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軍事古蹟 彰顯國家軟實力

 

  

  古蹟是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因此,符合年代久遠、具文化價值,且其重要部分仍完整的建築物,如祠堂、寺廟、宅第、關塞、衙署、車站、醫院等都可被視為古蹟。妥善保存歷史文物,可展現文化的獨特性,增進觀光深度價值,提升國家軟實力。   

一、古蹟維護的重要與再利用

  1964年在威尼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歷史文化紀念物建築師與技師會議,通過著名的「威尼斯憲章」,強調「維護與修復文化紀念物之目的,是要保護它們同時作為藝術傑作與歷史證物」。隨著時間流逝,古蹟會受到颱風、地震等自然或人為因素損害,因此必須定期維護、修復,才能維持其完整樣貌。藉由古蹟可以傳承歷史、見證生活模式的演進、凝聚社區意識、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彰顯文明價值,因而須重視與提倡其維護保存觀念。

  由於古蹟和文化遺產可作為歷史教育與文化觀光的場所,強化居民互動,為地方注入活化契機,提升國家軟實力;因此,古蹟維護並非僅限於硬體維護,更重要的是古蹟再利用,善加利用古蹟的文化角色與功能,讓文化生命得以延續傳承。德國斯圖加特火車站的改建,就是古蹟維護與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車站結合古蹟建築與現代施工技術,將鐵道空間轉換為表演、藝術、休閒等民眾參與的公共空間,使都市景觀更具文化深度與多樣性。

二、我國軍事古蹟的維護

   自「威尼斯憲章」提倡古蹟維護運動後,我國政府也積極倡導古蹟保存觀念,如民國90年重新修訂「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古蹟維護納入文建會年度施政計畫,逐年編列預算加強推動古蹟的保存與再利用。文化部成立後,也將古蹟維護列為重點工作。

  除了一般文化遺產與古蹟維護之外,近年來隨著國家情勢改變,國軍釋出的閒置營舍與軍事設施,也成為古蹟維護工作者的關心對象。如金、馬地區的防禦坑道、對敵播音站與地下戰鬥村等,是反映當代歷史背景與國軍捍衛國家奉獻心血的歷史遺跡,應該善加維護保存。

(一)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民國96年通過「國防文物及軍事遺址管理實施辦法」,分四年四階段,目前進行「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的修復作業。這項修復工程,展現了國軍軍事及醫療方面的專業,並發揮人文素養及社區參與精神。

(二)花蓮憲兵隊誠正營區:花蓮憲兵隊誠正營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所設的戰俘營。國防部於101年11月12日,舉行設置紀念碑儀式,在保存歷史遺跡的同時,讓民眾了解地方歷史與戰爭的殘酷,並對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靈致上最高敬意。當地人士認為設置紀念碑,可串聯鄰近觀光景點,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之餘,也幫助地方發展。

(三)國軍老舊眷村:國軍老舊眷村往往包含日式建築的空間文化、臺灣地方文化地景,以及中國大陸各地域飲食、文化、語言、文學等多元面貌特色,是歷史時代的縮影,也是世界獨特的文化資產。民國96年底,國防部會同行政院文化部(昔稱文建會)訂定「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並於97年展開蒐集、彙整、調查全國具保存價值的眷村,與專家學者組成審議委員會,經過4次嚴謹審查,於101年選定13處眷村文化保存區,保存國軍及其眷屬的生活軌跡,並活化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

  近年來,我們已漸漸看到國防部在維護古蹟與保存國防文物上的具體作為,這不僅可提升國家的軟實力,更可讓國軍的歷史有所傳承,進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

 

社論/青年日報 102年6月19日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