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腔不正等於脊柱側彎?

 

榮總人月刊第二二七期  臺北榮總骨科部骨病科  張明超主任

 

※網路傳言:一位骨盆腔不正的小姐,經過身體檢查X光的照射之後,發現自己有脊柱側彎的現象,這是真的嗎?

專科醫師解答:正確。

 

       脊柱側彎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先天性,也就是脊柱本身的發育出了問題;有的是後天性,例如外傷、背痛所造成的功能性的脊柱側彎。但最常見的,還是原因不明青少年型的脊柱側彎。外傷所造成的兩腿不等長(即所謂的長短腳)、髖關節脫臼或髖關節發育不良所造成的長短腳,也會造成骨盆傾斜,因而帶動脊椎傾斜,造成彎曲及側彎。另外,老年人因腰部脊椎退化,也可因為脊椎不穩定,而造成脊柱側彎。

 

  最常見的脊柱側彎是前面所提的青少年型不明原因的的脊柱側彎。好發於10歲到16歲間。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的姿勢不良或揹負過重的書包所造成,事實上並非如此。已經有許多先進國家都在研究這類型的確切病因,目前只知道有些許的家庭遺傳傾向,但確切原因仍然不明。有些不明型的脊柱側彎發展較早,甚至在嬰兒或兒童時期即已出現。

 

  另一種是先天性的脊柱側彎。小孩出生時,即有脊柱發育不全的問題,例如某節脊椎發育成三角形而非正常的四方形,造成左右不平衡而形成脊柱側彎。腦性痲痺或小兒痲痺者,因為身體肌肉的發育不良、無力或兩邊肌肉張力不等,也可形成脊柱側彎。

 

  外傷所造成的脊椎骨折,因為脊柱不穩定而造成向一方傾斜,也可以造成脊柱側彎。身體的一方肌肉拉傷、一邊內臟的疼痛,或一邊的椎間盤突出,病人為了避免身體的牽扯造成疼痛,因此往往身體會向一邊傾斜,而造成脊柱側彎,這就是所謂的「功能性脊柱側彎」。功能性脊柱側彎通常在病因解除後,如骨折癒合、肌肉拉傷復原、疼痛消除後,脊柱側彎會自動消失,因此這是短暫性的。

 

  下肢的骨折、骨盆腔骨折或兩隻腳的一邊發育不良等原因所造成的長短腳使得骨盆腔會向一邊傾斜,因此也造成脊椎朝一方傾斜,也可以形成脊柱側彎。這類型的脊柱側彎必須將肢體的長短矯正後,脊柱側彎才得以緩解。

 

  長短腳可以造成脊柱側彎;反之,脊柱側彎也可能造成骨盆傾斜而形成長短腳。所以兩者可以互為因果關係。當發現脊柱側彎或不明原因的長短腳時,應找骨科專科醫師檢查確切之原因,以做最適當的治療。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