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不流通──小心感冒!

 

 

每當寒流來襲,刺骨寒風總讓許多民眾選擇緊閉門窗,就怕冷風一吹感冒了。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小心因為空氣不流通,反而感冒囉!

一、空氣不流通對人體的影響

醫師表示,當室內氧氣不足,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首先精神會變得不濟、思考力變差、活動力也降低,之後就會頭昏腦脹、頭痛,引發心悸、呼吸不順暢、胸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甚至誘發呼吸道急症發作。

在校園中常見學生因為怕冷而緊閉門窗,最後全班都「昏昏欲睡」,其實就是空氣不流通所造成的。由此可見,健康的人都如此容易受影響,那麼呼吸道健康狀況不佳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更應避免處在空氣不流通的狀況下,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此外,有些人以為開窗會導致感冒,其實感冒與抵抗力、空氣中夾帶感冒病毒等因素相關,如果讓病毒存在於密閉空間內,反而更容易「中標」。以教室或辦公室為例,如果門窗緊閉,而又有人感冒時,最後很可能好幾個人都跟著生病,甚至反覆感染,不得不慎。

二、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一)維持空氣流通:若怕冷不想讓窗戶全開,可選擇開一半或開氣窗。每隔一小時固定起身走動幾分鐘,或到陽臺、戶外透透氣,以免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二)謹慎使用電暖器:居家使用電暖器,溫度應合宜,如果水分補充不足,再加上電暖器使空氣乾燥,導致人體局部溼度降低,嚴重時可能造成脫水。

(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處:例如百貨公司、大賣場或醫院,人多擁擠時空氣品質通常不佳,如果非去不可且有必要,可戴上口罩。

(四)保持營養均衡,適時補充水分: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不偏食,為身體打造良好健康。此外,每天應補充 2,000c .c水分,不要因為冬季常跑廁所,所以總是等到口渴才喝水。

(五)充分休息、放鬆心情:充足的睡眠與休息,並適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可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外來病毒與細菌。

(六)必要時就醫:身體不舒服時應待在家中休息,若有高燒、寒顫、喉嚨痛、疲倦、頭痛、鼻塞、咳嗽、肌肉痠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應盡快就醫治療。

2009.01.16

 

★本文著作權為幼獅編輯部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幼獅編輯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