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知多少──你的肝膽腸胃正常嗎?

 

隨著國人對自我健康品質更高的要求,健康檢查已逐漸成為很多人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利器,甚至「做健康檢查」已成為某些人每年的例行工作。然而,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與眼花撩亂的檢查結果,常讓人望著一堆表格上的數字和英文字母興嘆,如未經專業的醫師解說,常會令人因一知半解造成恐慌,甚至因此延誤診治的時機。

在臺灣,肝膽腸胃病是民眾最常罹患的國民病,藉由健康檢查,得以正確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是否正常,因此正確解讀健康檢查結果,顯得格外重要。

一、肝臟檢查

(一)肝發炎的依據:我們常聽人說「肝功能GOT、GPT」,究竟什麼是GOT、GPT?它們真的可以代表肝功能嗎?GOT(或稱AST)與GPT(或稱ALT)存在於細胞內,當肝細胞受傷時,GOT、GPT會被釋放出來進入血液中,醫學上常用來當作肝細胞發炎或壞死的指標,GOT、GPT超過正常值倍數愈高,表示肝發炎程度愈厲害。由此可知,其實GOT、GPT並不等於「肝功能」檢查。

            GOT除了存在於肝臟,亦廣泛存在於骨骼、心臟、腎臟、大腦、脾臟、肺臟與胰臟,因此這些器官受傷發炎時也會出現GOT異常升高的情形;而肝臟為人體GPT含量最高的臟器,所以GPT是對肝臟較專一性的指標。因此我們可以了解:GOT較不具肝臟專一性,必須與GPT一起判讀,才能評估肝臟發炎程度。

(二)判定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由於B型肝炎帶原者通常沒有症狀,因此了解自己有無帶原,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第一步。經由抽血檢查血液中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若呈陽性,代表目前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狀態,但可能是初感染正處於急性感染期,也可能已轉成慢性帶原者。至於要如何分辨?目前的診斷標準為HbsAg血清檢查持續陽性達6個月以上者,即可以診斷為B型肝炎帶原者。

            相對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Ab)」若呈陽性,則代表具B型肝炎免疫力,不需定期追蹤。Anti-HBs陽性,表示感染肝炎病毒後人體內產生具免疫力的抗體,但也可能為未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健康者接受疫苗注射產生的抗體。

(三)判定自己是否有C型肝炎:C型肝炎早年由於針頭重複使用、輸血感染,到近年由於針灸、刺青、毒品濫用與多重性伴侶等因素,造成約3%左右的國人是C型肝炎帶原者。

            診斷C型肝炎主要也是靠抽血的血清學檢查,亦即「C型肝炎抗體(Anti-HCV Ab)」。Anti-HCV Ab代表曾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C型肝炎病毒感染後約有80%會變成慢性帶原者,這些C型肝炎帶原者的Anti-HCV會持續呈現陽性,且可能演變成肝硬化,因此需要像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追蹤。和前述B型肝炎表面抗體大不相同的是,Anti-HCV陽性並不代表具C型肝炎的免疫力,也就是無法保護患者免於慢性帶原或感染,反而大部分已是C型肝炎帶原者。

(四)膽紅素代表的意義:肝功能檢查中,總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能檢查什麼?當肝臟受傷發炎或膽管阻塞發炎時,膽紅素(特別是直接膽紅素)會被釋放出來,所以血液中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會特別高;膽管阻塞除了導致膽紅素升高,同時伴隨跟膽管本身有關的鹼性磷酸酶(ALP)與γ-麩氨轉移酶(γ-GT)明顯升高;溶血性疾病造成大量紅血球被破壞,膽紅素會大量增加(但大部分不是直接膽紅素),此時雖然總膽紅素升高,但直接膽紅素占總膽紅素往往不到20~25%。

            肝發炎時,患者的GOT與GPT會先升高,接著膽紅素才升高、患者出現黃疸;當患者進入恢復期,GOT與GPT會先下降,接著膽紅素才下降、黃疸消失。至於肝硬化的患者,當肝機能惡化而無法負擔身體需要時,膽紅素可能會一直降不到正常範圍。

