建立在「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基礎上的共軍戰略戰術,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戰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在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大軍事原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強調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圍繞這個核心,毛澤東就作戰方針、殲擊目標、作戰形式、作戰方法、作戰準備、戰鬥作風及補充休整等方面的問題,規定了明確的指導原則。

二、高科技現代化戰爭研究期間

此階段共軍已累積幾場對外戰爭經驗,其中尤以懲越戰爭影響最深,因懲越戰爭期間共軍的每條主攻方向都指向越南各省的省會及城鎮。歸納「四戰叢書」主要戰法如下:

(一)火力打擊,重點癱瘓。

(二)多路攻擊,條塊切割。

(三)多層突進,立體攻擊。

(四)小群滲透,首取要害。

(五)縱深切入,超越攻擊。

(六)中心開花,裡應外合。

(七)重點強擊,強攻硬打。

(八)攻城攻心,軟硬並重。

三、當前中共對城鎮戰研究重點

當前共軍已體認對臺進行軍事武力作戰,無論採取那一種戰法都將面臨最現實的問題──城鎮,因此繼「四戰叢書」之後,中共開始一連串的城市戰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下列數項重點:

(一)擴大戰役登陸場中城市進攻作戰

1.登陸場中城市進攻戰面臨的困難

(1)敵偵察監視能力強,注重海上火力打擊,我作戰行動難以隱蔽,易遭敵綜合火力毀傷。

(2)遠程航渡搶灘上陸,受海區條件及上級第一梯隊戰鬥影響大,難以適時投入戰鬥。

(3)奪占城市與保護城市的矛盾更加凸顯,作戰手段的運用受到較大限制。

(4)敵強調外圍環形立體防守並依靠據點群獨力頑抗,我突破難度大、攻堅強度高。

(5)城市建築物密集、目標分散,獨立作戰地位提升。

2.基本戰法:多路突進、局部圍封、分區割殲,具體行動方法包括:

(1)快速上陸,行進間完成攻擊部署。

(2)立體越點封圍,開放戰役通道。

(3)重點立體強擊,嵌入市區敵陣。

(4)依靠有利地形,破敵層層逆襲。

(5)多路超越攻擊,割裂城區守敵。

(6)分片搜剿,各個殲敵。

3.運用戰法應把握的問題

(1)合理編組,站在聯合作戰角度運用戰法。

(2)注重集中優勢力量,確保順利突破。

(3)注重協調,發揮整體作戰威力。

(4)著眼整體打擊,力求殲敵主力於外圍。

(5)把握作戰進程,保持進攻連續性。

(6)做到攻防兼施,奪控結合。

(7)注重奪取又不毀壞,將城市毀傷降至最低程度。

(8)加強作戰中即時、連續性保障。

4.濱海中等城市抗敵空中反制作戰面臨的問題

(1)敵空中反制作戰隱蔽性、突發性大,我情報預警能力有限。

(2)敵空中反制作戰的方式、手段多,我濱海城市抗擊能力有限。 

(3)敵空中反制作戰多採用精確打擊,我重要目標受到嚴重威脅。

(4)城市參戰兵種多,作戰形式多樣,指揮、協同難度大。

(5)平時的城市、人防建設薄弱,戰時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二)臺灣島上城市分析

1.島上城市多為濱海城市。

2.多有河流通過城市。

3.城市多位於環島平原或盆地。

4.大城市多有衛星城市拱衛,相連成片。

(三)城市外圍進攻戰鬥

1.多層次立體封鎖,孤立外圍守敵。

2.實施強大的首次攻擊,多點位靈活突破。

3.封鎖要點,分割敵防禦體系。

4.適時調整部署,各個圍殲守敵。

5.抗阻並重,殲阻並舉。

四、城鎮戰是共軍最欲迴避的作戰模式

共軍雖然以人民戰爭及游擊戰起家,目前的戰術訓練也擅長「阻援打點、圍點打援、以鄉村包圍城市」等基礎作戰模式,而城鎮作戰最後階段就是短兵相接、近戰格鬥,拚的是體能戰技,更是心戰與意志力的對抗。但弔詭與矛盾之處在於,當國軍執行城鎮作戰相關研究與訓練之際,中共除了嚴加批判外,其背後含意是中共不願見到一個反抗到底而處處廢墟的臺灣產生,中共將無十足把握打贏這場民族戰爭。

