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之影響及其戰略意涵

【沈明室青年日報9366  3版】

一、戰爭背景

(一)戰略態勢變化

1.德軍:二次大戰期間,德國以其「閃擊戰」戰略席捲歐洲,然而在蘇聯戰場上,因「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過度消耗兵力,使德軍在東方戰線受挫,蘇軍也開始對德國反攻。

2.義軍:由於英美聯軍在北非及義大利戰場節節勝利,迫使義大利投降退出戰場。

3.日軍: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大舉進攻,後因美國參戰,而被迫轉攻為守。

            非洲、蘇聯及太平洋戰場的戰略態勢變化,促使盟軍必須在歐洲採取新的戰略作為,以加速取得勝利。

(二)決議開闢第二戰場:為了因應蘇軍在歐洲東線戰場對德軍的作戰行動,蘇聯在19419月要求英國在歐洲西方戰線開闢第二戰場。以下說明會議協商的過程:

1.卡薩布蘭加會議:19431月,美國及英國在北非的卡薩布蘭加會議上,一致同意在西歐遂行登陸作戰,開闢第二戰場。同年3月,英、美兩國成立作戰計畫部門,著手擬定關於登陸作戰的詳細計畫。

2.德黑蘭會議:1944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中,正式決議由英、美兩國在法國北部地區進行登陸,並以部分兵力在法國南部進行牽制性攻擊。之後英、美兩國任命美國陸軍上將艾森豪為同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指揮同盟國在歐洲西方戰線的作戰。

(三)登陸時間:登陸行動預計在19445月發動,然而因為登陸艦艇數量不足,準備工作未能及時完成,登陸時間乃由5月延後至6月,原先預定在法國南部進行的牽制攻擊也暫時取消。517日艾森豪決定登陸時間(D-Day)為65日,61日起登陸盟軍從英國南部的15個港口登上運兵艦,但因天候惡劣,使行動延後24小時,所有登陸部隊留在船上待命。65日早晨,艾森豪看到天氣晴朗,遂下令艦隊啟航,空降部隊當晚出發,並於66日清晨正式展開諾曼第登陸戰役。

 

二、德軍防衛戰略

(一)防禦陣線:1941年開始,希特勒就下令盡速構築從挪威到西班牙沿岸的「大西洋堡壘」,結合野戰工事、堅固陣地、地雷與水中障礙,組合成堅固的防禦陣線。其設防重點以法國北部的加萊地區為主,諾曼第一帶的防衛部署較為薄弱。

(二)戰略部署:德軍在西線戰場的戰略部署,係由倫德斯特元帥指揮2個軍團共58個師的部隊,分別從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沿海一帶實施防衛作戰。在58個師當中,有33個戰力較差的海防師,在諾曼第一帶僅部署6個師,包括3個海防師。德軍當時已失去海空優勢,僅剩少量海空軍兵力可與英美聯軍強大的兩棲特遣部隊相抗衡。

(三)誤判盟軍主力登陸地點:德軍最高統帥部雖早已預期同盟國聯軍會在法國登陸,但對於主力登陸地區的預判仍有爭論。希特勒與陸軍將領認為盟軍最有可能在加萊地區登陸,德國海軍將領則根據英軍海上佈雷的情況,預判盟軍從諾曼第登陸的可能性最高。由於德軍內部意見不一致,加上同盟國軍隊的各項戰略欺敵措施奏效,遂使德軍最後認定同盟國軍隊主力將於加萊地區登陸,形成防衛部署重點錯誤。

(四)防衛體系動盪:當時,原任防衛部隊統帥倫德斯特認為,打贏反登陸作戰的關鍵,在於預備隊縱深配置後的強力反擊,因此將預備隊配置於第二線,待命實施反擊作戰。新任防衛指揮官隆美爾則認為,應利用及依託現有的堅固陣地,強化第一線部隊戰力,阻殲敵軍於登陸海灘。由於戰場主帥對於防衛部署重點的取向差異,造成德軍防衛體系動盪。

(五)失敗原因:即使預判登陸重點有誤差,若德軍能靈活機動兵力,適切投入預備隊,仍可有效阻止美軍擴大灘頭陣地。其失敗原因可歸納如下:

1.德軍高階將領在兵力部署與反登陸作戰用兵方面歧見頗多。

2.主指揮官隆美爾深信盟軍不可能於65日登陸,返回柏林處理私務,未在第一線領導,造成德軍兵力未獲統一指揮運作,反擊時機亦過晚。

由於上述原因,使同盟國軍隊在登陸戰役結束後,得以建立一塊正面長達150公里、縱深1335公里的登陸場地與灘頭堡,後續戰力因而源源不絕,奠定同盟國軍隊在西歐戰場獲勝的基礎。