二、超音波

(一)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是膽囊超音波最常見的病灶,超音波下可見一個白亮病灶,有時後面還會拖一個暗色尾巴,猶如一顆彗星。根據研究,家族中有膽結石病史、膽固醇過高、肥胖、多次懷孕的婦女、中年婦女、嗜高膽固醇食物、嗜油膩食物、嗜甜食的人較容易罹患膽結石。膽結石塞到膽囊出口時,會造成膽石絞痛(位於右上腹、肋骨下緣內),更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膽囊炎。

            在治療方面,國人膽結石的膽固醇含量低,用超音波擊碎或藥物溶解目前都不實際。建議有反覆膽石絞痛、急性膽囊炎發作的患者,應安排手術治療,目前有75%的患者都能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又快又方便。

(二)膽囊息肉:膽囊息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或發炎性息肉,另有極少數是惡性病灶。超音波下看起來像黏在膽囊壁上的一塊息肉,而絕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

            那些膽囊息肉有潛在性的危險,那些又需要動手術切除膽囊?若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若是無症狀的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者,切除較為安全,而直徑小於1公分的病灶,須細心觀察追蹤,若有併發症或症狀,也應接受手術。隔6個月到1年後,可做超音波檢查,觀察其變化,若2、3年後均無變化,則可慢慢減少檢查次數。預防膽囊息肉並無絕對的方法,但基本上還是以避免高膽固醇飲食與補充足夠水分為佳。

(三)肝癌:肝癌篩檢是腹部超音波檢查最重要的一環,超音波沒有輻射傷害,定期檢查並不會影響健康,可說是最佳的肝癌篩檢工具。若超音波看到有腫瘤,醫師通常會先了解患者是否有B型或C型肝炎帶原,或超音波下的肝臟是否已呈現肝硬化跡象。若受檢者是上述肝癌的高危險群,且腫瘤超音波符合肝癌特徵,醫師就會安排進一步檢查來確診。至於多大的肝癌才能看得到?有經驗的醫師能看得到小於1公分的肝癌。

(四)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者,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的機率為1.5%,目前對於形成肝血管瘤的原因仍不清楚。2公分以下的血管瘤,超音波下大部分呈較亮的回音(高回音腫瘤),大部分血管瘤則呈整體較亮的腫瘤(高回音腫瘤),至於5公分以上的血管瘤內部較易呈現不規則暗量(混合回音腫瘤),邊緣通常也較不規則。肝血管瘤可以是單一或多發的,小的血管瘤不到1公分,大的血管瘤可以超過10公分。

            血管瘤通常不會有症狀,除非肝血管瘤很大,否則不需處理。一般而言,血管瘤即使會變大,速度也很慢,此外肝血管瘤並不會惡化成肝細胞癌,因此並不需要擔心,只須隔6個月到1年超音波檢查,觀察其變化即可。然而,臺灣肝癌患者特別多,有時血管瘤易與肝癌在診斷上造成混淆,因此如果有B型或C型肝炎,雖然超音波懷疑為血管瘤,仍應定期追蹤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胰臟癌:胰臟主要的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以及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由於胰臟深藏在腹腔之後,因此胰臟疾病或癌變往往很難早期發現,使胰臟癌的死亡率非常高。許多患者發現有症狀而求醫時,往往都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了。在診斷時還能以手術切除病灶的患者,存活時間也可能僅約1年,存活5年以上者不超過3%。因此定期檢查時別忘了胰臟的相關檢查,包括腹部超音波與胰臟腫瘤標記CA19-9。若有可疑的病灶,可安排腹部電腦斷層、膽胰內視鏡或核磁共振進一步確認。

三、內視鏡

        腫瘤篩檢是健康檢查的重點,國人前十大癌症死因中消化系統癌症占了一半,包括肝癌、大腸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其中大腸癌、胃癌、食道癌的最佳篩檢工具為大腸鏡與胃鏡。在內視鏡直接觀察下,可以對懷疑為腫瘤的病灶由不同角度仔細觀察評估、照相記錄、選取最佳的部位進行切片病理檢查,完成整個檢查,胃鏡約要10分鐘,大腸鏡約要20分鐘。

