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由交感神經調控排汗而影響體溫。流汗本來是維持生命的正常功能;但若是手流汗過多,可能會造成工作上的不便,或因為不敢與他人握手,而造成社交功能障礙。「手汗症」就是手部汗腺受過度刺激而產生的異常排汗現象;是支配手的交感神經反射的亢奮而引起,在緊張、壓力或環境溫度過高時會更嚴重。東方人手汗症的盛行率約3%,男女皆可能發生。許多人在國小時出現症狀,青少年時期達到最高峰。根據調查顯示,12.5%病患有家族遺傳史。
多汗症可因環境或情緒而增加汗量的分泌,在冷氣房工作、放鬆心情、勿緊張、減輕自身的壓力是自我可以控制多汗的方法。在治療方面,藉由外塗型抑汗劑,以增加汗液吸收,並減輕體臭的產生;亦有口服藥控制排汗,但其效果有限且易產生副作用,多不建議採用。亦有醫師嘗試局部施打肉毒桿菌毒素(Botox),痲痺交感神經纖維,達到抑制排汗的目的,但有效時間大約半年,無法治本。目前外科手術,經腋下以內視鏡進行交感神經節阻斷術最為常見。本手術需採全身麻醉,在兩側腋下各做一個大約0.8至1公分的小切口,利用小管徑的內視鏡,進入胸腔,可以直接看到脊椎旁的交感神經,在第二交感神經節做簡單的切口及燒灼後,讓肺部擴張回正常,傷口縫合即完成手術。真正手術的時間僅有數分鐘,加上麻醉時間,全部過程大約在20分鐘完成。其可能的合併症,包括麻醉藥物過敏、氣胸、乳糜胸、血胸、肺臟及大血管的傷害等。先天性肺黏著或曾有肋膜炎、肺部疾病的患者,亦不建議採用此方式。有些病患術後,反而因手太乾需時常擦保溼霜,低於2%的病患會有復發情形。
不論用那一種方式治療多汗症,都會發生代償性出汗的問題,也就是原本於手部及腋下的出汗,會出現在軀幹、臀部或大腿等部位。這種情形在夏天氣溫高時又更為明顯。手術後患者對手掌潮溼改善大都表示滿意。但愈來愈多的病患反應,無法忍受術後的軀幹排汗。因此,病患在手術前應瞭解,代償性流汗是無法再以手術或其他方式恢復的。
★本文著作權為原著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重製,敬請與原著作者聯絡。
|