事實上,共軍於1949年建政後對外發動的幾場戰爭(含軍事衝突),如抗美援朝、「中」蘇邊境衝突、「中」印邊界衝突、懲越戰爭、新疆鎮壓行動等,並無較具體的城鎮作戰行動,因此在累積的戰史經驗中,共軍仍留有大量人民城市游擊戰爭思維;但受到近代幾場高科技信息化戰爭的影響,軍隊逐漸朝向信息化、特戰化來組建,作戰節奏趨向快速、及時的型態,對於美軍在伊拉克境內的城鎮戰作為表示認同。若一切均如此發展,共軍將犯下和美軍在伊拉克境內相同的錯誤,並使軍隊陷入困境,誠如共軍媒體所述「戰史告訴我們,防禦城鎮將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但是攻擊的一方如果不了解當地文化、獲得民心支持,這場城鎮戰爭終將失敗。」

美軍在伊拉克法魯賈戰場上的總結報告指出:「這場戰役我們並未失敗,只是這樣的勝利我們卻負擔不起。」軍事行動永遠只是達到政治目的的工具之一,我們可以大膽推估「共軍亦承受不起這種城鎮作戰的代價」,對中共而言,奪占城鎮絕對是共軍最不願面對的戰爭型態,因為不確定的複雜因素過高,因此城鎮戰是共軍最欲迴避的作戰模式之一。

BACK

 


專題系列之四

臺澎防衛作戰中的城鎮戰

臺灣經過50餘年的蓬勃經貿發展與完善基礎建設後,全島目前已成為人群集中、交通便利、城鎮毗鄰的高度密集整體現代化生活圈。因此,若以軍事地形分析觀點剖析臺灣地形,大致可畫分為:西部濱海一線地區及五大山脈位處中央地區,其餘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帶都已發展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城鎮,西部尚有20條主要河川將平原地帶畫分為21個主要區塊,區塊間的城鎮必須仰賴橋梁連接。而防衛作戰陸上作戰一旦開啟,共軍的砲彈將落在臺灣土地上,包括這些密集的城鎮,所以戰爭發生地點很難迴避在城鎮以外地區進行,城鎮戰整備勢必成為防衛作戰的重要一環。

一、城鎮地區戰場經營重要性

歷史告訴我們惟有平戰結合的國防武力才是抵禦外敵的最佳方式,過去瑞士如此、現在以色列也是如此,臺灣更應如此。所以平時就應實施城鎮地區的戰場經營,而在城鎮中進行更具重要性。

二、城鎮戰備整備的必要與修法

(一)城鎮戰備整備的必要:城鎮有大量居民、機械動力裝備、各類建築物與基礎建設,平時都是規畫為承平時期經建發展所用。回顧二次大戰期間,無論倫敦或柏林,如果沒有完善的軟硬體備戰措施,戰爭一旦開啟將會措手不及,城鎮將在瞬間陷入慌亂,所以諸如新聞媒體的管制措施、地下防空設施的興建、萬安演習的全面性與強制性、全民國防教育的落實等,皆屬於城鎮戰備整備的環節,缺一不可。