 

三、盟軍登陸作戰準備與欺敵措施

(一)對登陸地點的分析與選擇

1.加萊地區:加萊地區距英國海岸僅20海裡,便於船艦航渡。德軍在此區防禦部署堅強。

2.諾曼第地區:諾曼第地區距英國約65海裡,缺少良好、可供後續戰力下卸的港口。鄰近諾曼第的科唐坦半島附近河川縱橫、沼澤遍佈,不利大部隊運動。德軍在此區防禦部屬薄弱。

綜觀上述分析,加萊地區離英國較近,然若從此區登陸,有可能造成重大傷亡;諾曼第地區離英國較遠,但與英國登陸上艦港口、空軍基地距離較近,海灘地質優良,加以德軍防禦薄弱,終於成為盟軍主力登陸的地點。

(二)盟軍的戰前準備

1.以船艦、飛機進行長時間偵察,瞭解德軍的海岸防衛體系,充分掌握戰區內各項地形、天候的兵要資料。

2.在登陸前數個月,盟軍已有計畫的對法國與比利時境內德軍佔領區進行猛烈轟炸,以摧毀可供德軍預備隊機動反擊的各項重要交通設施。

3.登陸前13週,盟軍對加萊及諾曼第附近的機場與戰區內遠程雷達基地進行轟炸,使德軍耳目受創,無法先期偵知美軍的作戰行動,大幅減少盟軍可能遭遇的抵抗。

(三)盟軍的欺敵戰略:為了達到欺敵效果,盟軍實行了一連串措施:

1.在德國情報機構附近設立假的無線電網路。

2.於英格蘭東部設立第一軍團司令部,並在附近設置許多假的登陸船艦及空降載具,偽裝成以加萊為重點的登陸作戰指揮機構。

3.在進行戰略轟炸的同時,加萊地區的投彈量比諾曼第多1倍以上。

       盟軍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在盟軍登陸前後,都相信其登陸地點確為加萊地區,使原本以加萊地區為部署重點的德軍預備隊遭原地牽制,無法及時轉移塞納河以北的兵力至諾曼第。

 

四、戰爭結果與影響

(一)諾曼第登陸過程

1.建立灘頭堡:盟軍以3個軍級部隊對5個登陸灘頭進行登陸。登陸前夜,由美、英3個空降師分別於科唐坦半島南部與奧恩河附近登陸,先期佔領地形要點,阻止德軍預備隊增援,掩護主力建立灘頭堡。

2.登陸進展:美軍部隊登陸時,僅有奧馬哈海灘的美軍遭遇激烈抵抗,至日落時只推進1.42.4公里,其他美軍部隊進展較為順利。經過2日戰鬥,同盟國軍隊登陸上岸者超過176千人,車輛共有2萬輛。

3.英軍牽制德軍:在登陸之後,英軍受到德軍一裝甲師與其他增援部隊的反擊,進展較緩慢,直到1個月後的79日,才攻佔預期的戰略目標。然其成功牽制德軍的反擊部隊,舒緩德軍對美軍登陸戰線的壓力。

4.登陸戰役雙方傷亡:直到諾曼第登陸戰役結束為止,盟軍共傷亡122千人,德軍傷亡及被俘共114千人。

(二)諾曼地登陸戰役的影響:諾曼第戰役的成功,開啟同盟國軍隊在西歐展開大規模反擊的新局。自此德國陷入東西夾擊、腹背受敵的局面,對加速納粹德國崩潰及歐洲在二次大戰後的戰略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五、結語

    「諾曼第登陸」一直是現代大規模登陸作戰依循的模式與典範。盟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主要原因如下:

(一)盟軍掌握了制空權與制海權。

(二)進行縝密的戰略欺敵措施。

(三)在要項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德軍部署的弱點。

(四)充分發揮協調合作的聯合兩棲登陸作戰精神。

 

        臺灣處於海島防衛作戰態勢,必須在綿長的海岸線上分兵部署,同樣面臨德軍「強化第一線防衛」與「設置強大預備隊著重反擊」的戰略選擇難題。然而戰略、戰術的運用並無絕對的真理,相同的戰略態勢,不同的地理環境,亦可產生新的戰略、戰術運用。此須倚賴戰略決策者的認知與戰略修為,而諾曼第登陸一役,可成為該戰略思考的泉源。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