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塞維茲「戰爭論」研究心得

 

教育部學生軍訓處處長  宋文

提要

一、前言

      克氏戰爭理論仍有許多歷久彌新存在之價值,惟由於其參雜了辨證的思維,故僅循章摘句,斷章取義易生誤解,必須從全書結構精義中窺見思想堂奧。

二、戰爭性質

      克氏「絕對暴力思想」,易使後人誤入歧途,就野戰指導立場而言,應屬正確,但就戰爭指導而言,則本末倒置,因為戰爭的目的是和平,軍事的勝利只是達成和平的手段而已。

三、戰爭與政略之關係

      「戰爭是政治的工具」為克氏重要的理論。因此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戰爭從有限性進入總體性,又由於近代核子武器驚人的毀滅性,人類只能憑藉各種不同之權力因素使戰爭有限化,來達到政治目的。

四、精神因素在軍事上之價值

      精神力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是:

(一)研究敵人的可能錯誤。

(二)自己勇敢行為所造成的印象,

(三)在絕望中的奮鬥。

      但精神力絕非萬能,優秀的將領應該知道如何在決勝點上,造就凌駕敵人的優勢,來激發精神上無比的勇氣。

五、論摩擦

        摩擦就像畫家在動盪的畫布上作畫一樣,使戰爭循或然率進行,惟有憑藉天才的第六感才是克服摩擦最好的方法。

六、防禦是較強戰鬥方式之探討

        防禦的目的就是為了攻擊,就野略觀點而言,攻防是一體的,有了防禦方面的節約,才有攻勢方面的集中,今日反共復國戰爭的指導也是先採戰略守勢,待敵我優劣轉換後以攻勢來完成使命。

七、結論

        科技改變戰術而影響戰略,軍事理論更非聖經,應隨時做適當的修正,來開展我們的視野。

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之戰爭論,雖然是一部一百五十餘年未經整理有關戰爭理論的初稿,但歷經許久以來世事滄桑的考驗,其存在之價值確如近世德國有名之兵學家羅辛斯基(Herbert Rosinski)所說的:「戰爭論是到現在為止,所曾僅見的最深入、最淵博、最有系統的戰爭研究」。綜觀自十九世紀以來,克氏思想影響了普奧、普法、美國內戰、美西戰爭、俄土戰爭、日俄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西方軍事思想之主流,而被尊為西方之兵聖,此項成就也達到了他最初想寫一本「不致於在兩三年後即被遺忘的書」的本意了。然而克氏的時代背景,正值康德(Immannel Kant)的哲學為日耳曼的思想重鎮,黑格爾辯證法風行一時,所以他的論析均參雜了一些「玄學」(Metaphsics)的推理,而令一些只求尋章摘句、斷章取義的讀者難以理解,克氏真誠希望後世讀者們要從全書的結構中去發現它的真義。茲就全書中,以個人愚見提出幾點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戰爭性質

克氏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另一種存在形式(the other form of being),和任何其他存在形式一樣,導源於一種基本概念(idea),但卻有其真正的現實性。更由於克氏本身親身經歷拿破崙戰爭悲慘過程,因此在他的思維氣質上充滿了實用主義。於是克勞塞維茲把戰爭看作是一種「暴力行動,以強迫對方滿足我方之意志的行為。」換言之,暴力是手段,屈服敵人意志是目標,所以暴力應推到其最大的限度。他痛斥不流血戰爭的舊觀念,並認定「把一種節制(Moderration)」原則引入戰爭哲學之中,實在是一種荒謬的想法。他特別讚賞拿破崙迅速使戰爭像一隻脫韁之馬奔馳到敵人屈服為止。克氏的這種絕對暴力思想,不僅使他自己的思維產生混亂,也誤導了後世許多人走入歧途。筆者認為以野戰指導眼光而言,克氏見解正確,但就戰爭指導立場來說,戰爭既是政策的工具,就應該恪守政策之分寸,為政策最大利益而服務。一九四三年元月羅斯福與邱吉爾宣佈要德、日、義作無條件投降政策,不但延長了戰爭的時間,增加了生命的血價,更種下了今日東西方動亂的禍因。所以英國近代兵學家富勒將軍(Gen Fuller)批評克勞塞維茲最大的錯誤就是他始終不曾認清戰爭真正的目標是和平而非勝利,勝利只是達到這種目標的手段而已(見Gen Fuller所著The Conduct of War)。克氏從來不曾考慮到暴力對於和平的影響,「和平」一詞在整個戰爭論八篇中一共只出現過六次而已。