(二)城鎮戰備整備的修法:如欲達到最高的戰備整備成效又不影響經建發展,追本溯源之道就是修法。例如大樓地下室應至少有兩處進出口,高度限制應為軍用車輛可進出的高度、出入口應設有第二道防爆門、第一層樓板厚度須可抵擋一般砲火直接命中的強度而不至於坍塌、大樓監控系統可與軍用系統共用、地下化設施應有監控及防爆設計、河岸堤防每隔一段距離應興建監視臺及美化過的掩體等,相關營建法令若能朝此方向修改,城鎮戰備整備工作就能真正落實,而不再是街頭堆沙包,做最低層次的應急措施。

三、城鎮戰可讓共軍攻臺陷入困境

(一)共軍軍事行動要求速戰速決:共軍若對臺動武必須克服許多問題,例如出兵正當性、大陸邊疆分離勢力的控制、大陸地區民意、國際指控聲浪、經濟損耗及成功公算等,諸多限制因素造成對臺用兵的局限性,因此共軍對臺軍事行動無論在野戰戰略或戰術運用上都必須符合速戰速決的最高條件,所以共軍喊出「首戰即決戰、遠戰速勝、速戰速決」不無道理。

(二)城鎮戰將使共軍陷入泥淖:臺灣地區密集的城鎮將造成共軍用兵困難度,例如限制部隊機動路線、通信聯絡的複雜、居民管制措施、占領區控制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共軍對臺用兵的時間與效率。

(三)大量傷亡增加居民對共軍仇恨:在城鎮地區作戰,將會造成大量建築物損壞、交通癱瘓、飲用水汙染、食物短缺、電力中斷等,更重要的是大量居民無辜傷亡,將造成我國民眾對共軍的仇恨與加深對大陸共產政權的敵意。

四、防衛作戰城鎮戰致勝關鍵因素

(一)周密、確實、充分的戰場經營與準備工作。

(二)進行持久作戰的實體、心理準備。

(三)整合作戰地境內所屬城鎮的資源,以及和地方政府的協調與配合工作。

(四)情報與反情報的準備與執行。

(五)兵力部署形成重點,於各關節要點需發揮優勢戰力,抗敵奪占、破壞我關節要點。

(六)戰鬥方式應求彈性靈活,決不輕易與敵決戰,以保持戰力。

(七)充分發揮所屬城鎮特性,建構核心、次核心堅固據點工事群,設置數帶縱深阻絕、消耗敵軍攻城與破障能力。

(八)充分運用城鎮內外基礎設施、地面與地下公共建設。

(九)建立與整合各項交通、儀控、備援與救援系統。

(十)管制運用所有媒體,擴大心戰、宣傳,建立有利於我的戰爭面。

(十一)平時應組訓民眾,藉演習演練熟悉各種防空要領、疏散方式,以減緩共軍空中攻擊帶來的損害。

(十二)軍民須有承擔重大傷亡的心理準備,並建立大量醫療能力。

五、城鎮作戰整備的體認與作為

防衛作戰一旦開啟,共軍砲彈將指向我陸上地區,我軍民及城鎮將難以迴避。對於我國的城鎮作戰整備,應建立以下體認與作為:

(一)立(修)法管制戰時的媒體運用。

(二)逐步擴大全民國防教育的層面。

(三)提升公共基礎建設自衛能力。

(四)修法增強建築物的戰場適應性。

(五)建立水、電、通信、交通、食物等備援系統。

(六)各類演習應將城鎮戰列為重要演練科目。

(七)建立「戰地在那裡,平時戰場經營就在那裡」的正確觀念。

由歷史教訓得知,共軍得以竊據大陸的原因在於掌握民心及運用城鎮戰,今日國軍若能團結民眾,告知國防安全遠高於一切紛擾,國人齊心為自由、民主、和樂的臺灣盡力,配合國軍平時戰備整備作為,戰時全民支援作戰,發揮居住城鎮的地利,則無論共軍武力如何強大也不足以撼動臺灣。因此臺澎防衛作戰成功與否,有效整合城鎮中的「居民」與運動中的「軍隊」是重要關鍵。

BACK

 


