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組兵除邊患 全民抗敵最佳典範

 

 

前言

戚繼光是明代傑出將領。當時明朝邊境飽受「南倭」及「北虜」侵擾,「南倭」為長期偷襲中國東南沿海的日本海盜,「北虜」則是北方的蒙古族群,兩大邊患嚴重影響中國的內政外交。戚繼光受命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十餘年間,身經大小百餘場戰爭,終掃平南倭;又在邊境加築長城防範北虜,不但被百姓譽為民族英雄,更備受皇帝敬重,賜予其「武毅」的卒諡。戚繼光一生南征北討,盡心衛國,可說是全民國防具體實現者。

一、目睹百姓受害  矢言清剿倭寇

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號南塘,又號益諸,山東登州人(另有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之說),晚號孟諸。明朝日本倭寇對中國東南沿海的侵擾日益猖獗。日本官府刻意放任武士、浪人、海盜等,與中國沿海的地方官僚、土豪、奸商狼狽為奸,在中國海疆大肆燒殺擄掠,使百姓終日惶惶不安。成長於海邊的戚繼光目睹此景十分痛心,便立志要清剿倭寇。

嘉靖31年,戚繼光參加山東武舉考試,在數百名考生中脫穎而出。第二年夏天,他便開始參與防海抗倭,並立下「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的誓言。此後十餘年間,從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到廣東等地沿海一帶,倭患出現處,都可他的身影。

戚繼光率軍之初,同僚及倭寇都不信任他的實力,直到有一回,一支近千餘人的倭寇流竄到浙江沿海一帶,擊潰數倍兵力的明軍。戚繼光奉命率軍馳援,他躍到高地,彎弓搭箭連射三箭,立即將蜂擁而至的三路倭酋射倒,賊首們束手就擒,餘眾則紛紛逃散。此役讓他的實力備受肯定,也使曾懷疑其戰力的將士們刮目相看。

二、成立戚家軍  紀律賞罰嚴明

明朝曾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寧遇倭賊,勿遇客兵;遇倭猶可逃,遇兵不得生。」由歌詞可見明朝軍隊的腐化。戚繼光觀察到當時軍隊成員複雜,又有怯戰、嗜利、貪生怕死等惡習,紀律早已蕩然無存,便決心重新訓練一支以農民及工人為主體的抗倭軍隊。

嘉靖34年,戚繼光調派抗倭。到任後,他發現舊軍的素質不佳,便在浙江招募百姓參軍,教導他們戰術,編成「戚家軍」。由於紀律嚴明,訓練嚴格,這支民兵部隊,逐漸成為抗倭主力。

戚繼光治軍首重以身作則,曾在練兵突下大雨,他仍堅持繼續操練,有少數士兵擅自離隊避雨,立即斬首示眾以貫徹軍紀。戚家軍強調「集體負責」,管理上採取「連坐法」,一隊與一哨的官兵要協同作戰勇往直前,不得退卻,一人退卻則一人被斬首,全隊退卻則隊長被斬首,隊長殉職而全隊退卻則全隊被斬首。此外,他還發明攻防兼備的「鴛鴦陣」,這種強調互相支援、左右對稱的陣勢,展現戚家軍重視「密切配合、團結一致」的精神。

除此之外,他還明令軍隊作戰時,不得擾亂百姓生活,以嚴明的集體賞罰,改善當時腐化的軍隊風氣。

三、發明繼光餅  行軍最佳食糧

為便於作戰,戚繼光還發明名為「繼光餅」的簡便乾糧,現今為馬祖居民招待外地客人的小點心,而「繼光餅」的由來,更是馬祖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繼光餅」相傳是戚繼光於清剿閩、浙的倭寇時,發現其形跡不定,儘管多次派軍隊圍剿,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倭寇快速撤離,因此,戚繼光認為機動速度必須超越敵人,才有抗倭成功的機會。為縮短軍隊用餐時間,他發明出掛在士兵脖上,便於行軍的繼光餅。傳統的做法是先將麵粉灑上一點鹽巴後,揉成麵團,再捏成中間有孔的圓形小餅圈,灑上一點芝麻,貼在壁爐上烘烤,外形類似於現代硬式的「甜甜圈」。

關於繼光餅,另有一說是為了解決笨重的米糧及鍋碗瓢盆難以攜帶,團體炊事過於耗時,士兵經常必須空腹作戰的問題。某天,戚繼光行軍到慈溪龍山東門外,一名老農獻上中間有小孔、外邊撒芝麻的鹹餅,慰勞辛苦的官兵將士。戚繼光得知後連聲感謝老農解決其糧食問題,增快軍隊作戰速度。此消息一傳開,各地百姓都爭先做餅獻給軍隊,「光餅」之名便從此流傳下來。百姓自然流露的熱情,顯示出戚家軍備受百姓愛戴,以及軍民合作的一面。由於此種餅略帶鹹味,所以又稱為「鹹光餅」,早期臺灣的地方零嘴就有「鹹光餅」的流傳。

四、鞏固北疆防  後世感恩景仰

為加強北方防備,以因應蒙古猛將俺答汗的入侵,戚繼光命令士兵與邊疆工人一起整飭防務,讓工人與士兵相互配合,修築3千多座禦敵臺,大規模修補增建萬里長城,並設立武學堂,訓練將士,招募百姓,陸續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部隊,使防禦逐漸鞏固,確保京師安全。

戚繼光一生戎馬,建下許多戰功。1561年,戚繼光在臺州大敗倭寇。隔年,又奉命調入福建剿倭,在福建巡撫譚給的配合下,3年內殲滅進犯福建的倭寇。1565年,又配合廣東總兵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多年奮戰後,終於將東南沿海的倭患一舉解決。1567年,戚繼光率軍至北方,鎮守薊州16年。嘉靖末年至萬曆年初,戚繼光逐步清剿「南倭」和「北虜」後,長年的勞累終使他不堪負荷,罹患肺病,於1585年與世長辭。

為感念戚繼光的抗倭成就,1635年(崇禎8年),蓬萊閣府前街東側興建戚繼光祠堂,賜匾額「表功祠」,浙江麗水、金華、義烏等地也有街道命名為繼光街。

結語

  縱觀戚繼光抗敵歷程中,獲得百姓充分配合,從組訓農工到禦敵與追剿過程,軍民同心、抵抗外侮,展現出現代「全民國防與團結一致」的理念,值得後代景仰與效法。

 

陸軍聲/青年日報9967 4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