二、戰爭與政略之關係

克勞塞維茲對於軍事理論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對於戰爭與政策之間的關係特別重視,亦為「戰爭論」全書之菁華。他說:「在一切的環境中,戰爭都不應當作一種獨立的事物來看待,而要當作一種政治性的工具。」他又強調:「戰爭不過是政治關係的一種延續,但卻加上了其他手段的混合。」為了達到所謂的政治目的,克氏在其晚年又倡導「戰爭的二元性」(the dual nature of war)他根據戰爭的目的而把戰爭分為二大類:

(一)以完全擊敗敵人為目的的戰爭,又可以分為二類:

1.使其不再成為一種政治組織。

2.迫使對方接受任何條件。

(二)以奪取領土為目的的戰爭,也可以分為二類:

1.想保持所征服的領土。

2.作為和平談判的籌碼。

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前者是總體戰爭,後者是有限戰爭。由於人類社會結構的變遷,整體而言在菲特烈大帝(一七五六~一七六三年)以前,王朝戰爭是有限性的,自法國大革命後的拿破崙戰爭變成了總體性的人民戰爭,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帶給人類災禍之慘烈還是印象猶新,而到了今日八十年代核子武器的尖端擴展其無限的殺傷力,動咎甚至引發人類的滅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奧古特(Robert Endicotl Osgood)教授在「有限戰爭」(The Limited war)書中,強調「分度嚇阻」憑藉各種不同之權力因素使戰爭有限化,來達到政治第一的目的(pslitical primacy)。

三、精神因素在軍事上之價值

在克勞塞維茲之前的兵學家,幾乎都忽略精神因素在軍事上之價值,他們忘記了作戰是高度的「心靈工作」,克氏非常排斥同時代的比羅(von Bulow)純幾何的軍事觀念,也非議約米尼(Jominii)呆板的原則化。克氏強調:「精神諸力貫注於戰爭全體,全部戰鬥力受其操縱,更與左右戰爭方向的意志,緊密相結成為一體。」他接著闡釋:「戰爭的主要精神為將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軍隊的國民精神。」將帥的才能在於膽識與堅忍,軍隊的武德在於勇敢與嚴格;軍隊的國民精神在於同仇敵愾之心和一致的思想,近乎我國孫子所謂:「令上與民同意,可與之生,可與之死。」的境界。先總統  蔣公認為精神因素在作戰中具體的表現有下列三點:

(一)研究敵人可能的錯誤,本項又可分為三點:

1.要使敵人的構想錯誤,即是孫子所謂的「勝可為也!」

2.要使敵人的判斷錯誤,即是孫子所謂的「勝不可為也!」

3.要使敵人的行動錯誤。

(二)自己勇敢行為所造成的印象:此種素質為偉大軍事領袖的第一先決條件。

(三)絕望中的奮鬥:即使在最慘痛的不幸和失敗風暴之下,也仍能維持其生存。

但是克勞塞維茲也並非純「唯心論」者,他認為作戰的層面愈高,部隊的數量愈大,精神因素所佔的比重就愈降低。他說:「即使是才能最佳的將軍也還是難以擊敗兵力比他多一倍的敵人。」所以李德哈特稱他為「數量教主」(mahdi of Mass),事實上,克氏所指的數量應作廣義的解釋,應該就是拿破崙所揭示的:「決勝點兵力比敵人優勢」的問題,如果這樣,此種數量的優勢定可激起精神上無比的勇氣了。