專題系列之五

英美城鎮戰訓練與發展現況

英美軍隊在經歷伊拉克城鎮戰的經驗教訓後,顯然未能獲致決定性戰果,如簽署停戰協定、反抗軍投降、和平戰後重建等;相反的,不斷升高的衝突與傷亡,令美軍不得不認真思考,究竟在城鎮作戰中,英美軍錯估什麼,又做錯什麼。追根究柢,乃是對於城鎮戰本質認識不清,企圖運用高科技方式解決城鎮中的反抗軍,對於文化、宗教的尊重以及恐怖組織仍以較為強硬的科技手段處理,如此只能改變城鎮戰的外貌,而永遠無法改變其本質──「殺戮戰場就在城鎮」。

一、美、英軍的城鎮戰觀點

美軍自越戰以來,對城鎮戰一直有獨特見解,肇因於美軍多年來累積許多實戰的慘痛經驗,因此對於城鎮戰準則的修訂不遺餘力。由於城鎮戰牽涉的複雜因素太多,因此美軍認為「狀況評估」(Assess)、「創機造勢」(Shape)、「決戰致勝」(Dominate)與「任務轉移」(Transition)為城鎮作戰的四大作戰架構,也是目前城鎮作戰合理的思維與作戰階段畫分。其考量因素隨著部隊階層與作戰環境不同而略有差異,對攻擊任務的達成極具重大意義,但對於軍事行動而言卻無法達到政治上的目的──「迅速結束戰爭,戰後和平重建」。

二、西方高科技軍隊面臨城鎮戰的困境

(一)不對稱作戰方式抵消高科技優勢:占有地利的反抗軍在熟悉的城鎮環境中,利用低科技手段如游擊戰、路邊不明爆裂物、自殺炸彈、汽車炸彈、平民攻擊、RPG火箭筒等,逐次消耗西方高科技部隊戰力,採取永不決戰與談判策略,讓戰事無限延長,拖垮西方高科技部隊的優勢。

(二)宗教與文化的衝突與仇恨難以化解:一般而言,軍力可區分為硬性戰鬥力和軟性戰鬥力,前者指武器裝備,後者包括軍人素質、部隊士氣以及對作戰地域的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識的了解及掌握能力等。在現代城鎮戰中,軟性戰鬥力對勝負的影響愈來愈大,美軍陷入伊拉克衝突的泥淖即為明證。美軍意識到宗教與文化等因素在城鎮中產生的巨量衝突,不僅在伊拉克如此,在中美洲、海地、科索沃以及阿富汗也曾有過類似教訓。

反恐理論中有句箴言:「打擊抵抗者的最佳手段是不開槍。」因此,當初憑藉科技優勢攻下巴格達、法魯賈城鎮的美軍,無法再單靠武力控制或管理伊拉克。美軍科技優勢及處死海珊的作法並未帶給伊拉克和平,而伊拉克境內幾個大教派對立與矛盾也持續惡化,宗教、民族因素給駐伊美軍的未來帶來更多不安全的影響。美軍因此要求所屬官兵在投入伊拉克戰場前須加強完整的宗教及文化尊重訓練課程,以免重蹈覆轍。

(三)西方人命與價值觀遠高於其他地區:東西方人命的價值截然不同,猶記英國失蹤女童馬德林,讓全體英國人心懸其中,因為在西班牙旅遊失蹤,也讓西班牙全國上下協尋,這就是西方對人命的價值觀。伊拉克作戰期間,美軍禁不起每日累計死亡人數的攀升,因此在相對落後地區的城鎮作戰吃盡苦頭。

