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中醫有解

 

【吳建隆/臺北市立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隨著e時代來臨,生活腳步愈來愈緊湊,壓力也隨之愈大,若沒有適當的紓解調適,常會導致所謂的「壓力症候群」。例如會發覺脖子愈來愈緊,肌肉愈來愈僵硬痠痛,漸漸出現一些精神官能症,如睡眠障礙、腸胃失調、泌尿不暢等症狀。而要如何治療壓力症候群呢?以下介紹幾種方法。

一、針灸

在中醫方面,治療壓力症候群最快的方法是利用針灸。可分為體針與耳針兩種。

(一) 體針:選用肩井、風池、內關、陽陵泉,這些穴位能使繃緊的肌肉放鬆,有效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間接解決由壓力所引起的身體不舒服。

(二) 耳針:則選用耳神門、腰腿點、內分泌點,讓效果能持續下去。

二、內服中藥

內服中藥的選用,最好經由中醫師把脈,常用的有方劑有:

(一) 加味逍遙散:能養血柔肝、清熱散鬱,降低壓力、減輕憂愁,使躁鬱胸悶、口乾口苦、心悸煩悶的現象改善。

(二) 甘麥大棗湯:對於睡前的煩躁、睡時的多夢、睡眠過程的不安穩與平時的坐臥不安,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三) 天王補心丹:針對心火旺盛導致的睡眠不安,額頭容易長痘痘,這些現象多半出現在熬夜唸書、趕報告的人身上。

(四) 葛根湯:主要是用在肩背肌肉痠痛僵硬、容易落枕、睡醒依然倦怠、視力模糊的狀況。

三、適當運動

想要降低壓力症候群,首先要知道預防勝於治療,有小症狀立即診治,以免讓症狀變得嚴重而難以治療。並維持適當運動,每天慢跑半小時,能代謝掉不好的情緒與壓力,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不可運動一天休息數天。此外,勞累時可在肩井熱敷,以消除緊張壓力與肌肉緊繃。偶爾泡湯或睡前泡腳,能放鬆肌肉。或找朋友傾訴,亦能緩解一些壓力。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