(一)逆流性食道炎:當胃內容物因某些因素逆流回食道,進而引起食道黏膜受損、發炎、潰瘍或出血的現象,就叫做逆流性食道炎。導致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甚多,如胃酸分泌過多的疾病、下食道括約肌功能不良、食道裂孔疝氣(hiatal hernia)、食道蠕動障礙、長期放置鼻胃管或服用阿斯匹靈等藥物。

            臨床上常見的逆流性食道炎症狀有心口灼熱、反胃、胸骨後疼痛、打嗝與腹脹,此外有些人會有惡心、咽部灼燒感、聲音嘶啞,甚至吞嚥困難、咳嗽等症狀,長期發病不予治療,可能引起食道狹窄。在治療上,傳統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主要目標在降低胃內的酸度、減少胃液逆流回食道的機會。

(二)胃、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桿菌:消化性潰瘍包括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是指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腐蝕,導致黏膜受損,使黏膜層產生糜爛,胃鏡檢查或上消化道攝影檢查是診斷的標準工具。過去一直認為胃酸分泌過多與壓力過大,才會容易引發胃、十二指腸潰瘍,因此近百年來多以「制酸」作為治療的不二法門,但此種療法的復發率卻高達90%。近年來醫界發現消化性潰瘍原來是與一種生命力極頑強又耐強酸的「幽門螺旋桿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診斷幽門螺旋桿菌可透過抽血、胃鏡切片與碳13呼氣試驗等方式。

            消化性潰瘍在用藥2~3星期後,症狀就能獲得顯著改善,在6~8星期後,潰瘍就可癒合。然而,對於胃潰瘍的患者而言,即使症狀已改善,也應再次施行胃鏡檢查,確認已完全癒合且無惡性腫瘤的疑慮。

(三)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很多正常人經過胃鏡檢查,會發現表淺性胃炎,但臨床上這些人多半沒有症狀或只是輕微的胃部不適而已。胃炎一般是多因性的,包括刺激性食物與飲料,如酒、黑咖啡、濃茶、辣椒與咖哩等,此外很多藥物也可能引起胃炎,如止痛劑、風溼藥、類固醇等,其他則多為細菌或過濾性病毒導致的腸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的有:減壓與休息、飲食定時、少量多餐、不可太餓或太飽、細嚼慢嚥。此外宜戒菸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酸辣食物、黑咖啡、濃茶、辣椒與咖哩,更不能亂用成藥,尤其是止痛藥。

(四)大腸腺瘤性息肉:整個腸胃道,從食道一路到直腸,都可能出現息肉,而大腸息肉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好發年齡自40歲起。

            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應及時治療。統計資料顯示,腺瘤性息肉發生癌化情形與息肉的大小與形狀有關,一般腺瘤性息肉產生癌化的機會為5~10%,而有大腸息肉症家族史的患者,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高達100%。

            一旦在大腸鏡檢查中發現腺瘤,應盡可能早期切除。目前針對息肉的治療,主要是經由內視鏡切除,門診即可進行,不需住院。切除後,應每年都進行大腸鏡檢查追蹤,至少2年,若連續2年都是陰性,可改為每2~3年做一次檢查即可。通常大腸息肉與大腸癌都不易有自覺症狀,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做腸鏡檢查是絕對必要的,千萬不要因「怕痛」而延誤早期發現、治療的契機。

(五)大腸癌:目前的研究發現,有腸道腺瘤、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癌家族史、超過50歲、偏食者、少運動者等,都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過去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由於只檢查部分大腸,較不完整,因此最好利用全大腸鏡,才不會忽略較深部的腫瘤。此外,若有大便習慣改變、剛解完大便後仍持續有便意、便中帶血等情況,更要趕快檢查是否有大腸腫瘤的可能性。大腸腺瘤是大腸癌最常見的前身,目前經由大腸鏡切除腺瘤已是很成熟的技術,許多人檢查完腺瘤也同時切除,因此大腸鏡可謂診斷、治療兼具的利器。