四、論摩擦

依據康德的思想路線,戰爭應該都趨於「絕對」(aboslute)的境界,但事實上,人類戰爭都變成現實戰爭(real war)的一種,克勞塞維茲以物理學中「摩擦」(Friction)觀念來作為解釋的基礎。他說:「戰爭的指導很像一種具有巨大摩擦的複雜機器的運轉,那些組合在紙面上是很易於計畫的,但須憑藉很大的努力才能執行。所以指揮官的自由意志和智力隨時隨地都會受到阻礙,為了克服此種扺抗也就需要顯著的心靈和精神力量。即使如此,許多良好的理想還是會被摩擦所毀滅。」摩擦由於以下的幾個原因而產生:

(一)戰爭的或然性:因為戰爭是敵我雙方意志的決鬥;是所有錯誤的累積,而勝利的一方,往往是嚴重錯誤較少的一方。

(二)情報的不確實:敵情為「戰爭之霧」(the fog of war)往往迷濛不清導入歧途。

(三)戰爭的恐怖景象造成身心的震撼,以及難以置信的體力勞苦和精神壓力。在這樣的氣氛中:「理智的光線受到屈折」。

        要克服這種摩擦,最重要的是「握機」,能「知機者為智將,握機者為名將,造機者為神將。」這當然都是一種「天才」(genius)的表現。「天才」就是一種記憶力、理解力、分析力和決斷力的綜合,但更重要的是嗅覺力,也就是第六感。

五、防禦是較強戰鬥方式之探討

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茲幾乎用了四分之一以上的篇幅來討論防禦問題,並且一再強調,防禦比之攻擊要算是一種較強的戰爭形式。他的論點是這樣的:「防禦的目的在保守(perserve),保守總比攻擊要容易一點。」他又說:「防禦是一種延遲的攻擊,在這種行動中又可分為二個階段,一為消耗,二是反擊。」克勞塞維茲說:「僅當我們的弱點必須強迫我們如此時,我們才可以使用它,等到我們自己感覺力量已經較強,足以達到積極目標時,我們就應該馬上放棄這種形式了…若無一種攻擊性的反擊,則防禦就不可以想像。」我們可為之作這樣的結論:「防禦的目的就是為了攻擊!」克氏引證一八一二年法俄之戰以及一八一五年滑鐵盧(Waterloo)會戰來證明。我們就野戰戰略觀點來說,攻防是一體的,有防禦方面之節約,才能有攻勢方面之集中,有防禦方面之消耗和拖延才能改變敵我優劣形勢之轉換。如果徒執杜皮克(Col,Ardantdu picg)福煦(Foch)之流的純攻擊理論而用兵,那可能會誤盡蒼生。就國家戰略而言,俄國對拿破崙,蘇聯對德國,以及我國對日本作戰,都運用了克氏「防禦是較強作戰方式」的論點而獲勝,今日我們反共復國戰爭「戰略守勢,戰術攻勢」之指導亦能合此義,尤其在核子戰略下「防禦確是比攻擊較強之作戰方式。」

六、結論

戰爭論共八篇一百二十五章,除了第一篇第一章經過修正以外,大部分都算是初稿。但是百餘年來,他這套以哲學的思維辨證,歷史的歸納演繹理論,幾乎整個支配了東西方的軍事思想。一般說來克氏是一位尊理性而反教條的思想家,特別重視從經驗中獲取教訓而擴大指揮官們的判斷視野,這種邏輯尤其符合今日之潮流,然而人類的思想絕不是上帝的聖經,「太陽底下豈有完美的東西」。各種理論是隨著時、空和科技而轉變,克氏本身也強調「戰術之改變會影響戰略」,尤其今日核子時代來臨,軍事思想上更有許多革命的改變,吾人研究前賢理論切要剖析其「所以然」之因素,參酌現行各種條件來作為指導戰爭判斷之依據。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