三、訓練與發展現況

(一)作戰人員的宗教與文化訓練:美國國防部有計畫的為前線軍人開設專門課程,加強對伊拉克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認知,使其熟悉當地人文環境,也學會嘗試以敵人的模式思考。目前所有前往伊拉克輪換的部隊,啟程前會到美國東北部最大的軍事基地接受「伊拉克城鎮作戰訓練」。2006年7月,美軍還進行30天道德文化培訓,按照訓練計畫各隊指揮官每天至少挪出2~4個小時進行專門授課。為使培訓內容更具真實性,該計畫還模擬可能會出現道德危機的5個戰爭場景,內容主要包括遭遇路邊炸彈襲擊、與敵人在清真寺或學校發生交火等。

(二)未來戰鬥系統的實驗與建立:美國將投資220億美元在2010年前把美軍部隊轉變為網絡、智能型軍隊。這套軍事系統稱為未來戰鬥系統(future combat system, FCS)。目前有一個測評旅正在進行實驗中,這套系統預估可減少30%的士兵數量,且操作簡易。主要架構以網絡為核心,由載人地面車輛、無人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載人地面車輛由指揮控制車、裝甲運兵車等8種車型構成;無人系統包括供排、連、營、旅4種級別單位使用的無人飛機,3種無人地面車輛以及無人地面傳感器、智能化武器彈藥等約20種武器系統。特別的是,在未來戰鬥系統中,單兵也被視為獨立的武器系統,如同網路遊戲一般,可以對戰場上的每處角落、敵我戰鬥人員、每件武器的狀況瞭若指掌。美軍認為這樣的訓練與發展可以解決目前在伊境內城鎮戰遭遇的問題,達到損小、戰果佳的目的。

(三)反地雷伏擊車的全面服役:美國國防部已批准陸軍建議,將趕造17,700輛「反地雷伏擊車」(Mine 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vehicle, MRAP),取代問世20餘年的悍馬車,以加強保護美軍。MRAP的特色是車殼呈「V」型,底盤提高,目的在防範駐伊美軍的最大威脅──路邊炸彈,據悉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性改善4倍。美國國防部把增派MRAP視為當務之急,催促包商和軍方加速建造,因為「每耽誤一個月,就可能有數十名美國青年喪生。」預判未來英美軍在執行城鎮戰時將會高度依賴這類裝備。

英美軍隊對於城鎮戰的觀點已漸漸改變,體認到城鎮作戰的重點不在於城鎮的種類、形式、大小,或是行政首府所在地、軍事指揮中樞地區、新聞電視臺,甚至是電廠、水庫地區,而是在「人」身上,而「人」就在「城鎮」之中。城鎮戰對於攻擊的一方永遠是嚴苛的作戰型態,因此反思我防衛作戰成功與否,就在於城鎮中的「居民」與運動中「軍隊」的高度整合,才是關鍵。

BACK

 


專題系列之六

解析城鎮戰發展趨勢

早期的城鎮戰型態無論中西方皆大致相同,攻打與防禦城堡是一種潛在共識,也是必然性的戰鬥作為,因城堡多為一國的行政與生活中心,但是當熱兵器出現後,城堡的護城河及城牆再也無法抵禦新式火器的巨大衝擊與瞬間破壞力,戰場便逐漸由攻守城堡走向廣大的丘陵與平原地帶,敵對雙方列陣布勢相互廝殺,此作戰趨勢持續發展至後膛槍發明後,為減少大量傷亡,壕溝戰隨之產生。因此,未來戰爭的主要戰場就在城鎮,甚至可以說環繞在一國首都及周邊地區來進行,直至一方投降為止。

一、城鎮發展趨勢

隨者人類科技、經濟與文明的高度發展,城鎮的發展趨勢推估如下:

(一)更大量的人口聚集,在此一區域內生活與發展更為複雜的人類活動。

(二)更大量的人口流動,在此一區域內工作與交往。

(三)更大量的基礎建設,為應付大量的人類活動而必須建構各類基礎建設如機場、地鐵、捷運、高速公路、電廠等。

(四)更為密集的政經活動,包括國內與國際間的互動與交流。

(五)城市群出現,更多的小城鎮與大型城鎮將由各類交通建設串連。因此,成功的防禦城鎮或奪下對方的重要城鎮,對於整場戰爭而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二、城鎮戰的武器系統發展

