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掌握政權時期的背景

·         成功高中教官彭宗誠 軍訓通訊第六二八期

  凱撒(Gaius Julias Caeser)是羅馬的政治家、將軍,也是中外戰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將領之一,他曾遠征高盧,進軍不列顛,建立雄跨歐洲大陸的羅馬帝國,與其他將領不同的是,凱撒是平民政黨出身的文人而非軍人出身的武將,軍事方面的成就以西元前五八至五○年遠征高盧(Gallia)的戰最為著名,不僅在征戰中鍛鍊出一支紀律嚴明的勁旅,其所著的「高盧戰記」(Commentaries on the Gallic War)文字簡潔流暢,至今仍是歐、美人學習拉丁文的範本。

  凱撒出生的年代適逢羅馬共和國發生嚴重政治危機,經濟基礎經歷巨大轉變,原來的小農業被大規模使用佃農勞動的莊園取代,成了西方古典時代佃農制度最發達的國家,此外,還以軍事掠奪和貢賦等方式向被征服地區進行壓搾,使地中海沿岸各地的財富大量湧入義大利半島,加速了羅馬社會的分化。

  經濟上的變化影響到政治生態,向外拓展的土地日益增大,軍隊也不斷擴充,奴隸的人數更是難以統計;必須加強國家結構才能應付,但此時的羅馬國家體制尚未脫離原本的城邦制度,公民大會和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已無法適應這個局面,但是各種民主改革的方案都被既得利益的元老院成員反對,與貴族豪門利益衝突的改革都遭失敗。這期間貴族派領袖蘇拉用血腥鎮壓的方式屠殺反對派,但是民主運動仍不斷發生,政府的無能造成社會動不安、軍人專橫跋扈,使得當時羅馬政府的力量連海盜也無法防守,但也就是此種背景為凱撒創造了機會。

  凱撒出身於羅馬中落的貴族家庭,自始就與民主派同一陣線,逐漸成為民主派的領袖,也擔任司法官的職務,後來跟龐培、克拉蘇斯組成「三頭同盟」,這種同盟基本上是為了對抗元老院而組成;凱撒在這兩人共同的支持下,當選西元前五九年的執政官,這個時期凱撒深切體認要掌握政權必須先有一支武裝力量,才能真正有所作為。故他在執政官任滿之後設法爭取到高盧去擔任行政長官,目的是想在高盧訓練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作為政治上的後盾,還可在高盧利用機會開拓疆土、累積財富作為爾後政治活動的資本。

  凱撒在高盧的九年期間(58BC~49BC),據說屠殺了一百萬人,也俘虜了一百萬人,並且大肆搜括,他本人與部下都發了大財,這使得他能在羅馬廣施賄賂,更在義大利許多城鎮興建工程,藉此討好包工的人和因此獲得工作機會的平民。這樣高明的手腕,使他在義大利公民的聲望中漸漸超出「三頭同盟」中的其他兩人,並在高盧訓練出了一支能征慣戰的部隊。後來克拉蘇斯在「安息戰役」時戰死,凱撒與龐培彼此猜忌日深,最後龐培與元老院結盟,成為貴族藉以對抗凱撒的首領。西元前四九年,凱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領軍進入義大利,龐培措手不及,與元老院倉皇逃到希臘,凱撒完全掌握義大利;次年凱撒進軍希臘擊敗龐培主力,龐培逃往埃及並被埃及國王殺死,凱撒逐步肅清龐培的餘黨,建立新的統治組織統一羅馬。

  羅馬因而變成中央集權的軍事獨裁國家。在凱撒掌握羅馬大權近四年的時間裡,不但破壞了貴族共和體制,也將軍政大權集中於一身,改革以往舊制度,把執政官、統查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重要職務兼於一身,元老院則降為諮詢機構,原本的公民大會更是變得可有可無。西元前四四年凱撒制訂義大利各市鎮的自治法,給予其與羅馬相同的地位,並恢復關稅,計畫廢除為人詬病的「包稅制」,改由國家直接派人收取,也在同一年凱撒遇刺身亡,羅馬便由他的甥孫屋大維掌握政權。

  凱撒一生的作為正反評價都有,有人形容他為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偉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統帥、作家、演說家等,也有人批評他鎮壓民主運動、恢復義大利關稅與取消行會組織是背叛平民的做法,這種講法是把當時羅馬所謂的「平民」、「民主運動」這類名詞作了過分現代化解釋的結果;事實上這些「平民」在政治上從未產生出自己的代表,也從未提出過自己的一套政治綱領。凱撒建立了一套強而有力的個人統治,以政治效率而言其影響是正面的,而總觀凱撒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正好處在羅馬共和國那樣的國家組織、那樣一個多變的時代,使他能充分發揮智慧實現了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