(六)胃癌:胃癌包括胃腺癌、淋巴癌、惡性肉瘤等,其中由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的腺癌(胃腺癌)占50~90%,也就是我們通稱的胃癌。早期胃癌的預後良好,經由完整切除,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100%;相對而言,進行期胃癌則普遍不易治療、預後不好,甚至無法治療。早期胃癌病灶診斷不易,往往只有胃鏡才能正確診斷,此外,由於技術與器械進步,國內部分醫學中心已具備直接經由胃鏡切除早期胃癌的能力,不必經過傳統開刀手術。

(七)食道癌:食道癌主要是腺癌與鱗狀細胞癌,近年來因為胃酸逆流導致的胃食道交界處黏膜發炎變性病例增加,也使食道腺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由於早期食道癌也幾乎沒有症狀,一旦轉變為進行期食道癌,往往很快會侵襲到周邊器官與淋巴結,難以手術切除,最後只好使用同時化療、電療的合併療法。就像早期胃癌一樣,胃鏡才能正確診斷早期食道癌病灶,並有機會施以內視鏡切除療法。

四、腫瘤標記

腫瘤標記是用抽血來篩檢腫瘤的工具,若有異常,並不100%等於有腫瘤,要進一步用超音波、腸胃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來確認是否真的有腫瘤。反之,抽血腫瘤標記正常,並不代表實際沒有腫瘤。常見的腫瘤標記有胎兒蛋白(α-fetoprotein, 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等。

(一)胎兒蛋白:胎兒蛋白正常值小於20ng/ml,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超過20ng/ml,就要仔細檢查是否得了肝癌,一般而言,若胎兒蛋白超過400ng/ml,則95%都會發現有肝癌,要仔細檢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約有1/3的小型肝癌患者胎兒蛋白在正常值以內,因此胎兒蛋白正常也不代表沒有肝癌,一定要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而準確的篩檢出肝癌。

(二)癌胚抗原:若懷疑可能有消化道惡性腫瘤,如大腸癌,測定癌胚抗原可提供是否有腫瘤的指標,因此血中癌胚抗原濃度升高時,可能是惡性腫瘤。由於吸菸者的癌胚抗原值也會偏高,因此必須了解受檢者是否吸菸,才能較準確研判。此外,臨床上癌胚抗原也常用來作為消化道腫瘤治療後追蹤的一個指標。

(三)癌抗原:有70~90%的胰臟癌患者癌抗原會升高,但罹患一些良性疾病,如肝病、胃病、胰臟炎、膽囊炎、腎衰竭等,癌抗原也會增加,且早期胰臟癌癌抗原不見得會增加,此外,胃腸與肝膽系統的惡性腫瘤,甚至肺癌也會有癌抗原上升的現象。

五、醫療小常識

(一)胃鏡是否只看胃:胃鏡檢查範圍從咽喉以下的食道開始,經過胃再進到十二指腸中段(包括總膽管與主胰管位於十二指腸的開口)。因此胃鏡除了檢查胃,也能完整篩檢食道與十二指腸中段以上的疾病。

(二)乙狀結腸鏡是否足夠:乙狀結腸鏡檢查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到部分降結腸,約占全大腸1/3的範圍,因此乙狀結腸鏡檢查結果正常,不代表大腸沒有問題,仍有可能遺漏部分腫瘤。

            全大腸鏡檢查從肛門直到盲腸部,是整個大腸的檢查,因此全大腸鏡才能提供完整的大腸腫瘤篩檢。

(三)腸胃鏡檢查不用害怕:許多人對腸胃鏡檢查心存恐懼,其實國內很多醫院已提供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無痛胃鏡、大腸鏡是腸胃鏡檢查中使用靜脈注射麻醉藥物,以減少檢查過程中受檢者的焦慮、不安與疼痛,讓受檢者能舒適的完成檢查。此種麻醉方式對受檢者的意識有足夠的壓抑,但仍能維持呼吸暢通。

            在講求人性化醫療、受檢者就醫品質的時代,麻醉式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已逐漸成為潮流。

文章來源/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文章出處/民國95年1月  好心肝雜誌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