(一)西方高科技國家:預判將更為依賴武器系統的整合,空中的衛星運用、整合性的防空系統、城鎮的特戰部隊建立、不明爆裂物的防處、反制非武裝人員的攻擊、宗教與文化的衝突與認知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軍當前積極發展的未來戰鬥系統FCS以及反地雷伏擊車MRAP的全面大量採購與換裝服役。但仰賴高科技的迷思卻是西方高科技國家所忽略,因為無論何種高科技戰鬥系統都有弱點,矛與盾的對立永遠存在,過度仰賴高科技將更為暴露西方文明的弱點。

(二)非高度發展的國家:相對於高科技發展國家,弱小的一方可以用不對稱作戰概念與行動來反制,具有不服輸意志的弱小一方可將戰爭導入城鎮中而無限延長,竊取軍事科技或破壞其系統來反制西方,亦可深入西方文明國家各城鎮中進行恐怖行動,進行化整為零的不對稱游擊作戰行動,這將是一場意志與實體的整合行動,非高度發展國家將「以弱抗強、避實擊虛」的作戰型態反制西方國家,戰場地點就在城鎮中。

三、影響未來城鎮戰發展因素

評估影響未來城鎮戰發展因素如下:

(一)科技因素:科技主導城鎮作戰型態,科技優勢的一方將研發適合城鎮戰的系統與裝備,攻防城鎮戰戰術將不斷提升。

(二)宗教與文明衝突因素:人類活動集中在城鎮,極端宗教活動化身於人群中,文明的融合與衝突互現,戰爭在城鎮的發生率遞增。

(三)資源掠奪因素:未來戰爭的背後原因絕大部分是為了能源,能源雖不一定在城鎮周邊地區,但城鎮是權力集中地,解決權力問題,能源歸屬自然迎刃而解。

(四)不對稱作戰擴大發展:西方高科技國家更加精進其科技能力以運用於城鎮中,非高科技發展國家卻可以偷竊、網路、入侵等手法取得或破壞,採取對稱式作戰將不是西方國家的對手,因此不對稱作戰樣式將更為擴大,而且戰爭時間將不會有明顯界線,戰事綿長無法結束將是特點之一。

(五)立體化、數位化作戰環境:未來戰鬥系統持續發展造成西方部隊的高度依賴,以降低誤傷及透明化戰場,但是反制此系統的作戰方式將會翻新,防禦一方將會以非對稱手段進行長期反抗。

四、美國、中共的城鎮戰發展

(一)美軍對城鎮的戰場評估:美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城市戰辦公室的高級顧問韋恩‧邁克‧霍爾將軍宣稱:「未來一百年,我們將在城市區域作戰。」美國國防先進技術研究計畫署展示可透視牆壁的新型傳感器,美國軍火商也展示用於未來城市作戰的各種武器系統,例如可使用激光致盲武器的微型無人機等。僅僅2007年這些武器就幫助美國軍火商從五角大廈獲得184億美元的訂單。

(二)共軍的城市戰坦克研製:中共認為城市作戰在未來戰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正加緊研製適應城鎮戰的裝備,因此研發06式城市戰專用坦克。在城市中,坦克火力與機動性受限,防護性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城市任何角落都可能隱藏致命武器,此型坦克即專為城市戰所設計。

從歷史發展的長軸來看,城鎮戰除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外,更嚴重破壞基礎建設,使戰後重建工作備增困難,大幅增加政治上的反效果,未來城鎮發展戰爭的比例只會有增無減,所以在城鎮地區作戰是各國政治決策及軍事人員所須深思的課題。

陸軍聲/青年日報 961125 4版、122 4版、129日第4版、1216日第4版、1223日第4版、1230日第4

BACK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