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足癬?

足癬就是我們俗稱的香港腳。香港腳(足癬)是指腳被黴菌感染的意思。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黴菌,讓麵包發「霉」的是黴菌,讓我們得香港腳的也是一種黴菌。

香港腳在溼熱的臺灣是十分常見的皮膚病,每個人一生大概多少會得個一次;更有許多人會一輩子為它所惱。

為什麼叫香港腳,而不叫臺灣腳呢?這就得推回鴉片戰爭時,英軍接收香港;這些大兵們住慣了乾燥的英國,來到了溼熱的香港,每個人的腳都走了樣。不明就理的大兵們就誤稱它為香港腳。後來臺灣接受西方醫學,又一個不小心先翻譯成香港腳,才會造成大家都會唱「香港腳、香港腳,癢又癢」,卻聽不懂足癬的奇怪現象!

 

什麼人會得足癬?

任何人都可能得足癬,只要你的腳夠溼。但是一般多半是青少年或是成年男性,女性通常較少得足癬,但結了婚被老公傳染的機會就高些。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很少得足癬,如果你的小朋友看起來有香港腳,很可能根本是別的病;最好是帶給皮膚專科醫師看一下,確定診斷。

 

為什麼會得香港腳?

黴菌喜歡潮溼的環境,過份乾燥的環境並不適合黴菌生存。因此,只要皮膚一直保持在潮溼的狀況,便容易引來黴菌;我們全身上下的皮膚,就屬腳丫子最容易被黴菌寄生了。以下就是一些常使腳潮溼的原因:

                    1.腳丫子容易出汗:天生腳汗多的人,除了容易有異味,也容易招來黴菌。

2.洗完澡或游泳完忘了把腳擦乾:很多人都會忘記,尤其是趾縫;趾縫一旦有水,夾在縫中不容易蒸發,也不會被襪子吸走。

3.穿著包得緊緊的鞋子,尤其是高筒運動膠鞋:高筒的運動鞋,將阻止你腳丫子汗水的蒸發。

4.穿著密不通風的襪子,尤其是褲襪:女性一般是不容易得香港腳,但天天上班都得穿褲襪的女生要特別小心。

5.身處炎熱或潮溼的環境:當年美國大兵打越戰,很多人的香港腳都因此而一蹋糊塗。

 

足癬長什麼樣子?腳一直脫皮也是足癬嗎?

一般人想到香港腳,腦中浮現的多半是趾縫脫屑、溼爛,或是奇癢無比的水泡,很少人會把腳底不癢卻又不停的脫皮當作香港腳;最容易為人們所忽略的,正是這一型的香港腳。

有辦法預防足癬嗎?

當然有。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皮膚的乾燥。這可以透過下面八點來達成:

                    1.洗完澡記得要把腳完全擦乾,黴菌最容易在你潮溼的腳縫中生存。

2.止汗。市面上有一些撒在鞋中的粉末或塗在腳上的止汗劑可以改善出汗所引起的潮溼。

3.穿適當材質的襪子。純棉或純羊毛的襪子會吸汗,來保持雙腳的乾燥,合成纖維的襪子則會使你的腳浸在汗水中。

4.盡量少穿褲襪。尼龍會阻斷汗水的蒸發。如果你的工作一定得穿,試著找看看腳底部分是棉質的褲襪;很多襪子專賣店都找的到。

5.穿通風的鞋子。涼鞋是第一選擇。如果場合不允許,天然材質的鞋子才有辦法讓你的腳呼吸,像是皮鞋或是布做的鞋子,都是替代的選擇;如果鞋面有打洞,那就更理想了,合成皮或塑膠成份的運動鞋是最不透氣了,尤其是高筒的運動鞋,這些鞋子打球穿就好了。

6.讓腳儘量透氣。能不穿鞋的場合就不要穿鞋,就算非穿不可也要偶爾找機會讓腳透透氣。

7.勤擦藥。你的皮膚科醫師開給你的藥可不止是止癢用而已;它還肩負著殺死黴菌的重責大任。所以,不管你癢不癢,都應早晚擦藥,直到皮膚看起來完全正常,再多擦兩個星期,才可以停止。否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前面通通白作工。

8.全家人一起治療。家裡頭一人有足癬,全家人都要受累;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黴菌也將隨著你一步一腳印的傳播下去。一起治療吧!假如你的家人不想治療,你只好保護自己的腳;用自己的拖鞋(包括在浴室),襪子要分開洗,千萬別一起洗。

 

足癬該如何治療?

除了做好上述的預防工作,接下來當然就是要好好的治療。

治療可簡單的分為塗抹及口服殺黴菌的藥物:

一般來說,塗抹適當的殺黴菌藥膏就足以解決問題,你的皮膚科醫師具有這方面專業的知識,而你則須要多一點的恆心;不管你癢不癢,都應早晚擦藥,直到皮膚看起來完全正常,再多擦兩個星期,才可以停止。

假如黴菌的量太多或合併有灰趾甲,就須要口服藥的幫忙了;在這個談藥色變的年代,我們將在灰趾甲專文討論它!

 

足癬有辦法根治嗎?

根治足癬其實不難,重點是怎麼樣才能不讓黴菌以你的腳為棲身之所。

只要治好足癬後再徹底執行上面的預防工作,就可以確保足癬不再來!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皮膚科 陳衍良醫師,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保訊(中央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